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977)
  • 收藏
  • 关注

原创 UDS入门至精通系列:Service 29

本文中对UDS2020版协议中新定义的Service 29做了功能描述、服务格式描述、认证状态描述、认证模型描述,最后对该服务在OEM新定义需求规范中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做了描述(有效期、会话模式绑定关系、认证深度等)。

2022-12-03 15:37:00 4157 1

原创 车载操作系统 --- Linux实时化与硬实时RTOS综述

摘要: 工业控制领域对实时性要求严格,实时系统需在确定时间内完成计算,否则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实时操作系统(RTOS)通过任务调度、中断管理等机制实现确定性响应,但软件实现的OS API存在执行时间波动和关中断不确定性,影响实时性能。瑞萨电子的HW-RTOS技术通过硬件加速核心调度操作(如任务切换、中断处理),将关键API的执行时间固定为O(1),显著降低抖动和中断延迟。其硬件并行处理能力不受系统负载影响,可实现μ级响应(如中断延迟<0.5μs)。目前支持μC/OS-III等RTOS适配,但仍需应对C

2025-07-12 22:59:15 679

原创 车载诊断架构 --- 诊断功能开发流程

样例: 电机过温诊断监测信号:MCU_Temp(内部温度传感器,精度± 2 ℃)触发条件:持续 3 秒≥ 140 ℃(ASIL B)响应动作:发送DTC P0A2F(等级:Confirmed)限制电机输出功率至 50 % 通过CAN总线广播$ 0x18F00500 报文通知VCU(整车控制器)

2025-07-12 21:09:07 73

原创 电子电气架构 --- ECU存储与计算资源冗余设计规范

汽车电子系统的ECU资源冗余设计需根据实时性等级采取差异化策略:ASIL D级实时系统(如动力控制)需预留15%的RAM/Flash冗余和CPU负载裕量,确保功能安全;区域控制ECU(ZCU/BCM)需30%冗余以支持多域集成;非实时系统(如信息娱乐)则通过器件选型和可靠性设计保障性能。该策略平衡了安全、成本与扩展性,随着汽车电子架构向中央计算演进,分级冗余将成为关键设计范式。

2025-07-12 15:47:28 36

原创 下雨天的思考

夏日的沉思: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 疫情后时代,作者观察到社会运转如同"草台班子",个体沦为工具人。面对这种现实,提出实用主义生存法则:工作中聚焦主线任务,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保持随遇而安的心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通过色达佛学院的见闻反思生命意义,强调在浮躁社会中守护内心平静的重要性。建议通过亲近自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来获得精神慰藉,提醒避免过度杠杆,随时为生活变故作好准备。全文透露出冷静观察与超然思考的生活智慧。

2025-07-12 15:47:06 201

原创 电子电气架构--ECU对内存的要求

汽车ECU内存可靠性设计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可靠性面临两大核心挑战:闪存耐久性与数据保持能力的动态平衡。耐久性受限于编程/擦除循环次数(通常10³-10⁶次),而数据保持能力(10-15年)会随擦除次数增加而降低。解决方案需从硬件(采用3D NAND、SLC模拟技术)、算法(磨损均衡、强纠错编码)和系统(冷热数据分离、预测性维护)三个层面协同优化。针对不同类型数据(静态代码/动态参数)需差异化存储策略,并通过智能管理实现"百万次擦除+15年保持

2025-07-12 12:07:42 13

原创 电子电气架构 --- 电动汽车的主旋律(48V区域架构)

摘要: 电动汽车向高电压、高集成度与智能化发展过程中,48V区域化电源分配网络(PDN)成为技术突破关键。该系统通过高密度GaN/SiC电源模块(功率密度提升3倍)、动态功率分配及模块化设计,解决了系统复杂性、充电兼容性、轻量化等挑战。区域化架构缩短线束60%,减重18kg,并通过中央计算+区域控制分层优化通信效率。未来,48V系统将演变为能源网络核心,支持V2X与智能能源管理,预计到2030年占据65%电动车市场,推动汽车产业向"硅基生命体"转型。

2025-07-11 22:33:53 683

原创 车载诊断进阶篇 --- 关于网关转发性能引起的思考

本文探讨了车载诊断通信中的两个核心问题:网关是否应代发诊断请求NRC 78,以及ECU对未响应请求的处理机制。作者指出,网关仅作为数据转发节点,不参与诊断数据处理,因此不会代发NRC。对于ECU端,在接收首帧请求后未响应的情况下,应直接忽略后续重复请求(队列刷写模式除外)。文章详细分析了车载网关的协议转换、数据交换等功能特性,以及ECU软件基于AUTOSAR架构的三层处理机制,强调诊断通信需遵循"一问一答"的基本原则。通过案例解析,明确了诊断路由问题的责任归属和技术要点。

2025-07-11 22:23:21 46

原创 车载诊断架构 --- DTC深层次参数信息(e.g. ComfirmDTCLimit & unconfirmDTCLimit)

文章摘要: 本文重点解析汽车电子诊断中的DTC参数机制,首先介绍DTC的概念和作用,作为ECU故障的唯一标识符,它对快速定位问题、指导维修和满足法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探讨了三种DTC消抖策略:基于计数器的算法适用于离散信号诊断,基于时间的算法适合连续信号监测,而监控内部算法则用于集成应用。特别解析了两个关键参数:ConfirmedDTCLimit决定故障确认的操作周期数,确保诊断可靠性;UnconfirmedDTCLimit则用于故障预测,通过设置阈值记录未确认故障的快照数据。文章通过实际案例说明这

2025-07-10 22:58:15 632

原创 电子电气架构 --- 车载功能子系统简介

本文探讨了汽车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子系统设计流程。首先,汽车被分解为动力、底盘、车身、电气等大系统,进一步细分为带电与不带电系统,凸显"系统"概念的相对性。子系统作为功能实现的关键单元,通过硬件基础和软件交互实现特定功能集合,如门锁子系统包含输入信号处理、输出动作及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载体。整车功能域划分为10大领域,车身域包含14个子系统(如空调、钥匙管理、灯光控制等)。子系统设计流程遵循从电器架构开发到功能验收的闭环模型,需协调多个控制器和ECU软件协作实现复杂功能。文章强调明确子系

