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croPython和单片机
介绍MicroPython的单片机开发代码。
编程之升级打怪
擅长Java编程,喜欢钻研技术,不擅长交际。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IIC总线的一些基础知识
主设备发送地址帧给所有的从设备,当某个从设备的地址匹配地址帧中的地址,就进行应答。结束通信时,SCL时钟线和SDA数据线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下次重新开始通信。当时钟SCL信号处在高电平时,主设备把SDA数据线的电平由低变高。当时钟线SCL的方波是高电平时,把SDA数据线的电平由高设为低。在时钟线高电平时,拉低SDA数据线的电平,表示收到地址。1、主设备发起开始通信时,数据线SDA要拉低保持多长时间?某个从设备自身的地址匹配地址帧,就进行应答。4、数据比特的电平和开始、结束信号的电平区别?原创 2025-08-21 17:37:13 · 368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使用SPI外围接口
mosi是主输出,从输入。# miso是主输入,从输出。1、初始化SPI对象。# 读满数据到缓冲中。原创 2025-05-12 08:47:55 · 108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关于ESP的一些接口
esp.flash_write(偏移量, buffer字节缓冲)esp.flash_read(偏移量, buffer字节缓冲)变量 = esp32.raw_temprature()变量= esp32.mcu_tempature()machine.deepsleep(毫秒数)变量 = esp.flash_size()esp.flash_erase(分区编号)变量 = machine.freq()machine.freq(频率的整数)# 返回处理器当前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返回固件的存储字节数。原创 2025-05-12 08:33:11 · 141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使用IIC总线
变量 = I2C(scl=时钟管脚, sda=数据管脚, freq=时钟频率)# 目标设备地址是0x22,需要发送的数据存在data里。变量 = 对象.readfrom(地址, 字节个数)iic.writeto(地址, 字节数组)用地址0x22来代表指定设备。3、扫描和总线相连的所有设备地址。# 从0x22地址,读取20个字节。变量 = iic.scan()4、写入数据给指定的设备。5、从指定地址读取数据。原创 2025-05-12 07:46:46 · 145 阅读 · 0 评论 -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个人见解
上拉指的是没有外界输入时,用来输入的管脚默认获取的是高电平。下拉指的是没有外界输入时,用来输入的管脚默认获取的是低电平。单片机引脚输入时,有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两种模式的选择。也就是默认下拉到低电平,接的是gnd公共地。把输入管脚接3v3电源正极就能输入高电平。把输入管脚接gnd公共地就能输入低电平。也就是默认上拉到高电平。2、如何输入低电平?2、如何输入高电平?原创 2025-05-03 16:49:33 · 522 阅读 · 0 评论 -
单片机通信的个人总结
从设备选择线:主设备需要各自用一根线路连接每个从设备;主输出,从输入线:主设备的输出管脚接每个从设备的输入管脚。主输入,从输出线:主设备的输入管脚接每个从设备的输出管脚。最少需要3根线:一根负责发送,一根负责接收,一根是公共地。主设备要和哪个从设备通信,就把对应的选择路线设为高电平。每个字节的每个比特都是按照顺序来依次发送和接收。数据信号线:发送和接收每个字节的每个比特。我方的tx发送引脚接对方的rx接收引脚。我方的接收rx引脚接对方的tx发送引脚。分成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一个设备管理多个从设备。原创 2025-05-03 16:33:26 · 196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的PWM接口
设置占空比是500,百分比大概是(500 / (1023 - 0)) * 100%pwm_01 = PWM(Pin(管脚号, Pin.OUT))duty(整数) #设置占空比,范围是0到1023之间。Pin.OUT代表该管脚是输出模式(OUT)。freq(频率整数值) #设置指定的频率值。(一)引入machine库中的Pin类和PWM类。duty_u16(整数) #设置占空比。deinit() # 取消管脚的PWM模式。freq() #获取当前的频率值。原创 2025-03-17 18:29:37 · 258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工程师的要求
熟悉用C语言、Python语言控制单片机(总线、SPI接口、PWM功率控制、引脚输入输出、定时、看门狗、屏幕显示)。熟悉Linux系统编程(驱动开发、网络通信、多线程、线程同步、文件输入输出)熟悉硬件接口的规范(总线、外围设备接口、异步串口通信)熟悉Linux操作系统命令。熟悉数字的与或非逻辑电路。导线的连接,电路的设计。程序写入单片机的存储。熟悉git版本控制。原创 2025-03-20 15:11:28 · 267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控制引脚的Pin接口
上拉模式下,管脚默认输入的值是高电平,也就是值为1;只有当输入管脚接管脚GND地时,才会输入低电平,值为0。pull可以设为Pin.PULL_UP上拉模式,或者Pin.PULL_DOWN下拉模式。下拉模式刚好相反,断开时输入低电平,值是0;变量 = Pin(id=引脚号, mode=Pin.IN, pull=电阻模式)变量 = Pin(id=引脚编号, mode=Pin.OUT)# 用value()函数读取第10号管脚的值。# 设置10号引脚为输入模式,用上拉模式。# 使用第10号引脚,设为输出模式。原创 2025-03-17 19:00:59 · 245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的定时器
init(period=毫秒数, mode=模式, callback=回调函数)常量Timer.ONE_SHOT代表只定时一次。period: 代表定时周期,单位是毫秒的整数。mode: 代表模式,有只定时一次和周期定时两种。常量Timer.PERIODIC代表周期定时。callback: 代表定时完成,需要执行的函数。timer = Timer(编号)# 设置为上一次的相反值。参数:编号是任意的正整数。# 设置周期间隔2秒,执行一次。# 切换一次2号引脚状态。原创 2025-04-30 06:19:48 · 142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使用UART异步串口通信
UART(编号, baudrate=波特率, tx=发送管脚号, rx=接收管脚号)字节数组名 = read(字节个数)write(字符串)原创 2025-04-30 06:19:38 · 230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的看门狗
说明:没有在超时时间内调用feed()方法,会抛出异常。对象 = WDT(timeout=超时毫秒数)# 设置超时为2000毫秒。原创 2025-04-30 06:19:28 · 104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使用ADC模拟转数字信号
ATTN_2_5DB :最高1.5伏电压。ATTN_11DB :最高3.3伏电压。ATTN_0DB :最高1.2伏电压。WIDTH_9BIT : 9位比特。ATTN_6DB :最高2伏电压。变量 = 对象.read_u16()# 返回 0到4095范围的整数。变量 = 对象.read()初始化需要一个管脚对象。# 返回16位比特的整数。对象.width(常量)atten(整数常量)ADC(Pin对象)原创 2025-04-30 06:17:34 · 175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使用DAC数字转模拟信号器
字节值是0到255的范围。变量 = DAC(Pin对象)对象.write(字节值)原创 2025-04-30 06:17:22 · 184 阅读 · 0 评论 -
MicroPython使用无线局域网
AP模式是主动对外发射无线局域网,需要别人来主动连接自己。STA模式是设备主动连接某个发出无线网的路由器。wlan.connect('ssid名称', '密码')wlan.config(max_clients=整数值)wlan.config(password="密码")变量= wlan.config('mac')wlan.config(ssid='名字')# 获得无线网卡的mac地址。# 获得分配的IPV4地址。2、配置无线网的名字。4、配置最大连接个数。5、判断是否连接成功。原创 2025-04-30 06:17:08 · 31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