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uals和==的区别
equals方法最初是在所有类的基类Object中进行定义的,源码是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由equals的源码可以看出这里定义的equals与==是等效的(Object类中的equals没什么区别),不同的原因就在于有些类(像String、Integer等类)对equals进行了重写,但是没有对equals进行重写的类(比如我们自己写的类)就只能从Object类中继承equals方法,其equals方法与==就也是等效的,除非我们在此类中重写equals。
Object类中的equals方法默认比较的是对象的地址,因为只有是相同的地址才会相等(x == y),如果没有重写equals方法,那么默认就是比较的是地址。
hashCode()返回值和 == 的关系:
若 == 返回true,则两边的对象的hashCode()返回值必须相等,若 == 返回false,则两边对象的hashCode()返回值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因为Java中对象默认的equals()方法就是用==实现的。而Java对于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的规定是如果两个对象equals()方法相等,则hashCode值一定会相同,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值相同,则它们的equals()方法不一定相等。
hashCode()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在散列结构存储中查找的效率,在线性表中没有作用;
为什么String重写equals方法后还需要重写hashcode方法?
String类的源码中可以发现重写了Object类的equals方法,也重写了hashcode方法。
那为什么在重写equals方法时都要重写hashcode方法呢:
首先equals与hashcode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1、如果两个对象相同(即用equals比较返回true),那么它们的hashCode值一定要相同;
2、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相同,它们并不一定相同(即用equals比较返回false)
自我的理解:由于为了提高程序的效率才实现了hashcode方法,先进行hashcode的比较,如果不同,那没就不必在进行equals的比较了,这样就大大减少了equals比较的次数,这对比需要比较的数量很大的效率提高是很明显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在集合中的使用;
我们都知道java中的List集合是有序的,因此是可以重复的,而set集合是无序的,因此是不能重复的,那么怎么能保证不能被放入重复的元素呢,但靠equals方法一样比较的话,如果原来集合中以后又10000个元素了,那么放入10001个元素,难道要将前面的所有元素都进行比较,看看是否有重复,这个效率可想而知,因此hashcode就应遇而生了,java就采用了hash表,利用哈希算法(也叫散列算法),就是将对象数据根据该对象的特征使用特定的算法将其定义到一个地址上,那么在后面定义进来的数据
只要看对应的hashcode地址上是否有值,那么就用equals比较,如果没有则直接插入,只要就大大减少了equals的使用次数,执行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继续上面的话题,为什么必须要重写hashcode方法,其实简单的说就是为了保证同一个对象,保证在equals相同的情况下hashcode值必定相同,如果重写了equals而未重写hashcode方法,可能就会出现两个没有关系的对象equals相同的(因为equal都是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重写的),但hashcode确实不相同的。
部分参考自:https://www.cnblogs.com/yaobolove/p/508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