2025-07-09 22:27:35 27

原创 电子电气工程师入门篇 --- 车载电子电气架构简介

摘要 汽车电子电气工程师分享了对电子电气架构(EEA)的深入解析。EEA作为汽车电气系统的顶层设计,涵盖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及功能实现等要素,其开发过程遵循V模型,包含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及验证等阶段。EEA架构分为系统功能、功能/软件架构、网络架构和部件拓扑四个层次,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功能分配与数据交互。随着ICT技术融合,EEA正推动汽车电子系统向平台化、智能化演进,为整车性能优化提供核心支撑。

2025-07-08 22:47:55 471

原创 车载通信架构 --- 以太网相关网络安全

摘要: 本文探讨了以太网在车载网络中的安全挑战与解决方案。作者从广播通信安全隐患、流量控制缺失风险入手,分析了交换机安全策略、AVB/TSN流量限制措施和VLAN技术的应用价值。重点阐述了VLAN技术在车载网络中的三大优势:数据隔离减小广播域、灵活分配网段便于测试、优化关键流量性能。文章指出,VLAN通过标签隔离和交换机过滤策略,有效提升了车载网络安全性,同时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技术手段。最后强调交换机配置与VLAN技术的结合是构建安全高效车载网络的关键。

2025-07-08 22:47:06 52

原创 车载网络安全是当代车辆功能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车载网络安全是当代车辆功能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2025-07-08 22:41:47 921

原创 时间敏感网络中的功能安全相关控制信息

摘要 汽车智能化发展对车载网络提出更高要求,以太网TSN技术成为关键解决方案。本文探讨了TSN在车载环境中的三大核心优势:1)支持多样化数据格式,兼容传统车载总线;2)通过直通交换、流量抢占和时间感知整形实现μs级低延迟传输;3)采用流量监管和冗余机制保障功能安全。研究显示,TSN技术通过精细的流量分类和优先级管理,有效解决了音视频与控制信号共网传输的挑战,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了确定性的网络性能保障。随着IEEE标准持续完善,TSN将成为构建下一代智能汽车网络架构的基础技术。

2025-07-07 22:15:55 133

原创 诊断工程师进阶篇 --- 车载诊断怎么与时俱进?

摘要 本文探讨车载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为汽车电子工程师,作者指出仅掌握ISO 14229协议已不足够,需结合企业定制化需求规范。文章从OEM/供应商和工程师角度分析诊断技术的重要性,强调企业需引入引导式诊断、大数据维测、新能源支持(如ZEVonUDS)、远程诊断升级及SOVD架构等创新方向,以应对智能化与网联化挑战。工程师需持续学习,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推动行业进步。全文结合技术背景与实例,为车载诊断领域提供前瞻性思考。

2025-07-07 22:15:25 440

原创 模块化汽车基础设施的正面交锋---区域架构与域架构

汽车电子架构正从传统域架构向区域架构转型。域架构按功能划分控制器,导致线束复杂、成本高、扩展困难;而区域架构将控制器模块化分布于车辆各区域,显著简化连接,降低重量和成本。区域架构优势包括:提升可扩展性以满足高速数据需求;减轻线束重量(特斯拉Model 3减重85%);增强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简化维护与软件更新;提高制造效率。这一变革重构了汽车电子系统,为智能化和电动化奠定基础,正在重塑汽车行业格局。

2025-07-06 13:26:50 158

原创 车载软件架构 --- OEM企业文化与软件的冲突

摘要: 企业文化并非虚设,而是潜藏于职场细节中的无形规则。从称呼方式到决策流程,这些不成文的“游戏规则”深刻影响着个人发展。传统汽车企业在软件化转型中面临文化冲突,管理层固有的认知模式与变革需求形成矛盾,导致转型迟缓。相比之下,本土车企和跨界者凭借灵活机制和创新思维快速崛起。这场变革揭示了文化差异对行业格局的重塑作用,未来汽车行业将迎来更深层次的协作模式变革。正如职场需要适应潜规则,企业也需在坚守与革新中找到平衡,方能成为长期竞争的赢家。(149字)

2025-07-04 23:23:33 50

原创 车载电子电气架构 --- OEM走向开放协同与敏捷迭代

汽车产业正经历开放协同与敏捷迭代的变革浪潮。传统供应链边界被打破,OEM、Tier1/2与新势力角色重构,形成网状生态。技术迭代速度超乎想象,企业需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在电池、智能座舱等领域持续创新。这一变革由技术进步、资本推动和特斯拉效应共同驱动,要求从业者拥抱开放合作与敏捷开发模式。文章指出,唯有顺应这两大趋势,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未来迈进。(149字)

2025-07-04 23:02:42 59

原创 智能电动汽车系列 --- 车载软件开发思想与已有OEM现状碰撞

我是穿拖鞋的汉子,魔都中坚持长期主义的汽车电子工程师。老规矩,分享一段喜欢的文字,避免自己成为高知识低文化的工程师:简单,单纯,喜欢独处,独来独往,不易合同频过着接地气的生活,除了生存温饱问题之外,没有什么过多的欲望,表面看起来很高冷,内心热情,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灵性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他们眼中有神有光,干净,给人感觉很舒服,有超强的感知能力有形的无形的感知力很强,能感知人的内心变化喜欢独处,好静,清静,享受孤独,不打扰别人不喜欢被别人打扰,在自己人世界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2025-07-04 22:39:51 47

原创 智能电动汽车 --- 车辆网关路由缓存

摘要 本文针对汽车智能网联化背景下低成本网关面临的数据传输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载融合网络的软件缓存区设计方法。随着车辆电气架构从1-2路CAN总线发展为7-8路CAN与4-5路以太网的融合网络,网关作为数据交互中心需要处理爆发式增长的路由信息。作者通过分析奔腾某车型的7路CAN和2路以太网拓扑结构,设计了中断式报文存储发送进程,配合硬件缓存区实现实时接收与发送。重点研究了缓存区最小单元(11字节)和大小计算方法,通过公式量化评估不同周期报文传输需求,确保在28ms峰值负载下能处理110条报文(594字节缓

