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Datacom 干货:VRP 系统与 IP 地址基础入门(上)

作为华为认证体系中入门级的 HCIA-Datacom 认证,是不少 ICT 从业者踏入网络技术领域的第一步。今天带大家拆解其中两个核心知识点 ——VRP 系统和IP地址的构成及子网掩码的作用,帮你快速搭建知识框架。

一、认识 VRP:华为设备的 "操作系统"

如果你接触过华为的路由器、交换机,那一定绕不开 VRP。
VRP(Virtual Router Platform)是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的通用操作系统平台,从低端交换机到核心路由器,从业务网关到高端网络设备,都以它为软件核心引擎。

它的核心作用有三个:

01.提供统一的用户操作界面(不管是命令行还是 Web 管理,交互逻辑一致)

02.实现控制平面功能(比如路由计算、设备状态监控)

03.屏蔽底层硬件差异(让不同链路层的设备能统一对接网络层)

简单说,VRP 就像设备的 "大脑",负责协调所有功能模块的运转,是操作华为设备的基础中的基础。

二、两种设备管理方式,你选哪种?

管理华为设备主要有两类方式,适合不同场景:

命令行方式:通过 Console 口或远程登录(如 Telnet、SSH),输入指令配置设备,效率高、适合批量操作,是工程师的首选。

Web 网管方式:图形化界面,直观易懂,适合新手或简单配置。

对应的用户界面有两种:

Console 用户界面:直接通过 Console 线连接设备,是设备初始化配置的必经之路。

VTY 用户界面:虚拟终端,支持远程登录(最多同时支持 15 个用户连接)。

三、配置不丢的秘诀:保存与升级

新手常踩的坑:配置完设备一断电,所有设置全清空!记住这两步,让配置 "永存":

保存配置:在用户视图输入save 文件名.cfg(文件名自定义),比如<AR1>save xisai.cfg。

指定启动文件:输入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 文件名.cfg,确保下次开机加载你保存的配置,例:<AR1>startup saved-configuration xisai.cfg。

系统升级也依赖这两步,先保存现有配置,再加载新系统文件,避免升级后配置丢失。

四、IPv4 报文里的关键 "密码"

IP 报文是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 "包裹",其中三个字段必须牢记:

TTL(生存时间):限制数据包的传播范围。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 值减 1,为 0 时数据包被丢弃(防止网络中出现无限循环的数据包)。

Protocol(协议号):告诉目的地该把数据交给哪个协议处理。比如 TCP 的协议号是 6,UDP 是 17,ICMP 是 1。

数据包分片如果报文长度超过链路最大传输单元(MTU),会被拆分成多个小片段,到达目的地后再重组。


今天先梳理到这里,接下来还会详解:

IPv4 地址的 "点分十进制" 到底怎么看?

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如何用子网掩码区分?

同网段和不同网段的通信原理有何差异?

关注我,明天同一时间更新下篇~

(注:本文内容适合 HCIA-Datacom 认证入门学习,转载请注明来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