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A股的漫漫熊途中,量化对冲策略提供了一缕光亮。
量化对冲靠跑赢指数赚钱,收益与大盘涨跌无关。无论牛熊,只要股票组合比大盘跑得好,量化对冲策略就能收获超额收益(Alpha)。如果这个超额收益大于对冲成本,也就是A股特有的股指期货基差,产品就能赚钱。
因此,超额收益成为了大家竞相追逐的对象。每个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能打败市场,逐渐形成了目前市场上两种流行的量化投资策略:价量策略和基本面量化策略。
有人认为,价量策略等于技术分析,基本面量化策略等于财务分析。但其实,量化策略的内涵比这丰富得多。那到底是价量因子好,还是基本面因子好呢?
价量策略,顾名思义,通过分析关于股票价格和成交量的信息来获取超额收益。价量策略主要的盈利逻辑在于:
l 捕捉散户的不理性行为,与之反向操作
A股作为著名的散户市场,投资不理性行为比比皆是,导致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同时,由于A股呈现弱有效性,这种偏离会在一段时间后修复。因此,通过价量信息捕捉到被不理性投资者过度交易的股票,与之反向操作,可以赚取未来价格回归到价值中枢的收益。
l 甄别知情者的交易信息,与之同向操作
有一小部分市场参与者由于各种原因掌握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具有信息优势的交易者被称为知情交易者。知情交易者在交易时会呈现一些行为特征,虽然知情者会试图掩盖这些特征,但往往还是会留下蛛丝马迹。通过在价量数据中甄别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痕迹,并跟随其操作,可以赚取信息优势带来的超额收益。
价量策略是国内目前主流的量化策略,竞争颇为激烈。日级以上的价量信息已经被较为充分地理解与使用,很难再挖掘出Alpha,于是大家纷纷转战更高频的日内数据。近两年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