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专业: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班级:HC001903
学号
报告题目 跨介质航行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题目来源(划√) 实践教学□ 科教融合☑ 创新创业□ 产教融合□ 国际合作□ 本研贯通□
论文类型(划√) 工程设计类☑ 理论研究/论文类□ 其 他 □
报告日期 2023 年 3 月 2 日 报告地点
一、选题背景、意义及依据
随着军事对抗技术与手段的发展,单介质空间航行器在多维态势感知、信息交互、突防攻击等方面的能力受到制约,研究适应多介质环境的跨介质航行器已成为军事强国的重要发展方向。水空跨介质航行器具备空中飞行,水下潜航,飞行器速度快,隐蔽性好以及独一无二的反复介质跨越等优点。因此,此类航行器无论是在军用应用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民用领域
由于水空跨介质航行器同时具备无人飞行器和水下潜航器的功能,在大型桥梁检修工作中,既可检测水下结构体状态,又可观测水上部分情况。另一方面,水空跨介质航行器可以飞行较长距离后潜入水中,进行失事沉船与飞机的搜救打捞工作,从而大大节省此前通过母船机械布放水下航行器进行工作的时间。此外,其它应用方向主要包括:低空航线、海上航道、港湾的勘测及测量;灾难、危险区域的搜索和救援;海底通信电缆线路勘察;铺设光纤电缆;执行生态系统监测任务等。
2)军事领域
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活动范围涉及到空中、水下两种介质,侦察监视和覆盖范围远远大于单一介质航行器,因而可在大范围内进行低空及超低空、沿岸和港口水面及水下目标军事侦察、监视等任务[1]。此外,利用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空中飞行速度快、水下航行隐蔽性强的特点,采用空中/水下多次交替运动的模式,可以使航行器快速接近目标区域,实现隐蔽载运的目的,如加装战斗部,能作为反辐射和微型攻击武器,摧毁敌方雷达等电子设施。同时,水空跨介质航行器利用快速、隐蔽的优势,还能够用于目标搜索、战损评估、信息中继、实施军事海底地形探查和测绘、进行核生化探测和危险区域标定、快速清理航道、进行反水雷任务、实施反潜位置标定等军事用途。未来信息化海战场将是岸、海、空、天、潜多维一体的联合作战[2],在未来联合作战行动中,跨介质航行器将具备远程、高精度的探测能力,具有更广的作战范围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