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接触Linux那会,看着满屏的黑窗口和陌生的命令,心里直发怵。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基础操作,现在就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同样刚入门的小伙伴们,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一、初入Linux:从目录操作开始
第一次打开Linux终端,面对空荡的命令行,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后来才知道,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就是目录操作。
1. 查看当前目录(pwd)
第一次知道 pwd (print working directory)这个命令时,感觉特别神奇。在终端输入 pwd ,回车后立刻显示出当前所在的目录路径,比如 /home/user 。这就像给了我一张定位地图,让我知道自己在文件系统的哪个位置。
pwd
# 输出示例:/home/user
2. 切换目录(cd)
cd (change directory)命令可以说是我用得最频繁的命令之一。刚学的时候,经常搞混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 绝对路径:从根目录 / 开始的完整路径。比如要进入 /var/log 目录,直接输入:
cd /var/log
- 相对路径:相对于当前目录的路径。如果当前在 /home/user 目录,想进入 documents 子目录,只需输入:
cd documents
刚开始总是忘记 cd.. 返回上一级目录这个操作,每次想返回上级目录都要重新输入完整路径,闹了不少笑话。
3. 查看目录内容(ls)
ls (list)命令用来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最常用的就是 ls -l ,可以列出详细信息:
ls -l
输出结果会显示文件权限、所有者、文件大小、修改时间等信息,就像给每个文件做了个详细的"身份证"。
二、文件操作:创建、复制与删除
掌握了目录操作后,我开始学习文件的基本操作,这些操作让我真正感受到了Linux的强大。
1. 创建文件(touch)
touch 命令可以创建一个空文件。第一次用它创建 test.txt 文件时,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touch test.txt
后来才知道, touch 还可以用来更新文件的时间戳,真是个实用的小工具。
2. 复制文件(cp)
复制文件用 cp 命令。有一次我要备份一个重要的配置文件,就用了这个命令:
cp config.txt config_backup.txt
如果要复制目录,记得加上 -r 参数,这是我踩过的一个坑:
cp -r my_folder my_folder_backup
3. 删除文件(rm)
rm (remove)命令用来删除文件。刚开始用的时候总是手抖,生怕删错文件。后来学会了谨慎使用,特别是 rm -rf 这种强制递归删除的命令,一定要再三确认!
rm test.txt
# 删除目录及其内容
rm -r my_folder
三、文本处理:初识vim编辑器
说到Linux操作,不得不提 vim 编辑器。第一次打开 vim 时,完全不知道怎么操作,按什么键都没反应,急得直冒汗。后来才知道, vim 有三种模式:
1. 命令模式:刚进入 vim 时的默认模式,可以移动光标、删除文本等。
2. 插入模式:按下 i 键进入,可以输入文本。
3. 底行模式:输入 : 进入,可以执行保存、退出等命令。
记得第一次用 vim 编辑文件时,写下的第一行代码是"Hello, Linux!",那种感觉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vim test.txt
# 进入后按i进入插入模式,输入内容
# 按Esc回到命令模式,输入:wq保存并退出
四、实用小技巧:让操作更高效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小技巧:
1. 命令补全:按 Tab 键可以自动补全命令和文件名,大大提高了输入效率。刚开始不知道这个功能,每次都要手动输入完整的文件名,现在想想真是太傻了。
2. 历史命令:按 ↑ 和 ↓ 键可以快速调用之前输入过的命令,配合 Ctrl + R 搜索历史命令,简直不要太方便。
3. 重定向与管道: > 和 >> 可以将命令输出重定向到文件, | 管道符号可以将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这些高级用法让我处理数据时事半功倍。
结语
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现在能熟练使用这些基础命令,Linux带给我的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是打开Linux世界大门的钥匙。希望我的学习经历能给同样刚入门的你一些启发,让我们一起在Linux的世界里继续探索!
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交流进步!
从“懵圈小白“到“命令小能手“:我的Linux基础操作成长记
于 2025-05-21 10:55:44 首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