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Web 前端开发是构建和优化网站用户界面的过程,主要包括实现用户界面的结构(HTML)、样式(CSS)和交互(JavaScript)功能。前端开发的目标是确保网站在各种设备和浏览器上都能良好地运行,并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
1.1 Web前端开发概述
Web | 即Web系统,指以 网站 形式呈现并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的系统,它旨在实现特定的功能或服务。 |
前端 | 网页上为用户呈现的部分。 |
开发 | 即代码编写。 |
1.2 网站与网页
网站 web site | 网页 web page |
互联网上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 | 网站中的一页,一个网站中的网页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被组织在一起。 |
主页 homepage:进入网站看到的第一个网页,主页的文件名通常是index。
网页元素:Logo站标、导航栏、文字超链接、banner广告横幅、表单等。
网站:是一个包含多个网页文件及相关资源的文件夹。
网页:是网站中的单个文件,通常以HTML格式存在。
浏览器:负责解析网页源代码,并将其渲染为可视化的网页内容。
1.3 Web前端开发技术
结构:HTML | 样式:CSS | 行为:JavaScript |
从语义的角度,描述页面结构 | 从审美的角度,美化页面 | 从交互的角度,提升用户体验 |
前端技术标准:W3C(万维网联盟: the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标准:W3C
W3C教程:w3school 在线教程
MDN : 学习 Web 开发 | MDN
2. HTML基础
2.1 HTML概述
2.1.1 HTML语言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它是制作网页的标准语言。
注:HTML不区分大小写,<div>, <DIV> , 和 <DiV>在HTML中都被视为相同的标签。HTML5规范建议使用小写字母,这样可以保持代码一致性并提升可读性。
2.1.2 HTML标签、元素
HTML标签或元素是由尖括号包围的标识符,例如<title>, 它们通常成对出现,包括一个开始标签和一个结束标签,用于定义和包含网页中的特定内容或功能。
2.1.3 HTML标签、属性
HTML标签可以包含多个属性,属性之间的顺序不影响其功能。每个属性由名称和值组成,名称和值之间用等号分隔,属性之间用空格分隔。即使属性的顺序不同,浏览器仍会按照相应的规则正确解析和呈现这些属性。
2.2 HTML文件结构
2.2.1 HTML
.htm 或 .html 文件
2.2.2 HTML5
2.3 字符集与编码
字符(Character):文字、符号
字符集(Charaset):字符的集合
编码:将字符和二进制码对应起来
ASCⅡ | 数字、英文字母、符号 |
GB2312 | 简体中文 |
Unicode | 所有语言 |
UTF-8 | 所有语言,占用空间更小 |
注:乱码问题
当源文件保存时的编码,与源文件声明中<meta charset="编码方式">,编码方式不一致时,就会出现乱码问题。
2.4 HTML 常用标签
标题 | h1~h6 |
段落 | p |
段内换行 | br |
空格字符 | |
预留格式 | pre |
行内组合 | span |
水平线 | hr |
注释 | <!-- 注释内容 --> |
超链接 | a |
插入图片 | img |
区域 | div |
列表 | ul ol li |
表格 | table tr td |
表单 | form |
表单是一个用于收集用户信息的区域,通常包含多种输入元素,以便用户填写和提交数据。
常见的表单元素包括:
- 文本框:用于输入单行文本。
- 按钮:用于触发提交或其他操作。
- 单选按钮:允许用户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 复选框:允许用户选择一个或多个选项。
- 下拉列表:提供一个可展开的列表,让用户从中选择一个选项。
- 文本域:用于输入多行文本,例如评论或反馈。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表单,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输入和提交信息。
2.5 Web语义化
Web语义化指的是在网页设计和开发中使用具有明确意义的HTML标签,以便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网页内容的结构和含义。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提高网页的可访问性和搜索引擎优化(SEO),还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维护。
常见的Web语义化标签包括:
-
<header>
:定义文档或部分的头部区域,通常包含网站的导航、标题或标识。 -
<nav>
:定义导航链接的区域,通常包含站点的主要导航菜单。 -
<main>
:定义文档的主要内容区域,通常是页面的核心内容部分,与侧边栏、头部和底部区域区分开。 -
<article>
:定义独立的内容块,如文章、博客帖子或新闻报道,通常可以单独分发和重用。 -
<section>
:定义文档中的一个章节或部分,通常用于将内容分成逻辑组。 -
<aside>
:定义与主要内容间接相关的附加信息,如侧边栏、广告或引用。 -
<footer>
:定义文档或部分的底部区域,通常包含版权信息、联系信息或版权声明。