2025-07-04 21:58:14 336

原创 车载电子电气架构 --- 从车窗演进看车联网的需求、发展与选择

摘要:汽车电子网络技术的演进与挑战 本文梳理了汽车电子网络从机械摇窗到智能化车载网络的发展历程。早期汽车采用点对点布线满足基本舒适需求(通风、便捷操作),但随着功能增多(集中控制、中央门锁等),离散布线面临线束膨胀、安装困难等瓶颈。总线系统的引入解决了核心痛点,通过减少线缆实现重量、成本优化,并支持跨ECU功能联动。现代汽车电子架构在分布式、集中式和混合式逻辑间权衡,考虑成本、性能、可靠性等多重因素。随着自动驾驶发展,车载网络需支持更高带宽、实时通信和复杂协议。当前趋势显示汽车ECU数量持续增长,以太网技术

2025-07-03 22:53:44 666

原创 车载诊断架构 --- 经典ECU的基石与未来系统的挑战

摘要:汽车电子工程师探讨UDS诊断协议在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演进。UDS作为经典标准,在标准化通信、全生命周期诊断和高可靠性方面具有核心价值,但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其静态架构和低效交互显现局限。文章提出UDS与SOVD架构的融合路径,包括分层诊断设计、关键技术融合和安全增强方案,建议构建兼具经典协议稳健性和未来扩展弹性的诊断体系。工程师呼吁行业共建标准化生态,实现从ECU级到整车服务化诊断的跨越。(149字)

2025-07-03 22:32:26 712

原创 电子电气架构 --- SOVD功能简单介绍

传统UDS诊断协议面临智能汽车时代的动态扩展瓶颈。SOVD(服务导向车辆域)架构通过功能解耦、服务化编排和标准化接口,重构了汽车电子诊断体系。其核心创新在于:将ECU功能拆分为可动态组合的服务模块;采用轻量化Tester+云端中枢的协同架构;支持JSON等自描述数据格式。该架构不仅实现"一次开发全车适配"的目标,更为自动驾驶和V2X提供了可扩展的诊断基础设施,推动汽车产业向软件定义汽车(SDV)转型。

2025-07-02 23:56:31 1009

原创 车载软件架构 -- SOA服务分层设计原则

摘要: 本文系统阐述了车载SOA(面向服务架构)的核心价值与分层设计原则。传统汽车软件架构因功能耦合度高、升级困难等问题难以适应智能汽车发展需求,而SOA通过服务化设计实现模块化解耦,支持跨域协同与生态开放,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可维护性。文章详细解析了服务分层策略(原子服务、基础服务、应用服务)及其设计原则:原子服务作为最小功能单元实现硬件抽象;基础服务整合原子服务提供通用能力;应用服务面向具体业务场景。分层架构有效降低了系统复杂度,使各层可独立演进,为智能汽车软件生态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2025-07-02 23:29:38 476

原创 OEM怎么掌握软件开发能力

摘要: 汽车行业正经历由软件驱动的深刻变革(ACES四大趋势),软件能力成为车企竞争的关键。然而,软件复杂度激增(十年增长4倍)与开发效率滞后(仅提升1-1.5倍)形成巨大鸿沟,导致资源消耗和创新受限。研究发现,顶尖车企的软件开发效率、产量和质量均显著优于落后企业(差距达3-6倍)。为应对挑战,车企需构建新运营模式,聚焦四大维度: 开发内容:通过模块化架构、软硬件解耦和用户中心设计降低复杂度; 开发地点:优化全球资源布局,强化内外部协作; 开发方法:引入敏捷开发、自动化测试等数字化实践; 推动机制:完善绩效

2025-07-01 22:50:33 1134

原创 车载Tier1 supplier梳理

车载ECU刷写文件格式汇总详解

2025-06-30 23:49:17 1193

原创 车载ECU刷写文件格式汇总详解

车载ECU刷写文件格式汇总详解

2025-06-30 23:48:33 878

原创 电子电气架构 --- 车载芯片SOC简介

摘要: 汽车电子架构正从分布式ECU向集中式域控制器转型,传统MCU芯片已无法满足智能汽车对算力的需求。本文系统介绍了车载SoC芯片的基本概念、硬件构成及性能要求。SoC芯片集成了CPU、NPU、GPU等多种处理单元,支持复杂操作系统,在智能驾驶和座舱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文章重点分析了评估SoC芯片性能的关键指标,包括AI算力、存储带宽和功耗等,并强调了车规级芯片在可靠性、安全性方面的特殊要求。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舱驾一体SoC将成为未来趋势,推动汽车电子架构向更高级形态演进。

2025-06-28 20:12:06 1108

原创 车载诊断架构 --- 非易失性存储器(NVM)相关设置项

摘要: 汽车电子系统中,非易失性存储器(NVM)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文章从三方面探讨保障机制: 断电保护:通过硬件防护、数据恢复策略(回溯最近有效值)确保数据完整性,避免因突发断电导致关键参数丢失。 引导扇区防护:独立引导扇区通过硬件级写/擦除保护,防止系统启动程序被破坏,确保车辆基础功能安全。 错误校正与优化:内置ECC功能纠正单比特错误并记录故障码,结合I/O线路的瞬态保护与滤波设计,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 此外,NVM修改需在稳定电压下完成,并兼顾耐久性(>1000次擦写)与长期数据保持(15年故障率<1

2025-06-28 18:34:24 77

原创 电子电气架构 --- 车辆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研发周

摘要: 本文探讨了电工与电子产品的研发周期,将其分为四个关键阶段:生产决策、工艺研发、汽车产品研发及销售。生产决策阶段需结合市场需求与技术评估;工艺研发阶段注重工艺设计与优化;汽车产品研发强调功能创新与测试验证;销售阶段则通过市场推广与售后服务体系实现产品价值。文章还分析了不同结构系列产品的研发特点,指出合理规划研发周期与销售策略对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并结合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流程,强调设计说明书在委托合同中的核心作用。全文系统梳理了产品从概念到市场的完整生命周期。 (字数:150)

