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多态
所谓多态就是指程序中定义的引用变量所指向的具体类型和通过该引用变量发出的方法调用在编程时并不确定,而是在程序运行期间才确定,即一个引用变量倒底会指向哪个类的实例对象,该引用变量发出的方法调用到底是哪个类中实现的方法,必须在由程序运行期间才能决定。因为在程序运行时才确定具体的类,这样,不用修改源程序代码,就可以让引用变量绑定到各种不同的类实现上,从而导致该引用调用的具体方法随之改变,即不修改程序代码就可以改变程序运行时所绑定的具体代码,让程序可以选择多个运行状态,这就是多态性。
对于面向对象而言,多态分为编译时多态和运行时多态。其中编辑时多态是静态的,主要是指方法的重载,它是根据参数列表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函数,通过编辑之后会变成两个不同的函数,在运行时谈不上多态。而运行时多态是动态的,它是通过动态绑定来实现的。
二、为什么要用多态
我们知道,封装可以隐藏实现细节,使得代码模块化;继承可以扩展已存在的代码模块(类);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代码重用。
而多态除了代码的复用性外,还可以解决项目中紧偶合的问题,提高程序的可扩展性.。
如果项目耦合度很高的情况下,维护代码时修改一个地方会牵连到很多地方,会无休止的增加开发成本,降低耦合度可以保证程序的拓展性。
可替换性:多态对已存在代码具有可替换性。例如,多态对圆Circle类工作,对其他任何圆形几何体,如圆环,也同样工作。
可扩充性:多态对代码具有可扩充性。增加新的子类不影响已存在类的多态性、继承性,以及其他特性的运行和操作。实际上新加子类更容易获得多态功能。例如,在实现了圆锥、半圆锥以及半球体的多态基础上,很容易增添球体类的多态性。
同时多态还具有接口性、灵活性、简化性的特点
三、多态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1.继承
2.重写
3.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案例:
public class TestPolymorphism {
public static void animalSaySomething(Animals an) {
an.saySomething();
if(an instanceof Cat) { //判断形参an是不是和cat一样
Cat cat=(Cat)an; //把an强转为cat类型
cat.show();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g dog =new Dog();
Cat cat =new Cat();
Bird bird =new Bird();
animalSaySomething(dog); //形参名(实参);
animalSaySomething(cat);
animalSaySomething(bird);
}
}
class Animals{
public void say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Emmm");
}
}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s {
public void say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汪");
}
}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s{
public void say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喵");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一只猫");
}
}
class Bird extends Animals{
public void saySomething() {
System.out.println("哈哈哈");
}
}
输出:
汪
喵
一只猫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