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网络层
网络层的功能:1、定义了基于IP协议的逻辑地址
2、连接不同的网段
3、选择数据通过网络的最佳路径
(一)IP数据包格式
(二)ICMP协议介绍
定义: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是错误侦测与回馈机制。
作用:测试网络的联通性并给予一定的反馈
组成:ping tracert
ICMP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
封装过成:
(三)ARP协议介绍
含义:正向地址解析协议
使用场合:已知目标IP,未知目标MAC时候用
工作原理:pc1已知pc2的ip地址,未知pc2的mac时候用。pc1发送ARP广播给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接收到ARP广播消息后无条件泛洪处理,连接到二层交换机下的所有pc都将收到此广播消息,每个pc都会把自身的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进行比对,若一致则接受此广播消息,并回数据包pc1,pc1接收到返回的数据包后会记录下pc2的ip和mac地址,记录到ARP缓存表中;若不一致,则丢弃处理。
注: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使用场合:已知目标mac,未知目标ip时候用
IP--------映射------MAC(一 一对应关系)
ARP缓存表(将ip与mac绑定 存在缓存表中)
(四)ARP攻击原理
故障处理
(五)ping命令及tracert
ping -t IP地址或者域名 //检测是否丢包 (-t参数会一直不停执行ping Ctrl+c可以中断命令)
ping -a IP地址或者域名 //显示目标主机名称
ping IP地址或者域名 -l 字节大小(1000)//用于测试通信质量(-l可以设定ping包的大小)
tracert ip地址或者域名 //路由跟踪(可以看到到目标主机经过了多少个路由器)
( 六)ARP命令
Windows系统中的ARP命令:
arp -a //查看ARP缓存表
arp -d //清除ARP缓存
arp -s 192.168.0.1 aa-aa- aa-aa-aa-aa //ARP绑定
华为设备中的ARP命令:
<>/[] display arp //查看arp缓存表
[]arp static 192.168.0.100 aaaa-aaaa-aaaa //arp绑定
<> reset arp all //清楚所有arp缓存
<>reset arp static //清楚静态arp缓存
二、传输层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协议号是6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协议号是17
(一)TCP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进程到进程的通信协议
TCP提供全双工服务,即数据可在同一时间双向传输
(二)TCP报文段
TCP将若干个字节构成一个分组,叫报文段(Segment)
TCP报文段封装在ip数据包中
SYN:同步序号位,TCP需要建立连接时将该值设为1
ACK:确认序号位,当该位为1时,用于确认发送方的数据
FIN:当TCP断开连接时,该值为1
(三)TCP三次握手
三次握手原理: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SYN同步请求,请求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服务器收到此SYN同步请求后,会针对客户端的SYN同步请求进行ACK响应的同时也会发送一个SYN同步请求,当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过来的SYN同步请求时,会给予一个ACK响应。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因为TCP是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它在传输数据前,会建立双向数据通信通道,当保证双向数据传输的通道没有问题时,才会发送数据,起到保护数据的作用。
TCP半关闭状态
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了FIN请求,服务器也给予了ACK响应。但是,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还有数据要传输,因此服务器并没有向客户机立即发送FIN请求。
(四)TCP四次断开
四次断开原理: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FIN断开请求,服务器接收到此请求后,回复一个ACK。服务器向客户机发送FIN断开请求,客户机收到此请求后,回复一个ACK。
三次握手握三次,为什么断开要断四次?
数据传输方向是双向的,一个方向的数据通道关闭需要一次请求和一次确认,因此需要断两次,而我们有两个数据方向,因此需要断四次。
(五)端口号
客户端根据需要哪种服务,从而发送到特定的目的端口
端口划分为三个类别,其范围介于1到65,535之间
公认端口:与通用网络应用程序相关联的目的端口称为公认端口,这些端口的范围从1到1023.
注册端口:端口1024到49151可作为源端口或目的端口使用。组织可使用这些端口注册即时消息等应用程序。
私有端口:端口49152到65535通常作为源端口使用
常用的TCP端口号及其功能
(六)UDP协议
定义:无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协议
花费的开销小(传输效率高)
(七)UDP报文的首部格式
UDP校验和:用来完成对UDP数据的差错检验,它是UDP协议提供的唯一的可靠机制
(八)TCP与UDP的区别
(九)常用的UDP端口号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