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64)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叮!您有一份OpenLoong投稿“保姆级”答疑指南待查收~

OpenLoong征集活动火热进行中,我们收到了许多开发者的热情咨询。为了帮助大家更顺畅地参与,小Loong特意整理了大家提问最多的10个高频问题,并一一解答。

2025-09-08 10:04:45 215

原创 技术视界 | 跨域机器人通信与智能系统:打破壁垒的开源探索

8 月 16 日,在 OpenLoong 社区举办的第九期线下分享会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软件开发负责人 Amadeus 博士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跨域机器人通信与智能系统:打破行业壁垒的创新方案”的演讲。

2025-09-04 09:14:48 925

原创 技术视界 | 探秘双足人形机器人:腿部设计的核心与突破

本文将结合最新行业洞察,带你由浅入深,看懂双足机器人腿部设计背后的门道与未来。

2025-09-02 09:54:49 826

原创 开源推介|NanoLoong:一台小机器人,带你走近具身智能的大实验!

当基本运动稳定后,就可以开始拓展感知能力。NanoLoong以统一平台的思路打通了这一过程,通过软硬一体化设计、兼容多种算法范式、支持多模态扩展,并具备从演示到科研的平滑迁移能力,让初学者能够在同一硬件上完成控制基础训练,又为资深研究者保留了算法探索与跨领域融合的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了“一个平台,贯通入门到进阶”的目标。在算法上,它既能运行传统的、可解释的基线方法,比如逆运动学或全身控制,也能无缝接入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让开发者能够灵活地在不同范式之间切换,从而支持课程教学和研究实验的A/B对比。

2025-08-27 11:25:17 464

原创 技术观察 | 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的破局思考:人形机器人如何兼得“灵活”与“精度”?

本文将围绕王韬涵博士的分享,梳理其在“精度与灵活性协同”“具身智能闭环训练”“开源仿真平台构建”等方面的核心观点与实践路径,为关注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升级的研究者、工程师与行业伙伴,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技术框架与落地参考。

2025-08-25 14:09:17 926

原创 OpenLoong 之声︱国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国地中心应当更关注开源生态和标准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舞台上,江磊首席科学家系统分享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脉络、挑战与机遇,也再次强调了“开源”在产业落地中的关键作用。

2025-08-20 11:45:44 785

原创 WRC大会精彩回顾 | NanoLoong机器人足球首秀&青龙机械臂咖啡服务双线出击

2025年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19 17:21:19 909

原创 正式签约 | OpenLoong 项目正式捐赠至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成为全国首个具身智能方向孵化项目!

2025年7月,OpenLoong 项目正式完成向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捐赠,成功成为其孵化期项目。

2025-08-19 15:18:54 910

原创 共建 · 共研 | 创作者内容征集计划正式启动!分享你的技术文章,让全社区看到!

为了推动国内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交流,沉淀高质量工程经验与研究成果,OpenLoong 开源社区现正式启动 《社区创作者内容共建计划》,邀请开发者、研究者、工程师和爱好者参与内容共创,记录探索过程、分享项目经验、交流技术观点,共建社区知识体系。

2025-08-19 11:37:07 96

原创 数据开源 | “白虎”数据集首批开源,迈出百万数据征途第一步

本数据集采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训练数据集管理标准,明确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结构和表示方法,并规范数据质量评价方法,有效解决多源异构数据格式不统一、质量层次不齐等问题,保障规模化数据集的高质量生产,同时为行业内的数据生产与管理提供了标准参考。,合计覆盖30余类高频任务类型,每类任务均配套详细自然语言描述、动作标签、场景信息、传感器及机器人硬件参数,并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与管控方法,对具身模型的泛化性提升具有极高的价值,满足深度学习、控制策略、语义理解等不同层次的建模需求。,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与校验。

2025-07-28 16:43:32 948

原创 共建协同生态,共绘发展蓝图 —— OpenLoong 开源社区成功召开工作委员会筹备会议

OpenLoong开源社区工委会筹备会议在上海召开,24家具身智能产业链单位参与。会议探讨了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和生态协作机制,标志着OpenLoong项目进入开放治理新阶段。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表示将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社区从协作开发转向体系治理。会议发布了多项生态共建计划,包括7月的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和WAIC人工智能大会等。OpenLoong社区将联合产学研各方,共同构建具身智能开源新生态。

