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是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的差分串行通信标准,专为多节点、长距离、高抗干扰的工业通信场景设计。其核心优势在于支持半双工/全双工通信、多点总线拓扑、强抗噪能力,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楼宇、电力系统等领域。
---
一、RS-485的核心特性
1. 电气特性
- 差分信号:
- 使用一对平衡信号线(A+和B-)传输数据,通过电压差表示逻辑状态。
- 逻辑1:A+电压 > B-电压(典型差值≥+1.5V)。
- 逻辑0:A+电压 < B-电压(典型差值≤-1.5V)。
- 传输距离:
- 理论最大1200米(速率≤100kbps时),速率与距离成反比(例如1Mbps时约100米)。
- 驱动能力:
- 单总线支持 32~256个节点(具体取决于收发器驱动能力)。
- 支持多点通信(多台设备共享总线,通过地址或轮询机制管理)。
2. 通信模式
- 半双工(典型模式):同一时刻仅允许单向数据传输(需方向控制)。
- 全双工(较少用):需独立发送和接收差分对(四线制),类似RS-422。
3. 关键参数
- 共模电压范围:-7V ~ +12V(抗地电位差能力强)。
- 总线负载:每台设备等效负载≤54Ω(确保总负载≥32Ω)。
- 波特率:支持从300bps到10Mbps(实际应用常见9600bps~115.2kbps)。
---
二、RS-485与其他接口对比
| 特性| RS-485 | RS-232 | RS-422 |
| 信号类型 | 差分 | 单端 | 差分 |
| 通信方式| 半双工/全双工| 全双工(点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