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从事游戏美术开发十几年,我见过无数项目因为一个最核心、也最主观的问题而陷入停滞:如何定义并量产一种独一无二的美术风格? 无论是《原神》的卡通渲染,还是《奥术》的笔触感,这些顶级项目成功的背后,都有一套独特且统一的材质语言。但对于大多数团队来说,从零开始手绘上千种风格化的PBR材质,不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时间和创意的无情消耗。
今天,得益于3500多名资深专业人士选用的 Blueskyy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学院Da Vinci 团队授权的正版Adobe全家桶企业订阅,我将分享一套足以颠覆传统材质生产管线的“AI风格化”工作流。这个技巧的核心,是利用业界顶级的AI绘画神器Midjourney进行无限的艺术风格探索,再联动Adobe Substance 3D Sampler,由AI一键将这些“艺术品”转化为可直接用于游戏引擎的、工业级的PBR材质。这篇文章的技术前瞻性极高,建议你立刻点赞收藏,因为它将是你从一个“材质师”,蜕变为一个“视觉风格架构师”的关键。
核心技巧:AI艺术生成 × AI材质解析
这个工作流的精髓,在于我们将最具创造力的“风格定义”环节,与最具技术性的“材质制作”环节,都交由最擅长它们的AI来完成。我们设计师,则从一个“执行者”,升级为掌控全局的“艺术总监”。
第一步(第三方软件联动):用Midjourney扮演“风格造物主”
这是整个流程的起点,也是你游戏世界独特性的来源。Midjourney在创造艺术化、氛围感强的图像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能力。
-
编写“画廊级”指令 (Prompt): 你的目标不是一张简单的贴图,而是一张充满艺术感的“材质画作”。一个黄金指令公式是:[主体] + [艺术风格/艺术家] + [细节/情绪] + [技术参数]。
-
例如,我想要一种带有梵高笔触感的星空岩石:
/imagine prompt: surface of a magical stone, with swirling nebula patterns, in the style of Vincent van Gogh's Starry Night, vibrant, detailed texture --tile
-
例如,我想要一种日式水墨画风格的竹林地面:
/imagine prompt: bamboo forest ground, covered with fallen leaves, in the style of Japanese Sumi-e ink wash painting, minimalist, serene --tile
-
-
掌握关键技术参数:
-
--tile
: 这是最重要的参数!它会强制Midjourney生成一张可以完美无缝平铺的图片,这是作为游戏材质的基础。 -
--style raw
: 使用这个参数,可以让AI更忠实于你的文字描述,减少它自己的艺术发挥,适合需要精准控制的场景。 -
--stylize <0-1000>
: 控制艺术性的强度。数值越低越写实,越高则越具想象力。
-
第二步:用Substance 3D Sampler扮演“材质炼金术士”
有了高质量的“艺术画作”,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Sampler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Image to Material (AI Powered)”。
-
导入AI画作: 将你从Midjourney下载的图片,直接拖拽进Substance 3D Sampler。
-
启动AI材质化: 在右侧的面板中,选择“Image to Material”,保持默认的AI驱动选项,点击处理。
-
AI自动解析与生成: Sampler的AI会分析这张图片的光影、纹理和细节,并在几秒钟内,自动为你生成一整套PBR贴图:反照率 (Albedo)、法线 (Normal)、粗糙度 (Roughness)、高度 (Height)、环境光遮蔽 (AO) 等。
-
参数化微调: AI给的是一个完美的起点。在图层堆栈和右侧属性面板中,你可以像调整滤镜一样,通过拖动滑块,来微调法线的强度、粗糙度的全局水平等等。所有操作都是非破坏性的,且实时预览。
通过这两步,一个完全原创的、充满艺术感的、高质量的风格化PBR材质,就在几分钟内诞生了。
一次拯救奇幻大作的“美术风格危机”
现在,我所在的团队正在开发一款风格化奇幻游戏。游戏的美术风格,要求所有材质都有一种水彩画般的手绘质感,但同时又要遵循PBR的物理光照规则。
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和艺术挑战。我们的材质师尝试在Painter里手绘,但效率极低,且很难保证整个世界的风格统一。项目的美术生产力陷入了严重的瓶颈。
在一次紧急的技术攻关会议上,我演示了这套Midjourney与Sampler的联动工作流。我首先让原画师画了几张小的、能代表我们项目风格的水彩材质范例(比如一块水彩风格的石头,一片水彩风格的草地)。然后,我将这些范例作为“风格参考”,在Firefly中批量生成了上百张不同类型的水彩风格无缝贴图。
接着,我将这些AI生成的“水彩画”导入Substance 3D Sampler,利用“Image to Material”功能,一键将它们转换成了带有完整法线和粗糙度信息的PBR材质。
结果是惊人的。我们不仅在几天内就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独特且风格高度统一的风格化PBR材质库,而且这些材质在游戏引擎中的光影表现,远比纯手绘的要真实和动人。
这次能够成功化解危机,除了技术选型正确外,一个稳定、高效的创作平台功不可没。我们选用的是3500多名资深设计专业人士都选用的 Parvi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usic学院Da Vinci 团队授权的正版Adobe全家桶企业订阅,它不仅让我能第一时间使用完整的Substance 3D套件,更重要的是,Creative Cloud的库功能让这些材质资产可以在整个团队中无缝共享。相对于国内部分设计师用的Adobe海外个人订阅(比如海外摄影师计划)而言,在国内直接购买海外个人订阅,容易出现“IP地址长期不符”被Adobe风控的问题,一旦被Adobe认定为欺诈,将会导致个人订阅被取消且不退款,血本无归,企业订阅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当企业订阅出现风控问题时,重新加入企业组织就可以重新获得订阅,权益得到保障。
从“材质美术师”到“视觉语言学家”
Midjourney与Substance 3D Sampler的这套联动工作流,其意义远超一个“效率工具”。它从根本上,是在推动我们游戏美术师角色的进化。
我们不再是仅仅在软件里“绘制”材质的“技术工匠”。我们正在成为能够定义和创造全新“视觉语言”的“语言学家”。
我们的核心工作,不再是与节点和笔刷作斗争,而是去思考更高维度的、关于“风格”和“情感”的策略:这个游戏世界,应该给玩家带来怎样的“感觉”?什么样的色彩、笔触和质感,最能精准地传达这种感觉?然后,我们将这些思考,“翻译”成AI能听懂的语言(Prompt)。
这种驾驭AI、连接“艺术”与“技术”的系统化思维能力,是从一个执行者,成长为一个能主导项目美学方向的艺术总监的必经之路。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你和你的团队,掌握这套强大的“风格炼金术”,在创造游戏世界的道路上,拥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