2025-07-22 18:49:28 523

原创 OpenLoong技术观察 | 卓益得十年磨一剑:“行者”系列人形机器人技术演进观察

在具身智能语境下,这些感知模组不仅服务于动作控制,更构成任务决策中的关键输入,可感知空间结构、人体存在、音源定位等信息。在当前人形机器人逐步进入产业落地阶段的背景下,构建一个真正“可走、可控、可工作的”人形机器人,需要结构工程、控制算法、驱动系统与智能模型的深度协同。在“行者一号”阶段,团队重点聚焦于步态能效与稳定性,进入“行者二号”阶段,控制系统升级为支持 30 自由度关节联动的动态控制系统,结合肌腱驱动带来的结构耦合特性,实现了更贴近人类动作逻辑的控制响应,支持非结构化环境中的复杂地形行走与障碍规避。

2025-07-13 17:56:07 967

原创 技术视界 | OpenLoong 控制框架:打造通用人形机器人智能系统的中枢基座

则贯穿整个系统,作为任务调度、状态管理与系统协调的核心平台,连接用户交互界面、本地或远程显示系统、云端部署模块与日志分析引擎等系统外设,同时实现指令下发、状态同步、数据采集与回溯等关键功能。,我们诚邀具身智能开发者、机器人控制研究者与软硬件系统工程团队一同加入,共建下一代可控、可拓展、可验证的开源控制系统,为具身智能的大规模落地铺设真正可用、可复用的技术底座。这是所有业务模块的运行基座,涵盖IO、UDP、LOG、算数、矩阵、配置文件、计时等底层服务接口,支撑框架在多任务并发、高频控制回环下的稳定运行。

2025-07-04 18:12:41 1162 1

原创 技术视界 | 我做的几个有趣的机器人项目,真的“跑”起来了

在演示中,子豪兄通过说话如“原地转身”“举手致意”等指令,系统将自然语言解析为对应语义动作,再通过匹配动作库完成实际执行,该项目展示了一种可复制、易迁移的多模态交互结构,适用于更复杂的语言理解-动作执行闭环,未来在家庭陪伴型机器人、教育服务型机器人等场景中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潜力。通过建立感知-预测-调整的三层控制框架,机器人能够根据球的位置和移动轨迹实时调整姿态,以保持整体平衡状态,训练过程引入了扰动和预随机化技术,包括对摩擦力、弹力、重心等参数的扰动,确保机器人在物理世界中也能鲁棒运行。

2025-06-30 12:06:42 896

原创 最新发布 | “龙跃”(MindLoongGPT)大模型正式发布!龙跃而起,推动中国方案走向全球智能体前沿

人形机器人如何像人类一样自然运动?如何通过语言指令让机器人理解并执行复杂动作?这一直是行业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国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未来信息创新学院研发的“

2025-06-23 17:01:54 707

原创 技术视界 | 机器人如何跳舞?人形机器人还有哪些新突破?OpenLoong 社区直播答疑精选!

比如,我们团队目前就参与了几个实际项目,在像菜鸟这类物流站点内部的分拣和搬运环节,如果任务是相对固定的——例如:从A点识别一个物体并搬运到B点,这种任务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可以胜任。在这些场景里,我们往往会选择更具工程效率的方案——比如轮臂式机器人(带轮子的带机械臂的复合机器人),它可以更高效地完成类似任务,成本也更低。在上次的直播沙龙中,我们收集到了来自用户们提出的大量专业、有价值的问题,现场互动气氛高涨,大家的热情远超预期。不过这类技能,比如“跳舞”,其实在我们团队目前的研发体系中,并不是优先重点。

2025-06-17 17:05:45 905

原创 技术视界 | 普通人如何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分蛋糕”?热门问题精选答疑,一起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工程细节与未来可能!

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我们把机器人的双足看作是它的“底盘”,那它在导航、感知、避障等方面,其实就和自动驾驶车辆非常接近,很多传感器(比如激光雷达、摄像头、IMU)用法也都差不多,甚至视觉处理的 pipeline 都非常类似。进一步说,智能驾驶主要处理的是物理环境的数据,比如车道、障碍物、红绿灯,而人形机器人未来还要感知和理解“非物理”的信息,比如人的表情、语气、动作意图,甚至可能涉及到情感、社交行为等更复杂的信息输入。普通人“分蛋糕”的方式,或许不是制造机器人的那双手,但可以是连接机器人与社会的那座桥。