2025-06-28 18:31:00 72

原创 车载通信架构 --- ECU刷写与busoff原则

汽车电子系统通信与ECU寻址规范解析 本文详细探讨了汽车电子系统中不同通信接口(CAN、LIN、GMSL、IP)的ECU寻址规范。CAN接口ECU需分配静态CAN ID用于软件下载和诊断;LIN接口ECU根据是否支持软件下载和诊断功能,分别采用完整ECU地址或NAD地址;GMSL和IP接口ECU也需遵循特定地址分配规则。此外,文章阐述了引导加载程序对CAN总线离线状态的处理机制,包括自动恢复和手动检测方案,以及ECU断电导致软件下载中断后的恢复要求,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些规范为汽车电子网络的正常运行提

2025-06-27 23:23:53 61

原创 车载诊断架构 --- 诊断与ECU平台工作说明书

文章摘要 《诊断与ECU平台工作说明书》作为汽车电子工程的关键指导文件,在智能化与电动化浪潮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从三个维度展开:首先阐述了该说明书作为ESOW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规范ECU设计、开发、测试全流程;其次分析了AUTOSAR平台下软件下载技术的七大优势,包括缩短开发周期、优化供应链等,并详解引导加载程序的工作原理;最后探讨车辆配置系统通过信息整合与多路复用网络,实现个性化与标准化的平衡。全文展现了现代汽车电子工程中标准化与灵活性的融合创新,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系统性的技术框架参考。

2025-06-27 22:52:01 61

原创 电子电气架构 --- 涵盖“诊断与 ECU 平台”领域特有项目要求(下)

摘要 本文探讨了汽车电子系统中"诊断与ECU平台"的核心功能,聚焦个性化车辆配置和智能诊断两大领域。在车辆配置方面,系统支持发动机、变速器和车身控制等参数的个性化设置,通过严格验证机制确保安全可靠。诊断功能则采用故障码读取、数据流分析和波形监测等多种手段,结合故障知识库和远程诊断技术,实现精准故障排查。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软件下载作为车辆功能升级的重要通道,强调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为现代汽车提供了更智能、个性化的驾驶体验和维护方案。

2025-06-27 22:31:29 64

原创 电子电气架构 --- 涵盖“诊断与 ECU 平台”领域特有项目要求(上)

摘要 汽车电子工程师视角下的"诊断与ECU平台"技术解析:本文从汽车电子系统核心出发,详细阐述了ECU平台作为"智慧大脑"的三大关键特性——模块化设计实现功能扩展、强大算力保障实时数据处理、冗余机制确保系统可靠性。在通信层面,深入分析了CAN/LIN/FlexRay等协议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车联网时代远程诊断与数据安全挑战。软件平台部分则强调了实时操作系统对汽车电子系统的基础支撑作用,包括资源管理、实时控制和网络安全等功能。全文构建了一个涵盖硬件架构、通信协议

2025-06-27 22:31:08 56

原创 车载诊断架构--- 车载诊断中的引导式诊断

文章摘要: 引导式诊断是汽车电子领域的一项智能化故障排查技术,通过预设逻辑流程和直观交互界面,逐步引导用户或维修人员定位和解决故障。其核心目标是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减少误判,尤其适用于非专业用户和复杂场景。技术实现包括故障树分析(FTA)、交互式UI、实时数据监测及远程专家支持,结合车联网与AR技术提升精准性。应用场景涵盖日常问题排查(如轮胎漏气)、多系统耦合故障(如混合动力)、紧急安全应对及预防性维护,推动汽车维修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2025-06-27 20:41:37 322

原创 电子电气架构 --- 车联网技术简介

摘要: 车联网作为智能交通的核心,通过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的协同运作,实现车辆全流程动态控制和道路全时空精准管理,目标是达成“零伤亡”“零堵塞”和极限通行效率。当前两大技术标准DSRC(短距通信)与C-V2X(蜂窝网络)各有优势,后者借助5G技术更具发展潜力。车联网融合感知、通信与智能算法,推动交通系统向更安全、高效、智能的方向演进。

2025-06-27 19:08:19 697

原创 新电子电气架构下虚拟化软件平台解决方案

摘要: 本文探讨了汽车电子架构向集中化区域ECU转型的趋势,介绍了瑞萨电子RH850/U2x系列MCU与ETAS RTA-HVR虚拟化软件的协同解决方案。RH850/U2x硬件通过管理程序支持、服务质量保障和安全功能,实现多应用无干扰运行;RTA-HVR则提供灵活虚拟机管理,支持AUTOSAR Classic平台与动态资源分配。双方联合推出的开发平台整合预配置软件与工具,显著降低车企开发区域ECU的复杂度、成本与风险,加速下一代E/E架构落地。

2025-06-24 23:00:20 939

原创 车载诊断解决方案 --- OBDonUDS和ZEVonUDS协议相关工具支持

摘要 本文介绍了汽车诊断领域的新协议OBDonUDS和ZEVonUDS的发展背景及应用现状。随着汽车电气化发展,传统OBD协议已不能满足需求,OBDonUDS计划取代OBDⅡ,而ZEVonUDS则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监测。文章详细阐述了Vector提供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包括使用CANdelaStudio编辑诊断数据库、通过Davinci Configurator生成代码、以及利用CANoe和CANoe.DiVa进行诊断测试。这些工具从不同版本开始支持新协议,帮助开发者应对诊断需求变化。文章还指出,美国将在

2025-06-24 22:57:00 246

原创 车载诊断架构协议篇 --- OBDonUDS和ZEVonUDS

《汽车诊断协议升级:从OBDⅡ到OBDonUDS及ZEVonUDS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汽车电子化发展,传统OBDⅡ协议已难以满足现代需求。文章介绍了新一代诊断协议OBDonUDS的诞生背景(2021年SAE J1979-2标准),其通过UDS服务映射实现协议统一,将取代OBDⅡ协议。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2022年推出的ZEVonUDS协议(SAE J1979-3)专注于电池状态监测,并首次引入DoIP诊断方式。美国规定2027年起新车强制使用新协议,中国也在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这些协议升级反映了汽车诊断系

