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电容的漏电流(Leakage Current)通常取决于其容量、额定电压、材料和制造工艺。以下是常见电解电容漏电流的一般范围和计算方法:
1. 典型漏电流范围
-
铝电解电容:
-
漏电流通常为 0.01CV 至 0.03CV(单位:μA),其中:
-
C 是标称容量(μF),
-
V 是额定电压(V)。
-
-
示例:一个100μF/25V的电容,漏电流约为 0.01×100×25=25μA0.01×100×25=25μA 至 0.03×100×25=75μA0.03×100×25=75μA。
-
实际值:多数厂商的规格书会标注更精确的公式或最大值(如 Ileak≤0.02CV+20μAIleak≤0.02CV+20μA)。
-
-
钽电解电容:
-
漏电流通常更低,约为 0.01CV 或更小(单位:μA)。
-
示例:47μF/16V的钽电容,漏电流可能小于 0.01×47×16≈7.5μA0.01×47×16≈7.5μA。
-
2. 影响因素
-
电压应力:漏电流随施加电压升高而增大(尤其在接近额定电压时)。
-
温度:高温下漏电流显著增加(每升高10°C,漏电流可能翻倍)。
-
老化:长期未使用的电解电容通电后漏电流较高,需经过“老化”(重新形成氧化膜)后降低。
3. 规格书参考
-
厂商通常会在规格书中明确漏电流的 最大值(如“Ileak≤0.01CV+3μAIleak≤0.01CV+3μA”)。
-
测试条件:漏电流通常在额定电压、25°C下测量,并在充电后2~5分钟内稳定。
4. 实际应用注意
-
电路设计:在高阻抗或低功耗电路中,漏电流可能导致误差(如信号耦合或定时电路)。
-
失效风险:漏电流异常增大可能是电容老化或损坏的标志(如电解质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