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选型要素
输入电压范围
5V输入:优先选择线性充电芯片(如TP4056
、PST4056系列),适合USB供电场景。
宽电压输入(6-30V):需选择高压版芯片(如PST4056H系列,耐压30V),适用于车载或工业电源适配器。
微能量输入(如太阳能):推荐微能量收集管理芯片(如MF9006,支持400mV启动)。
充电电流需求
标准容量(2000-3500mAh):选择1A充电电流的芯片(如TP4056、PST4056V)。
小容量/穿戴设备:需小电流芯片(如PST4010系列,支持0.3-500mA)。
快速充电需求:可选开关型芯片(如PST6500,支持2.5A同步降压)。
保护功能要求
基础保护:防反接(如PST4055双反接保护)、过压保护(OVP≥6.5V)。
高级保护:温度监控(TP4056内置智能温控)、动态路径管理(如PST5321)。
电池类型适配:磷酸铁锂电池需专用芯片(如PST4513,支持3.7V充电)。
封装与尺寸
紧凑型设计:SOT23-5/ESOP8封装(如PST4056SE)适合空间受限的PCB。
散热需求:DFN封装(如PST6071)支持高效散热,适合大电流场景。
二、典型芯片对比
芯片型号 输入耐压 充电电流 关键特性 适用场景 来源
TP4056 12V 1A 线性充电,低成本,温度保护 消费电子(移动电源)
PST4056V 12V 1.2A 双反接保护,OVP 6.5V 工业设备
PST4010 12V 0.5A SOT-563封装(1.6×1.6mm) 智能穿戴设备
PST6500 - 2.5A 同步降压,无外置MOS 大电流快充设备
MF9006 30V 可调 支持太阳能输入,微能量收集 物联网低功耗设备
三、选型流程建议
确定输入源:根据电源类型(USB/适配器/太阳能)选择耐压范围。
匹配电池参数:
标称电压:3.7V锂电池选4.2V充电电压芯片(如TP4056),磷酸铁锂选3.6V芯片(如PST4513)。
容量与电流:遵循“0.5C-1C”原则(如3400mAh电池选1.7A充电电流)。
评估保护需求:高温环境需温控芯片;频繁插拔场景需防反接功能。
优化封装方案:穿戴设备优先超小封装,大电流设备选散热优化封装。
四、设计注意事项
热管理:线性充电芯片(如TP4056)在1A电流下发热显著,需预留散热焊盘或采用开关型方案
。
电路简化:TP4056经典电路仅需2个电容+1个电阻
,而PST系列支持集成保护功能(如PST9600充电+保护二合一)。
长期存放:若电池需存储,建议选用支持0V充电的芯片(如PST4096),避免电池过放。
五、推荐方案
低成本通用方案:TP4056+防反接电路(成本约0.5元,参考经典电路)。
工业级方案:PST4056V(耐压12V,OVP 6.5V)+温度传感器
。
穿戴设备方案:PST4010(SOT-563封装)+低自耗电保护板(休眠模式<5μA)。
建议根据具体需求查阅芯片手册(如TP4056的PROG电阻计算公式)完成参数校准,并优先验证实际充放电曲线。
下面推荐一颗低成本耐高压4056H
09-14
1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