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0)
  • 收藏
  • 关注

原创 TCP三次握手

TC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可以控制流量的传输。是一种可靠的传输,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有序性。1.TCP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第一次握手:PC1发送SYN请求,序列号为随机生成的a,由于是第一次建立连接,所以ACK此时为0,flag字段中的SYN置位为1。第二次握手 :PC2收到PC1的SYN请求,回复SYN ACK,序列号为随机生成的b,ACK为a+1,表示PC1发来的序列号为a的报文已经收到,同时希望PC1下次发来的报文序列号为a+1。

2022-12-25 22:54:29 855

原创 报文格式介绍

1.以太网数据帧头部DMAC:目的MAC地址,长度6个字节。SMAC:源MAC地址,长度6个字节。TYPE:类型字段,表明上层是哪种协议,IP协议是0x800,是0x0806。DATA:数据字段。:校检字段。

2022-12-25 20:30:49 1142

原创 Ping通原理

拓扑描述: 当R1要访问R2时,需要根据TCP/IP模型进行依次的封装过程,应用层产生的原始数据交PDU,经过下层协议的封装,最终通过传输介质,到达R2,每一层封装的信息都不相同。转换成二进制进行传输---比特流工作中用来测试网络连通性最常用的就是ICMP协议中的ping命令,当R1 ping R2时,R1需要先进行数据的封装。IP封装:SIP:192.168.1.1DIP:192.168.1.2以太网封装:SMAC:R1MACDMAC: ? 当进行二层封装时,R1并不知道R2的MAC地址,无法

2022-12-25 20:24:21 474

原创 网络服务与应用

FTP:文件传输协议(上传、下载)FTP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2022-12-25 17:54:25 123

原创 OSPF基础

静态路由:优点:简单,适合中小型网络,有局限性 、 缺点:局限性(无法检测到我们对方的另外一边链路状态) 、排障麻烦为什么需要动态路由协议?1、静态路由由工程师手动配置和维护路由条目。命令行简单,适用于小型或稳定的网络。2、无法适应规模较大的网络:随设备数量增加,配置量也急剧增加。

2022-12-21 17:26:46 201

原创 IP路由基础

路由:路+由:目的网段+下一跳 学习目的网段以及源网段路径,指导报文转发路径 路由过程就是报文转发的过程 1、数据封装要查arp表 没的话会发arp请求2、交换机泛洪查mac地址表向相同vlan泛洪3、只要路由表有你的信息就能转发目的网段的下一跳是自己,就是自己的直连网段=== 最后一跳路由器 (跨网段通信结束 进行一个二层通信) 路由只存在一个最优路由并且越小越优(优先级+cost

2022-12-05 00:44:22 258 2

原创 IP编址(三层)

ip地址用于在网络中表示一个节点 路由器:一个接口对应一个网段置位二进制转十进制:加法 1111 1011=128+64+32+16+8+2+1=251 即:1111 1011=251 十进制转二进制:减法 192=192-128=64=0 即:192=1100 0000二进制转十六进制(先转十进制):每四位二进制数为一位十六进制数: 00000001 11111

2022-12-04 23:29:27 1135

原创 以太网交换基础

交换机: 隔离冲突域 ,根据mac地址 [6B=48bit(oui(厂商代码)+厂商自行分配]表进行转发泛洪:广播报文(目的mac是全F) 未知单播帧 组播帧也会泛洪 转发:已知单播帧(已知/未知 取决于 MAC地址表有没有)丢弃: 同进同出 小于64字节 校验失败交换机一个接口就是一个冲突域(一根网线就是一个冲突域(交换机与交换机相连)) CSMA/CD: 1、先听后发 2、边听边发 3、冲突停发路由器:隔离广播域(路由器不同接口不能配置同网段(同网段===>一个广播域)

2022-12-04 21:52:13 110

原创 网络参考模型

第7层------应用层 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接口。第6层------表示层 对数据格式的转换,一端数据的格式能被另一端识别。第5层------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端会话连接。第4层------传输层 建立、维护、断开端到端的连接。第3层------网络层 提供逻辑地址,选择转发路径,实现数据从源到端的转发。第2层------数据链路层 将数据封装成数据帧,实现数据在链路上的通信。

2022-12-04 20:41:33 417

原创 数据通信网络基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方案设计、网络规划、实施、排错、优化。

2022-12-04 20:30:44 659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