2025-06-23 23:21:27 1465

原创 一文汇总电子电气架构的成本优化方向

摘要: 随着电动智能汽车的发展,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E/E)面临成本优化与功能扩展的双重挑战。本文从硬件(传感器、线束、控制器)、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层)及研发成本切入,探讨了通过多功能融合、软件层优化(模块化、代码精简、SOA化)和设计层优化(平台化、拓扑结构、仿真验证)实现降本增效的策略。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核心驱动包括智能化需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成本压力,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平衡性能与成本,助力车企在智能化竞争中赢得定价权。 (字数:150)

2025-06-23 23:06:11 221

【电子电气架构】实时系统评价方法综述:时间特性分析与性能优化在工业及汽车领域的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电子电气架构中实时系统评价的相关概念及其重要性,强调了时间特性在系统性能和安全性中的关键作用。文章首先指出,在自动化与智能化工业和汽车领域,电子和电气系统的安全性是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实时系统的有效性取决于其对时间点的精准响应能力。接着,文章详细分析了门电路的运行时间、集成电路的时钟频率、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多个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播特性(包括导线上传播、总线传输时间和多信号响应时间)等方面的时间特性。最后,文章讨论了实时系统评价的两种主要方法——实验法和分析法,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并提出可以通过综合应用这两种方法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子工程或计算机科学基础,特别是从事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电子电气架构中实时系统的重要性及其评价方法;②掌握门电路、集成电路、通信系统等关键组件的时间特性;③学会运用实验法和分析法对实时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实时系统的时间特性和评价方法,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2025-06-23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新供应商进入OEM体系的战略路径与资质认证指南:从技术差异化到定制化服务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软件供应商如何进入汽车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体系,详细分析了行业特性、核心挑战、新供应商的破局策略、资质认证的重要性、开发前移的必要性、定制化服务的优势以及能力共建的合作模式。文中指出,新供应商面临论资排辈、长周期验证和严格的质量安全要求等挑战,需通过技术差异化、后装市场切入、软硬件一体化等策略破局。资质认证分为“强标认证”和“推标认证”,前者是市场准入的“生死线”,后者是行业认可的“加分项”。开发前移和定制化服务是初创企业赢得订单的关键,而能力共建则是新技术浪潮下的共生之道。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软件供应商管理人员、汽车产业链相关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新供应商理解进入OEM体系的路径和策略;②指导企业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资质认证计划;③为企业提供开发前移、定制化服务和能力共建的具体实施方案。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详实,涵盖多个方面,建议读者重点关注新供应商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结合自身情况,思考如何在智能汽车时代通过资质认证、开发前移和定制化服务等手段,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关注能力共建的合作模式,探索与主机厂共同发展的新途径。

2025-06-23

汽车电子基于HPC的下一代车载诊断标准设计:提升远程诊断与软件诊断能力

内容概要:文章深入探讨并定义了下一代基于高性能计算(HPC)的车载诊断标准,旨在应对传统OBD系统的局限性。随着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化及自动驾驶、远程软件更新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传统诊断技术难以满足高效、精准诊断的需求。HPC相比传统ECU具有更强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网络接口,适用于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存储。当前诊断技术依赖UDS协议,难以应对HPC环境中的多线程、高并发软件过程及远程编程需求。下一代HPC诊断需求包括引入微服务架构、JSON数据格式、Some/IP协议和RESTful API,以实现高效传输与处理。诊断标准提案涵盖无状态与有状态通信结合、接口标准化、与其他标准的兼容性、避免重复发明基础技术和增强软件诊断能力。应用场景包括车载诊断、近距离诊断和远程诊断,分别支持预防性维护、车间维修和远程援助等。;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车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及相关行业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实现对复杂HPC系统的高效、精准诊断;②提升不同场景下的诊断效率与准确性;③推动汽车诊断行业的规范化与高效化发展。;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软件诊断能力的提升,确保车辆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并倡导开放性与包容性,鼓励技术多样性与创新。

2025-06-23

【汽车电子电气工程】电子电气架构成本优化与演进驱动:智能化、电动化及网联化发展方向综述了电子电气架构

内容概要:本文由一位汽车电子工程师撰写,详细探讨了电动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的成本优化方向及其演进的核心驱动因素。文章首先介绍了E/E架构的成本构成,涵盖硬件(传感器、执行器、线束、控制器)、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研发成本及电动车特有模块(热管理、充电模块)。接着,文章从多功能融合、软件层优化(模块化设计、代码优化、架构升级、虚拟化)、设计层优化(平台化与模块化、拓扑结构优化、冗余设计、仿真测试)三个方面阐述了成本优化策略。最后,文章分析了E/E架构演进的五大驱动因素:智能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动化(电池管理、电驱动集成)、网联化(车联网、大数据)、成本与效率、法规与标准。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工程、智能汽车研发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有兴趣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了解E/E架构的成本构成与优化方法,掌握其演进背后的驱动因素,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目标是使读者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现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的平衡。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详实,建议读者结合自身工作背景深入理解各部分内容,特别是成本优化的具体措施和E/E架构演进的核心驱动力,同时关注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

2025-06-23

【汽车电子电气】分区电子电气架构支持软件定义汽车:实现高效数据处理与OTA更新系统设计文档的主要内容

内容概要:文章详细阐述了分区电子电气架构如何支持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随着汽车自动化与电气化进程加速,汽车正从传统交通工具转变为个性化定制与功能升级体验的重要载体,核心驱动力在于汽车迈向软件定义时代。文中指出,传统汽车架构难以应对复杂功能和快速变化的需求,而新的架构革新能提升开发效率并开辟新的商业机遇。分区架构将汽车不同物理区域内的模块与连接集中整合,降低了布线成本和重量,提供了可扩展的集中化软件平台。此外,分区架构利用以太网作为“数据高速公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灵活性,使汽车能迅速响应突发事件,确保安全性和响应速度。;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开发的相关工程师,以及对智能汽车技术感兴趣的行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最新发展趋势;②掌握分区架构如何降低布线成本和重量;③理解以太网在分区架构中的重要作用;④学习如何通过分区架构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灵活性。;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长期主义和技术革新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关注汽车行业的深刻变革,同时倡导系统思考和大胆设计的方法论。

