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监督学习】对比学习(Contrastive Learning)介绍

文章介绍了自监督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模型通过大量无标注数据预训练能提升性能。自监督学习包括生成式和对比式方法,对比学习强调在特征空间中使相似实例靠近,不相似实例远离。代理任务和目标函数是对比学习的核心,常见的代理任务有个体判别、序列预测和多模态多视角,而InfoNCE等损失函数则用于优化模型学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前言

1.1. 为什么要进行自监督学习

       我们知道,标注数据总是有限的,就算ImageNet已经很大,但是很难更大,那么它的天花板就摆在那,就是有限的数据总量。NLP领域目前的经验应该是:自监督预训练使用的数据量越大,模型越复杂,那么模型能够吸收的知识越多,对下游任务效果来说越好。这可能是自从Bert出现以来,一再被反复证明的真理,如果它不是唯一的真理,那也肯定是最大的真理。图像领域如果技术想要有质的提升,可能也必须得走这条路,就是充分使用越来越大量的无标注数据,使用越来越复杂的模型,采用自监督预训练模式,来从中吸取图像本身的先验知识分布,在下游任务中通过Fine-tuning,来把预训练过程习得的知识,迁移给并提升下游任务的效果。

1.2. 什么是自监督学习

       利用代理任务(pretext task)从大规模的无监督数据中挖掘自身的监督信息,通过这种构造的监督信息对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可以学习到对下游任务有价值的表征。

1.3. 自监督学习分类

  • 生成式的方法(Generative Methods) :这类方法以自编码器为代表,主要关注pixel label的loss。即在自编码器中对数据样本编码成特征再解码重构,这类型的任务难度相对比较高,要求像素级的重构,中间的图像编码必须包含很多细节信息举例来说,这里认为重构的效果比较好则说明模型学到了比较好的特征表达,而重构的效果通过pixel label的loss来衡量。如VAE、GAN。

               

自监督对比学习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旨在通过将数据样本与其在相同任务下的变体进行比较来进行特征学习。其核心思想是将一个样本与自身的不同变体进行对比,以推动特征的区分度增加。 在自监督对比学习中,通常使用一种转换函数对输入样本进行变换,生成多个变体。这些变换可以是图像旋转、裁剪、亮度调整等,也可以是对文本数据进行掩码、重排等操作。对于每个输入样本及其变体,模型将利用一个对比损失函数来度量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通过自监督对比学习,模型会学习到一组鲁棒的特征表示。这些特征不仅能够区分同一样本与其变体,还能够区分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通过不同样本之间的对比学习,模型可以学习到更加丰富的语义信息,提高数据的表征能力。 自监督对比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图像领域,可以利用自监督对比学习学习图像中的局部特征、形状和纹理等信息。而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可以通过对文本进行掩码、重排等方式来进行自监督对比学习,以学习词语、句子和文档的语义表示。 自监督对比学习的窥探给了我们一个更好的方式,通过无监督学习方法来解决许多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大规模数据中学习有用表示的方式,提高了学习算法的效率和泛化性能。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自监督对比学习注定将在更多的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