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本文编译自 ISACA Journal 2025年第4期,原文作者为审计与数字化专家。
如需进一步了解ISACA在人工智能审计、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认证(如AAIA、CISA、CISM等),可访问官网或关注CSDN后续报道。
随着混合办公与远程办公成为全球新常态,远程审计也逐渐成为审计行业的主流工作方式。这种模式既带来了灵活性,也伴随着沟通、安全与技术等多重挑战。
🔍 一、远程审计的双面性:挑战与机遇并存
❌ 主要挑战:
-
沟通效率下降,人际关系难建立
-
缺乏面对面互动,团队协作体验减弱
-
新人培训机会减少,成长速度受限
-
信息安全风险提升
-
技术设备与网络成本增加
✅ 核心优势:
-
显著降低差旅与办公成本
-
提升工作灵活性,改善工作生活平衡
-
打破地域限制,吸引全球人才
-
节省通勤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 二、远程审计高效执行策略
1. 全面拥抱数字化协议
传统审计技术(询问、检查、观察、重新计算等)均可远程完成。例如:
-
通过屏幕共享完成穿行测试;
-
利用会议录音替代现场笔记(需企业允许);
-
使用虚拟会议协调多方参与,灵活安排日程。
2. 推动审计证据数字化
纸质文档时代已成过去。如今:
-
数字签名、电子邮件、截图(含时间戳)均为有效证据;
-
需重点管理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修改;
-
推荐使用GRC审计平台发送问卷、收集信息,效率更高。
3. 审计请求的主动管理
远程环境下,跟进审计请求需更积极:
-
制定明确的“未完成请求升级机制”;
-
定期沟通,避免信息滞后。
👥 三、巧用“客座审计师”模式降低成本
很多企业为控制差旅开销,开始启用“客座审计师”执行远程审计。关键操作建议:
-
人选:选择具备专业知识或本地化的合格人员;
-
地域:根据被审计实体位置判断是否可行;
-
时间:一般持续4–6周,需获得其直属领导批准;
-
独立性:需披露利益冲突,不可审计近期参与的流程。
随着审计毕业生数量下降、人才竞争加剧,企业需更灵活地融合现场与远程审计模式。对于跨国、跨时区组织来说,远程审计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高风险领域 → 推荐现场审计
低风险/国际审计 → 远程更高效节约
通过制定清晰的远程审计策略、强化安全与沟通机制,审计团队不仅能适应新模式,还可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