2025-06-23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车载电子电器架构设计方案综述:功能导向、集中控制、空间导向及模块导向架构的优劣分析与应用场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电子电器架构的四种主要设计方案:以功能为导向、集中控制、以空间为导向的主/从架构和以模块为导向的架构。每种方案都围绕其设计基础、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功能为导向的架构将每个功能模块独立化,简化了部件结构,但也带来了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集中控制架构通过一个中央电脑统一管理所有功能,简化了系统结构,但可能面临过热和适配难度大的问题;以空间为导向的主/从架构通过分区控制减少了布线成本,但增加了网络管理需求;以模块为导向的架构将功能模块化,便于独立制作和测试,但对通信和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还提及了混合架构的应用,以实现不同架构的优势互补。 适用人群:从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研发的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不同架构方案的设计理念和优缺点,为实际项目选择合适的架构提供参考;②指导研发人员优化现有架构,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③为汽车制造商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本文强调了架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技术实现,还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成本控制和未来扩展性。作者提倡长期主义,鼓励工程师在设计中注重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避免短期行为,追求可持续的技术发展。

2025-06-23

【汽车电子领域】基于RH850/U2x的域控制器ECU虚拟化解决方案平台:实现高效多应用集成与资源管理面向汽车电子领域的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域控制器ECU虚拟化解决方案平台,旨在应对未来车辆系统复杂性增加带来的挑战。该平台通过将多个功能和服务集成到单一ECU中,采用更少但更强大的ECU替代众多独立控制实体,提升系统效能与可靠性。平台基于瑞萨电子的RH850/U2x系列微控制器和ETAS的RTA-HVR超管理程序,实现了资源高效分配与利用,支持多应用无干扰运行,并确保实时性和安全性。RH850/U2x系列微控制器具备管理程序硬件支持、服务质量保障、内存保护等多项特性,确保应用间的无干扰运行。RTA-HVR软件提供灵活的虚拟机创建与调度策略,支持AUTOSAR Classic平台,确保虚拟机间的高效通信与资源隔离。此外,平台还配备了基于PC的交互工具,方便用户配置、监控与管理,提升开发效率。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汽车电子知识的研发人员、工程师,尤其是从事汽车ECU开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汽车客户高效开展区域ECU开发,减少开发工作量、成本与风险;②支持多应用集成,确保系统实时性与安全性;③提供灵活的硬件和软件配置选项,满足不同开发需求;④通过虚拟机故障注入、性能分析等功能,强化系统容错与恢复能力,优化系统性能。 其他说明:该平台提供了两种硬件配置选项,分别是适用于快速原型验证的RH850/U2A入门套件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RH850/U2Bx子板加标准主板组合。平台还提供了评估许可证,包含丰富的软件资源和工具,助力开发者快速上手并优化开发过程。

2025-06-23

【汽车电子电气领域】车载组件拓扑架构设计与评价指标:线束节段参数提取及系统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组件拓扑架构设计,强调其对系统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关键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安装空间的选择,包括空间属性考量、环境条件评估,以及节段作为连接各安装空间的纽带。接着详细阐述了线束节段参数的提取过程,包括从3D模型获取信息、线束节段的定义和特性,以及平面模型的建立方法。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组件拓扑结构的构建及其约束条件,如安全性、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和最大线束长度等。最后,文章介绍了电子/电气架构的评价指标,如系统费用、线束横截面积、通信载荷、系统重量和电脑数,强调了这些指标在优化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汽车电子基础知识的研发人员、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的组件布局和拓扑结构设计;②指导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合理选择安装空间、线束节段和组件拓扑结构;③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优化电子/电气架构,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竞争力。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如不同车门电脑方案的对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文章还强调了长期主义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系统的长远发展和优化。

2025-06-23

###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法律和标准对电子电气架构的影响及功能安全设计:从OBD到ESP的全面解析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法律和标准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的深远影响,强调了其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及使用各环节中的重要性。文章详细分析了在线检测技术(OBD)、电子稳定系统(ESP)、右/左转向盘设计和安全功能四大关键方面的影响。OBD技术要求诊断接口始终保持有效,确保通信安全可靠;ESP作为安全护盾,推动了汽车安全技术发展;转向盘设计需适应不同国家的交通规则;安全功能涵盖碰撞、制动、电气等方面,确保汽车在各种工况下安全。此外,ISO26262标准为EEA的功能安全提供了全面指导,涵盖从概念到生产的各个阶段,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功能安全不仅关乎合规,更是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力,通过智能ASIL分解等策略,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安全等级。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汽车制造商、政策制定者及相关行业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法律和标准如何规范和引导汽车EEA设计;②掌握ISO26262标准的具体要求,确保EEA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③学习如何通过功能安全策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详实,建议读者结合自身背景和需求,重点关注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部分,特别是ISO26262标准的具体条款和技术细节。同时,读者应关注功能安全不仅仅是合规要求,更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025-06-23

汽车电子IP ECU重连机制设计:基于指数退避算法的车载通信可靠性优化方案文档的主要内容

内容概要:文章详细介绍了IP ECU(基于IP协议的电子控制单元)在车载通信架构中的重连机制,旨在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持续性。当连接被拒绝时,IP ECU通过指数退避算法、最大重试次数限制、连接状态监控和多路径备份等手段,提升通信的鲁棒性。文中还提供了C语言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重连机制,包括创建socket、设置服务器地址、尝试连接、处理错误以及实现指数退避。此外,文章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网络环境的复杂性、资源消耗和安全性问题,并建议建立完善的日志记录和监控机制以优化重连策略。;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和网络知识的汽车电子工程师或相关领域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IP ECU的重连机制及其在车载通信中的重要性;②掌握如何通过指数退避算法和最大重试次数限制等技术手段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鲁棒性;③学习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网络环境和资源消耗调整重连机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际代码实现,建议读者结合代码进行实践,并关注日志记录和监控机制的建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优化重连机制。

