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指支付与其他商业要素(如会员体系、场景服务、账户系统、生态平台)的深度融合创新,旨在提升效率、优化体验并挖掘数据价值。以下是其核心模式及典型案例:
一、支付+会员服务:构建用户忠诚度闭环
1. 微信支付“支付即会员”
- 用户支付时自动绑定微信身份与会员身份,一键下发原生会员卡,省去传统填表流程,转化率提升10倍。
- 支付后通过模板消息推送积分变动、优惠券,驱动复购(如天虹商场会员复购率提升200%)。
- 支持会员标签分组,实现精准营销(如美特斯邦威通过数据分析弥补客流下降损失)。
2.银联“会员一码付”
- 将会员码与支付账户绑定,一次扫码同步完成身份识别和支付(如安徽合家福超市买单时间从47秒缩短至25秒)。
- 结合银行专属优惠券(如云闪付2元购30元券),提升用户粘性。
二、支付+场景化无感服务:重构消费流程
1. 奔驰车载指纹支付(Mercedes Pay+)
- 在车内集成指纹传感器,加油时自动计算费用并完成支付,无需下车操作。
- 与万事达卡合作,采用生物识别双因素认证,覆盖德国3600个加油站,未来扩展至电动车充电场景。
- 据调研,60%的18-39岁用户愿通过车载系统直接支付能源费用。
2. 问界“小艺智慧加油”
- 车机端刷脸支付油费,同步导航至加油站、选择油枪,彻底简化流程。
三、支付+金融账户整合:智能资金管理
- 数字人民币组合支付
工商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银行账户”智能支付:当数字钱包余额不足时,自动从绑定账户兑出资金补足(如苏州企业货款支付)。
优势:免手续费、防支付中断、交易可追溯,提升B端结算效率。
四、支付+生态平台:全域经营赋能
1.Stripe集成支付平台
- 将支付网关、商家账户、数据处理整合至单一API,支持信用卡/数字钱包等多方式。
- 实时同步库存与销售数据,降低人工错误(如电商平台弃单率减少20%+)。
2. 微信“支付+行业扩展”
- 会员卡自定义行业服务:酒店预订(如华住)、航空值机、3C延保等,通过支付入口直达服务。
五、趋势与挑战
- 未来方向:
-生物识别普及:指纹/人脸支付从车载向零售、餐饮场景渗透。
- 无感支付扩张:预计2026年全球车内支付达47亿笔,年轻用户接受度超50%。
-现存问题:
- 隐私安全需强化(如生物信息存储风险);
- 适老化不足(低收入/老年群体接受门槛高)。
总结:“支付+”本质是以支付为入口,融合身份、场景、数据与生态,实现商业效率与体验的双重升级。企业需结合自身业态(如零售、车企、金融)选择整合路径,同时平衡创新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