3. CSS
3.1 基本概念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 是一种用于描述网页文档外观和格式的样式表语言。它主要用于控制HTML文档的排版、颜色、布局等视觉效果。CSS使得网页设计师和开发者能够将样式与内容分离,从而更好地维护和更新网站。
-
选择器(Selectors):用于指定哪些HTML元素应该应用样式。例如,
.class
,#id
,element
等。 -
属性(Properties):定义具体的样式规则,例如
color
,font-size
,margin
,padding
等。 -
值(Values):给属性指定具体的样式值。例如,
color: red;
中的red
就是值。
3.2 基本语法
CSS的基本语法结构如下:
selector {
property: value;
}
例如,要将所有段落的文本颜色设置为蓝色,可以使用以下CSS规则:
p {
color: blue;
}
3.3 常见属性
字体 | font-family , font-size , font-weight , font-style |
文本 | color , text-align , text-decoration , line-height |
布局 | margin , padding , border , width , height |
背景 | background-color , background-image , background-size |
定位 | position , top , right , bottom , left |
显示和隐藏 | display , visibility , opacity |
3.4 布局模型
-
盒模型(Box Model):定义了每个HTML元素的布局,包括内容区、内边距(padding)、边框(border)和外边距(margin)。
-
流式布局(Flow Layout):默认的布局方式,元素按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
弹性布局(Flexbox):提供了更强大的布局能力,可以在一个容器中灵活地对齐和分配空间。
-
网格布局(Grid Layout):基于二维网格的布局系统,允许开发者创建复杂的布局结构。
-
定位(Positioning):包括静态定位(static)、相对定位(relative)、绝对定位(absolute)和固定定位(fixed)。
3.5 引入方式
-
内联样式(Inline Styles):直接在HTML元素中使用
style
属性添加样式。<p style="color: red;">这是红色的文本。</p>
-
内部样式表(Internal Stylesheet):在HTML文档的
<head>
部分使用<style>
标签定义样式。<style> p { color: green; } </style>
-
外部样式表(External Stylesheet):将CSS样式定义在独立的CSS文件中,并通过
<link>
标签引入。<link rel="stylesheet" href="styles.css">
CSS使得网页设计更具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通过分离内容与样式,开发者可以更轻松地进行样式调整和设计优化。
4. JavaScript基础
4.1 基本概念
JavaScript 是一种运行于JavaScript解释器/引擎中的解释型脚本语言,主要用于在网页中实现动态功能和交互。它使得网页不仅仅是静态内容,而是可以响应用户操作和事件。
运行环境:
1、独立安装的JS解释器(NodeJS)
2、嵌入在[浏览器]内核中的JS解释器
解释型:运行之前是不需要编译的,运行之前不会检查错误,直到碰到错误为止。
编译型:对源码进行编译,还能检查语法错误。(C/c++)
完整的JS是由三部分组成 | |
---|---|
1、核心(ECMAScript) | |
2、文档对象模型(DOM,Document Object Model) | 让JS有能力与网页进行对话 |
浏览器对象模型(BOM,Browser Object Model) | 让JS有能力与浏览器进行对话 |
4.2 基本语法
4.2.1 变量声明
变量名 命名规则 |
---|
1、不允许使用 JS 的关键字 和 保留关键字 |
2、由字母、数字、下划线以及$组成 |
3、不能以数字开头 |
4、尽量见名知意 |
5、可以采用“驼峰命名法” 变量名为合成词时,第一个单词全小写,从第二个单词开始,每个单词首字符变大写(eg: var stuName;) 如果只有一个单词作为变量名,全小写(eg:var age;) |
let name = "Alice";
const age = 25;
var
:传统的变量声明方式,有函数作用域。let
:块级作用域,更现代的变量声明方式。const
:用于声明常量,块级作用域,值不可修改。
4.2.2 数据类型
- 基本数据类型:
Number
(数字),String
(字符串),Boolean
(布尔值),undefined
,null
,Symbol
(ES6 新增),BigInt
(用于大整数) - 对象类型:
Object
(对象),Array
(数组),Function
(函数),Date
(日期),RegExp
(正则表达式)
let number = 10; // Number
let name = "Alice"; // String
let isActive = true; // Boolean
let user = { name: "Alice", age: 25 }; // Object
let numbers = [1, 2, 3, 4]; // Array
4.2.3 运算符
- 算术运算符:
+
,-
,*
,/
,%
- 比较运算符:
==
,===
,!=
,!==
,>
,<
,>=
,<=
- 逻辑运算符:
&&
(与),||
(或),!