2025-06-23

【汽车电子电气工程】电子电气架构成本优化与演进驱动:智能汽车硬件、软件及设计层面的综合策略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由一位汽车电子工程师撰写,探讨了电动智能汽车背景下电子电气架构(E/E)的成本优化方向及其核心驱动因素。文章首先分析了E/E架构的成本构成,涵盖硬件(传感器、执行器、线束、控制器)、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研发(人力、实验与测试)及电动车特性模块(热管理、充电模块)。接着,详细介绍了成本优化策略,包括多功能融合、软件层优化(模块化设计、代码优化、架构升级、虚拟化)、设计层优化(平台化与模块化、拓扑结构优化、冗余设计、仿真测试)。最后,阐述了E/E架构演进的核心驱动,如智能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动化(电池管理、电驱动集成)、网联化(车联网、大数据)、成本与效率、法规与标准。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研发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成本优化和架构演进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E/E架构的成本构成,制定合理的成本优化方案;②指导工程师在设计阶段采用科学方法降低开发、生产和维护成本;③为工程师提供关于E/E架构演进的最新趋势和驱动因素的全面视角,助力其在项目中做出前瞻性决策。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详实,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重点关注与自己业务相关的内容,并参考文中提到的具体技术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2025-06-23

汽车电子车载中央控制单元HPC软件架构方案:基于Vector工具链的M核与A核开发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软件架构中汽车中央控制单元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的软件架构方案实例,特别是Vector公司提供的AP(Application Processor)和CP(Control Processor)方案。HPC作为车载计算中枢,实现多域融合计算、软件定义功能和安全与可靠性保障。文中详细描述了M核和A核的软件开发,包括Classic AUTOSAR和Adaptive AUTOSAR系统的具体实现。M核侧重于实时性,运行Classic AUTOSAR系统,涵盖基础软件模块、RTE代码包及配置工具(如DaVinci Developer和DaVinci Configurator Pro)。A核则关注高性能计算,运行POSIX标准操作系统和Adaptive AUTOSAR组件,涉及PikeOS、Hypervisor和BSP组件的配置。此外,还介绍了Adaptive AUTOSAR开发工具DaVinci Adaptive Tool Suite的功能,如SOME/IP服务部署、ARXML与DSL语言转换、模块元素关联、AUTOSAR模型验证等。 适合人群:具有汽车电子背景,尤其是从事车载软件开发、系统架构设计的工程师和技术管理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HPC架构在多域融合、软件定义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实现细节;②指导开发人员在M核和A核上分别使用Classic AUTOSAR和Adaptive AUTOSAR进行软件开发;③提升开发效率,确保配置文件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减少开发过程中的人为错误。

2025-06-15

汽车电子车载功能框架中的整车安全策略:涵盖安全刷写、安全诊断、日志安全及预期功能安全的设计与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车载功能框架中的整车安全策略,涵盖安全刷写、安全诊断、日志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四个方面。安全刷写通过两级签名机制确保软件升级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安全诊断则通过改进中央网关的认证检查机制,保障传统ECU的安全诊断用例;日志安全强调对安全相关事件的日志记录进行全方位保护,确保其完整性和可信度;预期功能安全则聚焦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不足和性能局限,提出ISO 21448标准以指导正向设计开发和测试评价工作。;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自动驾驶安全研究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和实现车载软件安全刷写的两级签名机制;②掌握中央网关在安全诊断中的认证检查机制;③确保日志记录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④了解并应用ISO 21448标准,评估和改进自动驾驶系统的预期功能安全性。; 其他说明:文档还提供了多个应用实例,包括自动驾驶安全评价、公共道路测试用车辆安全及量化思想的SOTIF双层安全接受准则,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实践指导。

2025-06-14

汽车电子车载诊断架构中整车诊断数据管理策略:DID、DTC、RID的应用与管控系统设计

内容概要:文章深入探讨了车载诊断架构及整车诊断数据管理策略,重点介绍了三种主要诊断数据:DID(数据标识符)、DTC(诊断故障码)和RID(例程标识符)。DID用于记录静态和动态数据流,辅助故障定位;DTC记录ECU中的故障信息,帮助识别具体故障类型;RID则用于生产标定、软件刷写及售后维修等场景。文章还提出了构建线上诊断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议,旨在确保集团内部诊断数据的一致性,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该系统支持项目定制化管理、数据导入导出、诊断数据库格式导出等功能,并对研发、制造和售后环节全面开放,促进数据复用与共享。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车辆诊断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车载诊断数据的分类和应用场景;②掌握DID、DTC和RID的具体功能和实现方式;③了解如何通过线上诊断数据管理系统提升整车诊断数据的一致性和管理效率。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详实,涉及大量技术和管理细节,建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重点关注诊断数据的分类、功能及管理系统的构建思路,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025-06-11

汽车电子ECU刷写数据(Flash Data)中block地址大小和刷写顺序的技术解析与最佳实践探讨了车载诊断刷

内容概要:本文由一位汽车电子工程师撰写,详细解释了车载诊断刷写(Flash Data)中block地址大小和刷写顺序的问题。文中介绍了ECU刷写数据的背景信息,包括ECU软件的研发与部署流程、软件迭代与智能汽车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刷写流程,涵盖“刷”(擦除原有数据)和“写”(写入新数据)两个关键动作。文章还讨论了ECU通过UDS刷写的条件,包括Bootloader代码、上位机软件和通信协议的支持。针对是否需要按地址顺序刷写block的问题,作者指出虽然理论上可以任意顺序刷写,但从安全性和标准性角度出发,建议按地址从小到大的升序进行刷写。此外,文章探讨了断点续传功能及其重要性,并强调了合理规划内存地址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汽车电子基础知识,尤其是从事ECU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ECU刷写流程及其实现原理;②掌握刷写过程中block地址大小和顺序的要求;③了解断点续传功能的设计与实现;④合理规划内存地址,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较为专业,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和相关技术文档,重点关注刷写流程、断点续传功能及内存地址规划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025-06-11

【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式计算架构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组件分析:域控制器与车载以太网芯片应用综述

内容概要:文章详细介绍了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文中指出,EEA正逐步向集中式计算架构演变,如“准集中计算+区域”架构,该架构通过中央计算单元与区域控制器的协同工作,简化了网络拓扑结构,优化了线束布局。文中列举了广汽埃安GA3.0的X-Soul架构和小鹏汽车的X-EEA3.0架构,强调了高性能处理器和多核MCU的应用。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新架构下芯片需求的激增,特别是车载以太网PHY芯片和交换机芯片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PCIe交换机在跨域通信中的重要性。最后,文章提到了EEA演进对操作系统的影响,如自适应AUTOSAR和SOA架构的应用,以及华为发布的iDVP平台。 适合人群:对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感兴趣的汽车工程师、研究人员及相关行业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智能汽车EEA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细节;②掌握车载以太网和PCIe交换机等关键组件的应用和发展前景;③探索EEA演进对汽车操作系统和软件架构的影响。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关注技术细节,还强调了系统思考、大胆设计和反对繁文缛节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做长期主义者,相信时间的力量。

