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实现视频快速播放的两种技术方案对比

最近有个需求要加载长视频,用户反馈视频加载慢、播放卡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研究了两种技术方案:Range + fmp4 + MediaSource 和 M3u8切片方案。这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下面详细聊聊我的实现思路和踩过的坑。


方案一:Range + fmp4 + MediaSource

这个方案的核心思路是分段加载视频内容,而不是一次性加载整个视频文件。这样用户在观看前几秒内容时,后面的部分已经在后台默默加载了。

关键技术点拆解

1. Range请求头

通过 Range 请求头告诉服务端:“我只需要文件的某一部分”。比如:

  • Range: bytes=200-1000:要第200到1000字节
  • Range: bytes=200-:从200字节一直要到最后
  • Range: bytes=-1000:只要最后1000字节

服务端需要支持范围请求:

  • 响应 206 Partial Content 表示成功返回部分内容
  • 如果请求范围不合法(比如超过文件大小),返回 416 Range Not Satisfiable
  • 如果服务端不处理 Range 请求,直接返回 200 和整个文件
2. fmp4格式

普通MP4文件的元数据(比如视频时长、分辨率)集中在文件头部,如果只加载中间片段,播放器可能无法解析。而 fmp4(Fragmented MP4)  将元数据分散到各个片段,每个片段都能独立播放。

3. MediaSource API

浏览器提供的 MediaSource 对象允许我们动态拼接视频片段。大致流程:

  1. 创建 MediaSource 实例,生成一个虚拟的媒体URL
  2. 监听 sourceopen 事件,创建 SourceBuffer 用于接收数据
  3. 分片请求视频内容,通过 appendBuffer 添加到 SourceBuffer
  4. 所有片段加载完成后,调用 endOfStream

后端实现(Express)

关键点在于处理 Range 请求头,直接用 Express 的 res.download 方法即可自动处理范围请求:

app.get('/getMp4/demo', (req, res) => {
    res.download(
        path.join(__dirname, '/static/demo.mp4'),
        { 
            acceptRanges: true  // 开启范围请求支持
        }
    )
})

前端实现(Vue3)

前端需要注意动态获取视频总大小,而不是写死:


const videoSrc = ref('')

const getRangeVideo = () => {
    // 应该从第一次请求的响应头中获取总大小
    // 比如 Content-Range: bytes 0-999/5524488
    const totalSize = 5524488 
    const chunkSize = 1000000  // 每次加载1MB
    
    const mediaSource = new MediaSource()
    videoSrc.value = URL.createObjectURL(mediaSource)

    mediaSource.addEventListener('sourceopen', () => {
        const sourceBuffer = mediaSource.addSourceBuffer('video/mp4; codecs="avc1.42E01E"')
        
        const sendRequest = () => {
            if (startByte >= totalSize) return
            
            axios({
                url: '/getMp4/demo',
                headers: { Range: `bytes=${startByte}-${startByte + chunkSize}` }
            }).then(res => {
                sourceBuffer.appendBuffer(res.data)
                startByte += chunkSize + 1
                setTimeout(sendRequest, 500) // 控制加载频率
            })
        }
        
        sendRequest()
        
        sourceBuffer.addEventListener('updateend', function () {
            if (startByte >= totalSize) mediaSource.endOfStream()
        })
    })
}

方案二:M3u8切片方案

这个方案更“省心”,利用成熟的流媒体协议 HLS(HTTP Live Streaming),将视频切分为多个 .ts 文件,通过 .m3u8 索引文件控制播放顺序。

实现步骤

1. 使用FFmpeg切片

本地安装FFmpeg后,执行命令将视频转为HLS格式:

ffmpeg -i input.mp4 \
       -c:v libx264 -an \
       -hls_time 5 \      # 每段5秒
       -hls_list_size 0 \  # m3u8保留所有片段信息
       output.m3u8

生成的文件结构:

  • output.m3u8:索引文件,记录每个.ts片段的信息
  • output0.tsoutput1.ts...:实际视频片段

然后将切片之后的文件放到前端能够访问的地方就行。放在前端项目代码内都行,比如public等文件夹内。

需要注意m3u8文件和所有切片文件都要放在同一个目录下。

2. 前端使用video.js播放

安装 video.js 后在页面使用

<template>
  <div id="playerWrapper">
    <video class="video-js" controls></video>
  </div>
</template>

<script setup>
import videoJs from 'video.js'
import lang_zhCn from 'video.js/dist/lang/zh-CN.json'
import 'video.js/dist/video-js.min.css'

videoJs.addLanguage('zh-CN', lang_zhCn)

const myVideo = ref(null)

onMounted(() => {
    myVideo.value = videoJs('videoId', {
        sources: [{ src: '/videos/output.m3u8', type: 'application/x-mpegURL' }],
        autoplay: true,
        controls: true
    })
})
</script>

两种方案对比

对比项Range + fmp4方案M3u8切片方案
实现复杂度需要手动处理分片和拼接依赖FFmpeg和video.js,配置简单
播放体验拖动进度条可能需重新加载拖动流畅,自动切换清晰度
适用场景需要精细控制加载逻辑的项目快速上线、对体验要求高的场景

最后的选择

如果项目周期紧张,推荐直接用 M3u8方案,毕竟FFmpeg和video.js的生态更成熟。但如果需要深度定制加载策略(比如根据网络速度动态调整分片大小),Range + fmp4方案 会更灵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