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于,就要根据现有的数据库数量进行检查,否则会越界
db_numbers = server.dbnum;
}
//如果不小于,那就按照默认的检查数量去进行
else{
db_numbers = DEFAULT_KEY-NUMBER;
}
//遍历各个数据库
FOR i IN range(db_numbers):
//先判断进度是否已经完成了,即是否检查完数据库了
//如果当前检查进度,即检查过的数据库数量等于服务器拥有的数据库,那就从头开始,进度归零
IF(current_db == server.dbnum){
current_db = 0;
}
//获取当前数据库(全局记录的db)
redisDB = server.db[current_db];
//让current_db自增,为了下一次的检查
current_db++;
//检查指定数量数据库的键
FOR j IN range(DEFAULT_KEY_NUMBER){
//如果里面没有过期键,就跳出
IF(redisDB.expires.size() == 0){break;}
//通过expires字典随机获取一个键
key_with_ttl = redisDB.expires.get_random_key();
//检查键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就删除它
IF(is_expired(key_with_ttl)){
delete_key(key_with_ttl);
}
//没过期就不做任何处理
//最后一步判断执行时间是否达到了上限
if(reach_time_limit()){
//达到上限就结束,等下一次的定期删除
return
}
}
}
重点
-
拥有全局变量来记录当前进度(current_db,记录检查过的数据库数量,同时记录第一个未检查过的数据库),还有配置文件上有默认的每次定期删除策略检查的数据库数量和检查每个数据库多少个键(即DEFAULT_DB_NUMBER和DEFAULT_KEY_NUMBER)
-
函数每次运行时,都根据参数去数据库中扫描指定数量的数据库,每个数据库检查指定数量的键值对,并删除里面的过期键
-
如果在检查键值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