2025-06-13 15:47:46 512

原创 技术视界 | 直播技术问答精华总结!从代码迁移、Pinocchio、WBC 到整机架构设计

但如果你使用的是非标准结构,比如:只有一只脚接触地面/使用的是四足机器人/脚的接触建模中只考虑部分自由度(例如不考虑转矩),那么这两个参数是需要相应调整的。,从仿真迁移到实机的性能差异,到主流动力学库的精细使用技巧,再到整机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参数理解,并由技术专家进行了全方位、深度的答疑解析。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从高度集成的仿真环境(如 Mujoco)迁移到分布式运行框架(如 ROS)时,很多用户都会遇到“仿真中表现良好,但在实际部署中效率下降或行为异常”的情况。这是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2025-06-11 11:31:01 850

原创 技术视界︱“格物-致知”通用具身智能平台问世,重塑人形机器人开发生态

为有效突破行业困境,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以“具身共性底座+集成应用开发”为核心理念,在前期与上海大学联合发布的“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相关工作基础上,2025年5月29日,在2025张江具身智能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致知”具身应用开发平台。

2025-06-09 11:55:05 1220

原创 OpenLoong 作品征集大赛开启!Talk is cheap, show me your ROBOT !

我们诚挚地呼吁您积极使用 OpenLoong 项目开源资料,开发出独具创意与价值的机器人作品,带着您的杰作参与此次活动。在这里,您将与全球开发者交流切磋,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发展;您将获得丰厚奖励与极高的曝光机会!

2025-06-05 11:14:34 1154

原创 活动回顾 | “张江论剑”科创沙龙暨人形机器人数据集与训练场开发者论坛顺利召开

以《不止于VLA:生成式驱动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大模型》为题,提出通过生成式大模型实现从多模态输入到全身动作控制的端到端能力,团队借鉴人脑生成式的动作机理去适配不同的机器人本体,开启人形机器人控制的新范式。我们的愿景不仅仅是“做一个机器人”,而是“人人都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机器人”,让更多开发者能够站在可用、可信、可改造的基础设施之上,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机器人创意。国地中心搭建的数据集与训练场平台,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数字土壤”,以技术引领与生态共建为己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持续打造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

2025-06-03 09:49:59 834

原创 具身智能·无限可能|OpenLoong邀你共赴2025张江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

我们不仅开源了全国首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更汇聚全球开发者,在机器人本体、平台软件、具身智能及具身数据集等方面为产业发展赋能,助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关键跃迁。2025张江人形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将依托创新中心指导,联合场景需求方共同参与,设置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挑战赛、具身智能应用场景挑战赛、核心部件技术创新赛、人形机器人足球挑战赛以及具身机器人达人秀五大赛道,以真实产业需求为导向,为不同类型的开发者提供展示舞台,挖掘技术商业化潜力项目,为张江储备产业化先锋力量。

2025-05-28 14:47:12 1143

原创 技术视界 | 打造“有脑有身”的机器人:ABC大脑架构深度解析(下)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更强的大模型,更是更紧密的协作网络。本篇将深入剖析控制大脑(C)的核心职能与实现路径,介绍如逆运动学、模型预测控制、动态阻抗控制等关键技术,解析真实落地项目中的工程方案,并探讨以C大脑为代表的控制模块,如何正在与上层大模型进一步融合,迈向端到端的一体化智能架构。同时,我们也将展望其未来可能的演化方向——从模块化向紧耦合、从指令驱动到语义内生、从“ABC串联”向“AB融合C”或“端到端一体化”的新范式转变,探讨ABC大脑如何成为支撑通用型具身智能体的关键基础架构。因为这种模块化架构不仅。

2025-05-28 14:10:40 1138

原创 技术视界 | 打造“有脑有身”的机器人:ABC大脑架构深度解析(上)

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起的 OpenLoong 项目,是业内首个全栈、全尺寸的开源人形机器人项目,有着人人都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机器人的美好愿景,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全场景应用、助力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具体来说,B模块负责任务拆解、行为生成、动作组合与动态调整,是机器人“该怎么做”的关键中枢。ABC大脑结构从“感知-认知”到“规划-决策”再到“控制-执行”,明确划分了机器智能从接收信息到行动反应的任务链条,是许多机器人系统(如LoCoBot、OpenLoong等)背后的系统设计基石。

2025-05-26 14:04:40 768

原创 技术视界 | 打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的现实挑战与技术解法:国地中心的工程实践分享

"OpenLoong" 是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秉承技术驱动与开放透明的价值观,致力于汇聚全球开发者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起的 OpenLoong 项目,是业内首个全栈、全尺寸的开源人形机器人项目,有着人人都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机器人的美好愿景,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全场景应用、助力具身智能时代的到来。若您有更多想法或问题,欢迎,在论坛发起讨论,与国地中心的技术专家深入交流,碰撞出更多技术灵感与实践火花!

