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Python图像加法运算详解

278 篇文章 ¥59.90 ¥99.00
本文详细介绍了OpenCV-Python中cv2.add()函数用于图像加法运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函数参数解析、代码示例以及如何避免因像素截断导致的图像失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OpenCV-Python图像加法运算详解

OpenCV-Python是Python实现的一套计算机视觉库,其中的cv2.add()函数是进行图像加法运算的常用函数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cv2.add()函数的使用方法以及代码实现。

  1. cv2.add()函数的介绍

cv2.add()函数是OpenCV-Python中进行图像加法运算的函数,具体语法为:

dst = cv2.add(src1, src2[, dst[, mask[, dtype]]])

其中,src1和src2表示要进行加法运算的两张图像,它们需要具有相同的尺寸和通道数;dst表示输出图像,如果不指定,则会自动创建一个和src1或src2相同尺寸和通道数的空白图像;mask表示掩膜,如果没有指定,则表示对所有像素进行加法运算;dtype表示输出图像的数据类型,如果没有指定,则默认与src1和src2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当src1、src2和dst都是8位无符号整型时,加法运算可能会导致像素值大于255,此时OpenCV-Python会将像素值截断到255,但可能会导致图像失真,因此建议在进行图像加法运算时将数据类型转换为16位有符号整型或者浮点型。

  1. cv2.add()函数的代码实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演示两张图像进行加法运算的代码实现: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读入两张图像

img1 = cv2.imread(‘image1.jpg’)
img2 = cv2.imr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