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Spring Boot的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姓 名 来雨豪 学 号 21210816149
指导教师 黄萌萌、韩英慧 班 级 21计算机本4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一)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文物保护工作者等对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系统功能、交互体验、数据呈现形式等方面的期望与需求;依据调研结果,详细梳理系统所需具备的核心功能模块;选定 Spring Boot作为系统后端基础框架,搭配数据库进行操作,确保数据高效存取,保障页面流畅性与响应式设计。借助性能测试工具,分析性能瓶颈所在,通过代码优化等手段,保障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仍能高效流畅运行,满足大规模用户使用需求。
(二)主要目标
本论文拟解决基于 Spring Boot 的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系统面临的多源异构数据整合、偏远地区监测数据精准传输与高效分析、沉浸式展示技术性能瓶颈以及平衡不同用户群体需求与系统易用性等主要难题,以实现系统有效助力古建筑保护、传播及研究利用。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
阐述古建筑文化遗产面临自然侵蚀、人为破坏危机,而社会对其关注度攀升、数字化技术兴起提供机遇,点明基于 Spring Boot 开发系统对精准保护、广泛传播、学术研究革新的重要价值。
包含系统需求分析(多用户调研、梳理功能与非功能需求)、架构设计(选技术、定分层与微服务架构)、数据库设计(概念与逻辑模型构建)、功能模块实现(信息管理、监测保护、展示互动等)及测试优化(功能、性能、兼容性测试与对应调校)。聚焦多源异构数据整合、偏远地区监测数据传输分析、沉浸式展示性能瓶颈、平衡不同用户需求与易用性难题,保障系统实用高效。
本系统紧扣古建筑文化遗产全方位守护与多元展示诉求,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实用理念,全力打造六大核心功能模块,各模块相辅相成,攻克诸多关键难题,力保系统兼具功能性、稳定性与易用性,切实赋能古建筑文化遗产的长效存续与广泛传播。功能模块主要包括:
1、古建筑信息管理模块:负责古建筑的基本信息录入、历史沿革记录、现状评估报告以及修缮记录追踪等功能,确保文化遗产数据的完整性与可追溯性。
2、智能监测保护模块: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古建筑的结构安全、环境温湿度、微振动等关键参数,结合大数据分析预测潜在风险,及时预警并采取保护措施,有效应对自然侵蚀和人为威胁。
3、三维展示互动模块:采用三维扫描与建模技术,构建古建筑的高精度数字模型,用户可通过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身临其境地探索古建筑内部结构,增强公众的文化体验感与参与度。
4、知识普及与教育模块:整合古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特色、保护理念等内容,通过图文、视频、在线课程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升全民保护意识。
5、多用户协作与管理模块:支持政府、科研机构、保护组织及志愿者等多方用户注册登录,根据角色分配不同权限,实现任务分配、进度跟踪、成果共享等功能,促进多方协同工作。
6、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块: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进行深度分析,为古建筑保护策略的制定、展示内容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决策智能化。
(二)基本要求
1.完整性
论文涵盖研究各关键层面,逻辑连贯、要素齐全,形成完整研究规划,无缺漏要点,能清晰呈现从问题提出到成果预期全脉络。
2.科学性
研究方法选用恰当、合理有据,技术路线契合软件开发规范与古建筑保护展示实际,设计架构、功能模块满足业务需求且具可操作性、可扩展性,数据处理严谨科学。
3.针对性
紧扣古建筑保护展示主题与 Spring Boot 技术应用,所提问题、方案针对领域痛点难点,功能设计贴合文物工作者、游客等主体需求,助力解决现实保护传承困境。
4.规范性
遵循学术与工程规范撰写,格式正确、表述专业、术语准确,引用文献标注清晰,进度安排合理务实,利于按时按质推进项目与完成学位论文。
三、计划进度
2024.12.18~2025.02.28 课题设计,作品实现,完成中期检查。
2025.03.01~2025.03.17 撰写论文正文,完成论文初稿,进行第一次查重检测。
2025.03.22~2025.03.25 根据论文初稿参加毕业论文预答辩。
2025.03.25~2025.04.10 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进行第二次查重检测。
2025.04.11~2025.04.26 根据评阅老师意见修改论文,完成毕业论文定稿查重,准备答辩材料。
2025.04.27~2025.05.14 毕业论文定稿,完成论文答辩,毕业材料归档。
2025.05.14~2025.05.20 最终版毕业设计(论文)原文(PDF格式)及附件上传论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