(非) - 赋值运算符:
=
,+=
,-=
,*=
,/=
let a = 5;
let b = 10;
let result = a + b; // 15
4.3 控制结构
4.3.1 条件语句
if
, else if
, else
if (age >= 18) {
console.log("成年人");
} else {
console.log("未成年人");
}
switch
4.3.2 循环语句
for
:用于重复执行代码块。while
:当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代码块。do...while
:先执行一次代码块,再判断条件。
for (let i = 0; i < 5; i++) {
console.log(i); // 输出 0 到 4
}
while (condition) {
// 当 condition 为 true 时执行的代码
}
condition
:一个布尔表达式。如果 condition
为 true
,则执行 while
语句块中的代码。如果为 false
,则退出循环。
do {
// 循环体代码
} while (condition);
do
:关键字,表示开始循环体。condition
:布尔表达式。如果condition
为true
,则继续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如果为false
,则退出循环。
4.4 函数
4.4.1 定义函数
function greet(name) {
return `Hello, ${name}!`;
}
console.log(greet("Alice")); // 输出 "Hello, Alice!"
4.4.2 箭头函数(ES6)
const greet = (name) => `Hello, ${name}!`;
console.log(greet("Bob")); // 输出 "Hello, Bob!"
4.5 事件处理
添加事件监听器: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alert("按钮被点击了!");
});
4.6 DOM 操作
DOM(文档对象模型)操作是指通过 JavaScript 对 HTML 文档中的元素进行访问和修改的过程。
4.6.1 选择元素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 根据 ID 选择元素。
- 示例:
const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Id');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className)
- 根据类名选择元素,返回一个 HTMLCollection。
- 示例:
const elements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myClas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tagName)
- 根据标签名选择元素,返回一个 HTMLCollection。
- 示例:
const element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
-
document.querySelector(selector)
- 根据 CSS 选择器选择第一个匹配的元素。
- 示例:
const element = document.querySelector('.myClas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selector)
- 根据 CSS 选择器选择所有匹配的元素,返回一个 NodeList。
- 示例:
const element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div.myClass');
4.6.2 修改元素
-
element.innerHTML
- 获取或设置元素的 HTML 内容。
- 示例:
element.innerHTML = '<p>新内容</p>';
-
element.textContent
- 获取或设置元素的文本内容。
- 示例:
element.textContent = '新文本内容';
-
element.setAttribute(attributeName, value)
- 设置元素的属性。
- 示例:
element.setAttribute('class', 'newClass');
-
element.style
- 修改元素的 CSS 样式。
- 示例:
element.style.color = 'red';
4.6.3 添加和删除元素
-
document.createElement(tagName)
- 创建一个新的 HTML 元素。
- 示例:
const new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
element.appendChild(newChild)
- 将新的子元素添加到指定元素中。
- 示例:
element.appendChild(newDiv);
-
element.removeChild(child)
- 从指定元素中删除一个子元素。
- 示例:
element.removeChild(oldChild);
-
element.insertBefore(newNode, referenceNode)
- 在指定元素的前面插入一个新的子元素。
- 示例:
element.insertBefore(newDiv, referenceElement);
4.6.4 事件处理
-
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 function)
- 为元素添加事件监听器。
- 示例:
ele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alert('元素被点击了!'); });
-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event, function)
- 移除事件监听器。
- 示例: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handlerFunction);
4.6.5 类名操作
element.classList
- 访问元素的类名列表,可以方便地添加、删除或切换类名。
- 示例:
element.classList.add('newClass'); // 添加类名 element.classList.remove('oldClass'); // 删除类名 element.classList.toggle('toggleClass'); // 切换类名
4.6.6 获取和设置位置与尺寸
-
element.getBoundingClientRect()
- 获取元素的大小和相对于视口的位置。
- 示例:
const rect = element.getBoundingClientRect(); console.log(rect.top, rect.left);
-
element.offsetWidth
和element.offsetHeight
- 获取元素的宽度和高度,包括内边距和边框。
- 示例:
const width = element.offsetWidth; const height = element.offsetHeight;
4.7 数组操作
4.7.1 创建数组
-
使用数组字面量
const array = [1, 2, 3, 4, 5];
-
使用
Array
构造函数const array1 = new Array(5); // 创建一个包含 5 个空位的数组 const array2 = new Array(1, 2, 3); // 创建一个包含 1, 2, 3 的数组
4.7.2 访问和修改元素
-
访问元素
const value = array[0]; // 访问第一个元素
-
修改元素
array[1] = 10; // 将第二个元素修改为 10
4.7.3 常用数组方法
-
push()
- 向数组末尾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
array.push(6, 7);
-
pop()
- 从数组末尾删除一个元素,并返回该元素。
const lastElement = array.pop();
-
shift()
- 从数组开头删除一个元素,并返回该元素。
const firstElement = array.shift();
-
unshift()
- 向数组开头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
array.unshift(0, -1);
-
splice(start, deleteCount, item1, item2, ...)