2025-05-20 12:01:38 1214

原创 线上直播沙龙——有问必答!周边赠送!人形机器人技术问题大征集!

由 OpenLoong 开源社区主办的「线上直播沙龙——想问就问!人形机器人技术问题大征集!」正式开启!本次活动面向所有对人形机器人感兴趣的开发者、研究者与爱好者,欢迎你带着技术问题、灵感猜想甚至“刁钻难题”前来提问,我们将邀请 OpenLoong 相关领域的一线技术专家在线答疑、深入解析。

2025-05-16 15:46:06 269

原创 技术视界 | 具身感知与生成大模型:开启智能新时代 (下)

作为全球第一款数字人动作生成和控制具身大模型,MotionGPT 借鉴了 ChatGPT 语言模型的经验上,在包括文本驱动的动作生成、动作描述、动作预测和动作衔接等多个动作任务上拥有出色的表现。未来的机器人、虚拟数字人乃至混合现实中的智能体,将不再是冷冰冰的命令执行器,而是能理解意图、感知环境、自主行动的真正“智能存在”。”为基础,构建闭环仿真训练体系,同时推动从“形似”向“神似”过渡,构建基于“人-机-物”协同的群体智能架构,实现从“单智能体”到“智能体社会”的跃迁。这一模型不仅理解自然语言,更能。

2025-05-13 16:47:14 1107

原创 技术视界 | 具身感知与生成大模型:开启智能新时代(上)

一种能够直接采用点云数据作为输入,并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文本指令和视觉提示作出具身反应的大模型,在三维密集描述和问题回答任务中取得业界领先成果,让机器人对三维世界的认知更精准深入。本文基于复旦大学陈涛教授在“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发布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深入解析具身感知与生成大模型的核心框架、关键突破与发展路径,勾勒出一幅未来智能体“动起来”的技术全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的当下,下一场重大技术变革,或许将不再发生在“屏幕内”的文本生成,而是迈向现实世界中的感知与行动。等代表性成果,形成产学研联动态势。

2025-05-12 16:49:52 1073

原创 技术视界 | 青龙机器人训练地形详解(四):复杂地形精讲之斜坡

台阶与金字塔台阶地形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训练环境的复杂性,也帮助我们更接近真实世界中机器人的使用场景。结合高质量策略与结构合理的训练环境,我们将能训练出在多种真实环境中都能稳定运行的机器人。而在未来的开发中,这些地形还可以灵活组合,生成更贴近实际场景的多样化训练环境,为强化学习策略提供更全面的挑战与支持。即便是多个训练地形拼接,这种结构也能保持坡度过渡的平滑与连续,更适合机器人用于适应性与稳定性的强化训练。同样的,在训练地形中直接使用斜坡地形也是不可取的,会出现地形不连续的情况导致机器人在训练中容易摔倒。

2025-05-12 14:05:06 1275

原创 技术视界 | 青龙机器人训练地形详解(三):复杂地形精讲之台阶

在前两篇中,我们依次讲解了“如何创建一个地形”以及“如何将地形添加到训练环境中”。从基础出发,逐步构建机器人可交互的三维仿真环境。在机器人强化学习训练中,地形的复杂度决定了策略的泛化能力,仅靠 jump_plat 和 jump_pit 等基础地形,难以满足真实场景下的鲁棒性需求。今天,我们将进入更复杂的训练场景:台阶地形与金字塔形台阶地形,它们是机器人强化学习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测试场”。

2025-05-08 14:09:11 979

原创 技术视界|青龙机器人训练地形详解(二):添加地形到训练环境

上一篇文章讲了如何创建一个机器人训练地形,本篇文章将一步讲解如何添加地形到训练环境。

2025-05-07 14:58:51 1257

原创 技术视界 | 青龙机器人训练地形详解(一):如何创建一个地形

机器人强化学习中的地形训练是利用强化学习算法让机器人在不同地形环境中通过试错学习最优行为策略的过程,通过环境建模、策略学习与优化等环节,使机器人能够自主适应复杂多变的地形,提高其移动效率、稳定性和自主性,减少人为干预,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场景,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2025-05-07 14:47:29 1306

