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管理与迁移:RMAN应用及升级策略
1. 数据库文件管理与克隆
使用数据库参数更改数据库文件在不同服务器上的位置,随着时间推移更易于维护。但在单台服务器上克隆多个数据库时需谨慎,以免意外覆盖数据库文件。以下是相关数据库参数及其作用:
| 参数 | 作用 |
| — | — |
| db_create_file_dest
| 在一个位置创建所有内容 |
| db_file_name_convert
| 将数据、临时、重做日志文件的位置转换到另一个位置 |
| log_file_name_convert
| 将归档日志文件的位置转换到另一个位置 |
对于新克隆的数据库,完成克隆后需进行以下清理任务(适用于生产副本用于测试,而非备用数据库):
1. 删除旧的跟踪、转储、审计文件和警报日志。
2. 使旧的备份、导出和数据泵文件过期并废弃。
3. 重新映射数据库目录。
4. 调整数据库链接。
5. 重新审视审计和程序员访问权限。
6. 在RMAN目录中注册数据库。
7. 重新运行RMAN配置命令。
8. 若不需要,关闭归档。
2. 创建备用数据库
创建备用数据库时,使用RMAN较为简便,因为它能将多个任务整合为一个命令。
2.1 物理备用数据库
创建物理备用数据库的最简单方法的脚本有一定前提条件,假设主数据库的所有备份和自这些备份以来的所有归档日志都存储在备用服务器的同一位置,恢复的控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