- 从指定位置删除或替换元素,并可以插入新的元素。
array.splice(2, 1, 10, 11); // 从索引 2 开始删除 1 个元素,插入 10 和 11
-
slice(start, end)
- 返回数组的一个片段,不修改原数组。
const subArray = array.slice(1, 4); // 从索引 1 到 3
-
concat(array1, array2, ...)
- 合并两个或多个数组,返回新数组。
const newArray = array.concat([6, 7], [8, 9]);
-
join(separator)
- 将数组元素连接成一个字符串。
const str = array.join('-'); // '1-2-3-4-5'
-
reverse()
- 反转数组中的元素顺序。
array.reverse();
-
sort(compareFunction)
- 对数组元素进行排序。
array.sort(); // 默认按字典顺序排序 array.sort((a, b) => a - b); // 按升序排序数字
4.7.4 数组迭代方法
-
forEach(callback)
- 对数组的每个元素执行一次回调函数。
array.forEach(element => console.log(element));
-
map(callback)
- 返回一个新数组,其中每个元素是回调函数返回值的结果。
const doubledArray = array.map(element => element * 2);
-
filter(callback)
- 返回一个新数组,其中包含回调函数返回
true
的所有元素。
const evenArray = array.filter(element => element % 2 === 0);
- 返回一个新数组,其中包含回调函数返回
-
reduce(callback, initialValue)
- 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执行回调函数,将结果汇总为一个单一的值。
const sum = array.reduce((acc, current) => acc + current, 0);
-
find(callback)
- 返回数组中第一个使回调函数返回
true
的元素。
const firstEven = array.find(element => element % 2 === 0);
- 返回数组中第一个使回调函数返回
-
some(callback)
- 如果数组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使回调函数返回
true
,则返回true
,否则返回false
。
const hasEven = array.some(element => element % 2 === 0);
- 如果数组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使回调函数返回
-
every(callback)
- 如果数组中的所有元素都使回调函数返回
true
,则返回true
,否则返回false
。
const allPositive = array.every(element => element > 0);
- 如果数组中的所有元素都使回调函数返回
-
includes(value)
- 判断数组是否包含指定的值,返回
true
或false
。
const hasThree = array.includes(3);
- 判断数组是否包含指定的值,返回
4.7.5 数组转化方法
-
toString()
- 将数组转换为字符串。
const str = array.toString();
-
toLocaleString()
- 将数组转换为本地化字符串。
const localeStr = array.toLocaleString();
4.8 对象
在 JavaScript 中,对象是一种用于存储键值对的集合。对象可以包含各种数据类型的值,包括其他对象。
4.8.1 创建对象
-
对象字面量
const person = { name: 'John', age: 30, greet: function() { console.log('Hello!'); } };
-
使用
new Object()
构造函数const person = new Object(); person.name = 'John'; person.age = 30;
-
使用
Object.create()
const proto = { greet() { console.log('Hello!'); } }; const person = Object.create(proto); person.name = 'John'; person.age = 30;
4.8.2 访问和修改对象属性
-
访问属性
console.log(person.name); // 'John' console.log(person['age']); // 30
-
修改属性
person.age = 31; person['name'] = 'Jane';
-
添加新属性
person.email = 'john.doe@example.com';
-
删除属性
delete person.email;
4.8.3 对象方法
- 定义和调用方法
const person = { name: 'John', greet() { console.log('Hello, ' + this.name); } }; person.greet(); // 'Hello, John'
4.8.4 遍历对象属性
-
for...in
循环for (const key in person) { if (person.hasOwnProperty(key)) { console.log(key + ': ' + person[key]); } }
-
Object.keys(obj)
- 返回对象的可枚举属性名的数组。
console.log(Object.keys(person)); // ['name', 'age', 'greet']
-
Object.values(obj)
- 返回对象的可枚举属性值的数组。
console.log(Object.values(person)); // ['John', 30, [Function: greet]]
-
Object.entries(obj)
- 返回对象的键值对数组。
console.log(Object.entries(person)); // [['name', 'John'], ['age', 30], ['greet', [Function: greet]]]
4.8.5 对象操作
-
Object.assign(target, ...sources)
- 将一个或多个源对象的属性拷贝到目标对象。
const target = { a: 1 }; const source = { b: 2 }; Object.assign(target, source); console.log(target); // { a: 1, b: 2 }
-
Object.freeze(obj)
- 冻结对象,防止修改其属性。
const person = { name: 'John' }; Object.freeze(person); person.name = 'Jane'; // 不会生效
-
Object.seal(obj)
- 密封对象,防止添加和删除属性,但允许修改现有属性。
const person = { name: 'John' }; Object.seal(person); person.name = 'Jane'; // 可以修改现有属性 delete person.name; // 无效
-
Object.getPrototypeOf(obj)
- 返回对象的原型。
const proto = { greet() { console.log('Hello!'); } }; const person = Object.create(proto); console.log(Object.getPrototypeOf(person) === proto); // true
-
Object.setPrototypeOf(obj, prototype)
- 设置对象的原型。
const proto = { greet() { console.log('Hello!'); } }; const person = {}; Object.setPrototypeOf(person, proto); person.greet(); // 'Hello!'
