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通过MULTI、EXEC、WATCH等命令来实现事务(transaction)功能。事务提供了一种将多个命令请求打包,然后一次性、按顺序地执行多个命令的机制,并且在事务执行
期间,服务器不会中断事务而改去执行其他客户端的命令请求,它会将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执行完毕,然后才去处理其他客户端的命令请求。
事务的实现
一个事务从开始到结束通常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 1)事务开始。
- 2)命令人队。
- 3)事务执行。
命令入队
当一个客户端切换到事务状态之后,服务器会根据这个客户端发来的不同命令执行不同的操作:
- 如果客户端发送的命令为EXEC、DISCARD、WATCH、MULTI四个命令的其中一个,那么服务器立即执行这个命令。
- 与此相反,如果客户端发送的命令是EXEC、DISCARD、WATCH、MULTI四个命令以外的其他命令,那么服务器并不立即执行这个命令,而是将这个命令放人一个事务队列里面,然后向客户端返回QUEUED回复。
事务队列
每个Redis客户端都有自已的事务状态,这个事务状态保存在客户端状态的mstate属性里面:
typedef struct redisclient {
//事务状态
multistate mstate;/*MULTI/EXEC State
}redisclient;
事务状态包含一个事务队列,以及一个已人队命令的计数器(也可以说是事务队列的长度)
``
typedef struct multiState {
// 事务队列,FIFO顺序
multicmd *commands ;
// 已入队命令计数
int count;
}
``
事务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