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与传输层

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络层的IP数据包格式、ICMP协议及其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以及AR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ARP攻击。同时,讲解了传输层的TCP和UDP协议,包括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断开过程,以及TCP与UDP的主要区别。此外,还讨论了端口号的作用和常见用途。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一、网络层

(一)IP数据包格式

(二)ICMP协议介绍

(三)ARP协议介绍

(四)ARP攻击原理

(五)ping命令及tracert

( 六)ARP命令

 二、传输层协议

(一)TCP协议

(二)TCP报文段

(三)TCP三次握手

(四)TCP四次断开 

(五)端口号

(六)UDP协议

(七)UDP报文的首部格式

 (八)TCP与UDP的区别

 (九)常用的UDP端口号及其功能




一、网络层

网络层的功能:1、定义了基于IP协议的逻辑地址

                          2、连接不同的网段

                          3、选择数据通过网络的最佳路径

(一)IP数据包格式

(二)ICMP协议介绍

定义: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是错误侦测与回馈机制。

作用:测试网络的联通性并给予一定的反馈

组成:ping   tracert

ICMP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

封装过成:

(三)ARP协议介绍

含义:正向地址解析协议

使用场合:已知目标IP,未知目标MAC时候用

工作原理:pc1已知pc2的ip地址,未知pc2的mac时候用。pc1发送ARP广播给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接收到ARP广播消息后无条件泛洪处理,连接到二层交换机下的所有pc都将收到此广播消息,每个pc都会把自身的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进行比对,若一致则接受此广播消息,并回数据包pc1,pc1接收到返回的数据包后会记录下pc2的ip和mac地址,记录到ARP缓存表中;若不一致,则丢弃处理。

    注: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使用场合:已知目标mac,未知目标ip时候用

IP--------映射------MAC(一 一对应关系)

ARP缓存表(将ip与mac绑定 存在缓存表中)

(四)ARP攻击原理

 

故障处理

(五)ping命令及tracert

ping  -t   IP地址或者域名   //检测是否丢包 (-t参数会一直不停执行ping     Ctrl+c可以中断命令)

ping  -a  IP地址或者域名  //显示目标主机名称

ping  IP地址或者域名  -l   字节大小(1000)//用于测试通信质量(-l可以设定ping包的大小)

 tracert    ip地址或者域名     //路由跟踪(可以看到到目标主机经过了多少个路由器)

( 六)ARP命令

  Windows系统中的ARP命令:

                                                    arp  -a  //查看ARP缓存表

                                                    arp  -d   //清除ARP缓存

                                                    arp  -s  192.168.0.1   aa-aa- aa-aa-aa-aa  //ARP绑定

华为设备中的ARP命令:

                                         <>/[] display  arp  //查看arp缓存表

                                          []arp   static  192.168.0.100   aaaa-aaaa-aaaa   //arp绑定

                                         <> reset  arp  all   //清楚所有arp缓存

                                         <>reset  arp  static   //清楚静态arp缓存

 二、传输层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协议号是6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协议号是17

(一)TCP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进程到进程的通信协议

TCP提供全双工服务,即数据可在同一时间双向传输

(二)TCP报文段

 TCP将若干个字节构成一个分组,叫报文段(Segment)

TCP报文段封装在ip数据包中

 SYN:同步序号位,TCP需要建立连接时将该值设为1

ACK:确认序号位,当该位为1时,用于确认发送方的数据

FIN:当TCP断开连接时,该值为1

(三)TCP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原理: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SYN同步请求,请求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服务器收到此SYN同步请求后,会针对客户端的SYN同步请求进行ACK响应的同时也会发送一个SYN同步请求,当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过来的SYN同步请求时,会给予一个ACK响应。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因为TCP是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它在传输数据前,会建立双向数据通信通道,当保证双向数据传输的通道没有问题时,才会发送数据,起到保护数据的作用。

 TCP半关闭状态

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了FIN请求,服务器也给予了ACK响应。但是,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还有数据要传输,因此服务器并没有向客户机立即发送FIN请求。

(四)TCP四次断开 

四次断开原理: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FIN断开请求,服务器接收到此请求后,回复一个ACK。服务器向客户机发送FIN断开请求,客户机收到此请求后,回复一个ACK。

三次握手握三次,为什么断开要断四次?

  数据传输方向是双向的,一个方向的数据通道关闭需要一次请求和一次确认,因此需要断两次,而我们有两个数据方向,因此需要断四次。

(五)端口号

客户端根据需要哪种服务,从而发送到特定的目的端口

端口划分为三个类别,其范围介于1到65,535之间

公认端口:与通用网络应用程序相关联的目的端口称为公认端口,这些端口的范围从1到1023.

注册端口:端口1024到49151可作为源端口或目的端口使用。组织可使用这些端口注册即时消息等应用程序。

私有端口:端口49152到65535通常作为源端口使用

常用的TCP端口号及其功能

(六)UDP协议

定义:无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协议

           花费的开销小(传输效率高)

(七)UDP报文的首部格式

 

 UDP校验和:用来完成对UDP数据的差错检验,它是UDP协议提供的唯一的可靠机制

 (八)TCP与UDP的区别

           

 (九)常用的UDP端口号及其功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