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TSN 是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的英文缩写,是 IEEE802.1 TSN 工作组开发的一系列数据链路层协议规范的统称,用于指导和开发低延迟、低抖动,并具有传输时间确定性的以太网局域网,是传统以太网在汽车等特定应用环境下的增强功能实现。
TSN 的发展史
早期的以太网采用的交换机主要使用半双工模式,传输带宽为100M,传输延时为 5ms,单根线路的最大长度为 100m。紧接着,在千兆以太网和全双工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局域网中基本普及了千兆交换机,默认情况下所有端口处于一个广播域,所有数据包的交换通过硬件的MAC 地址表进行查询转发。随着以太网交换技术的成熟并先城域网等更大范围的应用拓展,1980 年 2 月,IEEE 802 委员会成立,任务是制定局域网和城域网的通信标准,IEEE 802.1 工作组则主要制定基于以太网的协议标准。1991,针对大量交换机的部署产生了冗余链路等的一系列问题,IEEE802.1 工作组发布了 802.1D STP 生成树协议,并于 1998 年发布了第二部RSTP 快速生成树协议,基本解决了各厂商设备在组网时容易产生环路等问题。
随着 802.1D 的制定,大规模用户组网条件已经成熟,1999 年,IEEE802.1 发布 802.1Q VLAN 协议作为 802.1D 的后续补充,能够将大规模的用户小区和城市区域使用虚拟网络标识的进行区分,解决了电信用户组网和城域网接入的 IP 限制问题。
进入 21 世纪以后,随着以太网的普及,基于以太网的多媒体应用需求与日俱增,于是 2006 年 IEEE 成立了 AVB 工作组,制定了一系列新的802.1 技术标准,对现有以太网进行功能扩充,包括带宽保持、限制延时和精确时钟同步,提供了高质量、低延时、时间同步的音视频局域网解决方案。
随着工业 4.0 概念的提出和车联网时代的到来,工业和汽车对实时以太网技术的需求迅速增长,在 2012 年,AVB 工作组更名为 TSN 工作组,在继承AVB 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实时通信的应用场景, 制定并提出了更多可行的技术标准,籍此在未来的工业和汽车等领域继续引领以太网技术的发展。
TSN 系列规范
TSN 系列规范包含了非常多的技术标准,一部分来源于以往音视频、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一部分来源于芯片等技术厂商在技术实现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