原创 技术视界 | 强化学习仿真环境:速度与质量的权衡之道

在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强化学习训练中,选择合适的仿真平台是影响训练效率与模型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仿真工具在并行计算能力、物理精度、系统兼容性等方面各有优势与局限。本文将基于青龙人形机器人训练中的实际经验,对 Isaac Gym 和 MuJoCo 两款主流仿真平台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最后介绍自主研发的格物仿真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路径选择。

2025-04-27 11:13:47 1139

原创 技术视界 | 从自然中获取智慧: 仿生机器人如何学会“像动物一样思考和行动”

在过去,我们提到机器人,脑海里常常浮现的是冰冷、机械的手臂,或者在工厂里重复作业的设备。而现在,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像“活物”——它们能跳跃、奔跑、甚至自己学习、适应环境。特别是足式机器人(比如“机器狗”、“仿生猎豹”)的兴起,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机器人”这个词的定义,也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机器人如何像动物一样,灵活、聪明地应对复杂世界?答案藏在两个关键词里:仿生启发 和 强化学习。

2025-04-25 10:16:15 1128

原创 技术视界 | 数据的金字塔:从仿真到现实,机器人学习的破局之道

尤其是在机器人技术迅速演进的今天,“如何让机器人理解世界、学习操作”这一问题的根源,越来越回归到数据本身。正如一座金字塔般,不同层次的数据类型,代表着不同的成本、能力与局限。理解这座“数据金字塔”,正在成为打开机器人智能时代的关键。

2025-04-24 14:36:20 1013

原创 技术视界 | 开源新视野: 人形机器人技术崛起,开源社区驱动创新

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开源" 这一理念正悄然成为支撑整个技术体系的重要基石。从我们熟悉的操作系统,到人工智能、数据库、网络安全等各类应用背后,开源的力量无处不在。那么,什么是开源?它与人形机器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来自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校源行”讲师费志明老师,长期从事开源项目的推广与管理工作,他对开源文化的传播和开源社区的建设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依据费志明老师在开放原子校源行活动中的线下演讲整理而成,带你系统了解开源的概念、发展背景,以及开源带来的深远影响。

2025-04-21 11:35:30 921

原创 技术视界 | 解密人形机器人的“运动密码”:关节模组技术演进与产业前瞻

当我们惊叹于人形机器人的流畅动作时,很少有人注意到,技术突破的关键藏在那些精密的关节模组之中。在人形机器人研发领域,关节模组是机器人实现灵活运动、负载承载和精准控制的核心部件,堪称机器人的“肌肉与骨骼”,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灵活性、负载能力和运动精度。要理解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真正价值,我们不仅要拆解它的技术内核,还要厘清选型逻辑,更需预见它未来的进化路径。

2025-04-16 11:11:32 1959

原创 技术视界 | 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框架详解:解锁智能机器人的“灵动”密码

在上海交大举办的校源行线下活动中,来自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的运动控制专家 Darren老师带来了关于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框架的精彩分享。本文将围绕该框架的设计背景、核心模块、控制算法与仿真系统展开介绍,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框架的关键要素,让我们对这一前沿科技领域的认知更加清晰。

2025-04-14 16:49:11 1506

原创 技术视界 |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引领智能新时代的全新开发范式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具身智能基础模型新开发范式的出现,更是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来自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的研发总监邢伯阳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一创新开发范式,让我们得以一窥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2025-04-09 09:33:20 818

原创 技术视界 | 从哲学到技术:人形机器人感知导航的探索(下篇)

当技术爆炸,人形机器人不再是工具,而是思考者,甚至是创造者,人类将如何自处?传统路径规划的局限性在于,轮式机器人可以精确定位到绝对坐标,但人形机器人控制精度有限,很难保证直接到达某个准确点,而是只能大致到达区域,再进行二次导航(局部调整)。而接下来,我们将进入这场探索之旅的下半场,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的规划与导航技术,探讨它们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实现自主导航,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机器人可以基于环境理解选择更优路径,如“走楼梯 vs 坐电梯”,LLM可以提供更灵活的策略决策,如“避免拥挤区域,选择更快捷的通道”。

2025-04-02 15:05:40 889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