4.8.6 对象的属性描述符
-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obj, prop)
- 获取对象属性的描述符。
const person = { name: 'John' }; const descriptor =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person, 'name'); console.log(descriptor);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prop, descriptor)
- 定义对象的属性或修改其描述符。
const person = {}; Object.defineProperty(person, 'name', { value: 'John', writable: false,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false });
5. 响应式布局
响应式布局(Responsive Design)是一种网页设计技术,旨在使网站在各种设备上都能良好地显示,无论是桌面电脑、平板还是手机。响应式布局通过动态调整布局和内容,以适应不同的屏幕尺寸和设备特性。下面是实现响应式布局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方法:
5.1 流式网格布局
流式网格布局(Fluid Grid Layout)
- 使用百分比宽度:代替固定的像素宽度,使用百分比来设置元素的宽度,使其能够根据父容器的宽度进行调整。
.container { width: 100%; } .column { width: 50%; /* 使列宽度占据容器的一半 */ }
5.2 媒体查询
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
-
基本用法:根据不同的屏幕尺寸、分辨率或其他特性应用不同的样式。
@media (max-width: 600px) { .container { padding: 10px; } .column { width: 100%; /* 在小屏幕上使列宽度占满整个容器 */ } }
-
多个条件:可以组合多个条件来处理更复杂的布局需求。
@media (min-width: 600px) and (max-width: 900px) { .container { padding: 20px; } }
5.3 弹性盒子布局
弹性盒子布局(Flexbox)
- 基础使用:使容器中的项目能够灵活地调整和排列。
.container {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row; /* 行内排列 */ 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 项目之间均匀分布 */ } .item { flex: 1; /* 每个项目占据相等的空间 */ }
5.4 网格布局
网格布局(CSS Grid Layout)
- 基础用法:创建复杂的布局结构,能够更精确地控制行和列。
.container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columns: repeat(3, 1fr); /* 创建3列,每列宽度相等 */ gap: 10px; /* 设置网格间隙 */ } .item { grid-column: span 1; /* 每个项目占据1列 */ }
5.5 视口单位
视口单位(Viewport Units)
vw
和vh
:使用视口宽度和高度单位来设置元素的尺寸。.container { width: 100vw; /* 宽度占据整个视口宽度 */ height: 100vh; /* 高度占据整个视口高度 */ }
5.6 响应式图片
-
使用
max-width
:确保图片不会超出其容器的宽度。img {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保持图片的宽高比 */ }
-
srcset
和sizes
:为不同分辨率提供不同的图片资源。<img src="small.jpg" srcset="small.jpg 600w, medium.jpg 1200w, large.jpg 1800w" sizes="(max-width: 600px) 100vw, 50vw" alt="Responsive Image">
5.7 移动优先设计
移动优先设计(Mobile First Design)
- 先设计移动设备版本:先实现适合小屏幕的设计,然后使用媒体查询添加对大屏幕的支持。
/* 移动设备样式 */ .container { padding: 10px; } @media (min-width: 768px) { .container { padding: 20px; } } @media (min-width: 1200px) { .container { padding: 30px; } }
5.8 排版和字体
- 响应式字体:根据屏幕尺寸调整字体大小。
body { font-size: 16px; } @media (max-width: 600px) { body { font-size: 14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