2025-06-11

汽车电子基于AUTOSAR DEXT的车载诊断数据库设计与Vector解决方案:提升ECU开发效率与兼容性AUTOSAR D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车载诊断数据库DEXT(Diagnostic Extract Template)及其Vector解决方案。DEXT是AUTOSAR架构中用于定义和管理车载诊断配置的核心组件,旨在统一诊断数据描述规范,确保ECU和工具链间的兼容性。DEXT定义了UDS和OBD-II等协议的诊断服务、诊断数据标识符(DID)、路由配置、故障存储与恢复及功能抑制(FIM)。它通过标准化模板提升了兼容性,支持自动化配置,增强了可追溯性。Vector提供的工具CANdelaStudio支持CDD文件与DEXT、ODX的数据交互,DaVinci Developer Classic则用于开发AUTOSAR Classic ECU的应用层软件SWC功能。两者结合简化了诊断配置,减少了人工配置错误,提高了开发效率。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从事ECU开发的技术人员及对车载诊断系统感兴趣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在ECU开发阶段,定义诊断接口和配置,确保ECU与其他设备的通信;②利用诊断工具解析DEXT文件,生成诊断测试用例,测试ECU诊断功能;③通过CANdelaStudio与DaVinci Developer Classic的数据交互,简化SWC开发,减少配置错误,提高开发效率。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大量技术细节,建议读者先了解AUTOSAR架构和基本的车载诊断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DEXT的作用及Vector解决方案的具体实现。

2025-06-11

汽车行业车载软件与整车电子架构变革:智能互联与自动驾驶时代的汽车价值链重塑了车载软件和

内容概要:文章探讨了汽车行业因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和共享出行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正经历从传统硬件主导向软件和电子架构为核心的转型。文中指出,汽车软件代码行数急剧增加,导致软件复杂性和质量问题上升,预计到2030年软件将占整车价值的30%。为应对这一变化,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正在调整策略,如ECU整合、采用SOA架构、传感器智能化、实现全电力和数据网络冗余、推广汽车以太网、开放数据接口、加强云端数据处理以及实施OTA更新。此外,文章还提到中国车企如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在这些趋势中的具体实践。 适合人群:汽车行业从业者、汽车电子工程师、软件开发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理解汽车行业向软件和电子架构转型的趋势;②为汽车制造商和技术公司提供战略指导,如ECU整合、传感器智能化等具体措施;③介绍中国车企在这一转型中的成功案例。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软件在汽车行业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并呼吁行业参与者根据市场变化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价值主张,以适应新的竞争格局。同时,文中还包含了作者对工程师职业素养和个人发展的见解。

2025-06-11

汽车电子车载诊断架构中DTC消抖参数(Trip Counter&DTCConfirmLimit)的作用与配置:提升故障诊断准确性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诊断系统(OBD)中DTC(诊断故障代码)消抖参数(Trip Counter & DTCConfirmLimit)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DTC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用于标识和追踪车辆故障的核心机制,能够自动监测并记录故障代码,帮助维修人员迅速定位故障原因。消抖机制通过step up和step down控制故障确认与恢复的灵敏度,避免误报和状态震荡。Step up在检测到故障时增加FDC,达到阈值时确认故障;Step down在故障消失时减少FDC,达到阈值时解除故障。Trip Counter记录故障发生次数,DTCConfirmLimit参数决定故障确认的最终阈值,确保系统既灵敏又稳定。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工程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车载诊断系统有兴趣或需要深入了解DTC消抖机制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DTC消抖参数(Trip Counter & DTCConfirmLimit)的具体作用和应用场景;②掌握如何合理设置step up和step down参数,以确保系统在故障检测和恢复过程中既能快速响应又能保持稳定;③学习如何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系统要求调整DTCConfirmLimit,平衡灵敏度与误报风险。 阅读建议:本文不仅提供了技术细节,还强调了消抖参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读者应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理解这些参数的设置方法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实践和调试,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2025-06-06

汽车电子车载诊断测试常见面试问题解析:UDS协议、故障诊断与测试用例设计要点

内容概要:本文由一位汽车电子工程师撰写,分享了车载诊断测试领域常见的面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文章首先介绍了作者的工作背景和个人信念,随后详细讲解了UDS(统一诊断服务)的应用层测试内容,包括诊断会话控制、ECU复位、安全访问、读写数据、读取和清除故障码等服务的测试要点。接着探讨了E2E(端到端)故障测试的方法,重点在于数据完整性、故障注入与恢复、时序控制及安全机制。针对Service 27和19系列服务的具体测试内容进行了说明,并提供了诊断测试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排查思路,涵盖通信类、功能类和逻辑类问题的定位与解决。最后,针对面试中可能出现的专业知识、项目经验、问题解决能力和职业素养类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回答思路和示例。 适合人群:具有汽车电子或嵌入式系统相关背景,准备从事或转行进入车载诊断测试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求职者准备面试,熟悉车载诊断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服务流程;②指导面试官设计合理的面试题目,评估候选人的专业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③为在职人员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应对日常工作中的挑战。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大量技术和流程细节,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重点关注自己薄弱环节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对于没有实际项目经验的读者,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实战能力。

2025-06-06

汽车电子ECU对内存的要求: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可靠性设计与寿命管理策略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由一位资深汽车电子工程师撰写,深入探讨了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对内存的要求,特别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VM)的可靠性和寿命管理。文章首先介绍了NVM的基本概念及其在ECU中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闪存(Flash Memory)和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的物理退化机制,包括耐久性和数据保持能力。随后,文章详细阐述了应对NVM退化的工程实践,如磨损均衡、错误检测与纠正、健康监测、冗余设计和温度补偿等策略。此外,还讨论了不同类型数据(如可执行代码和动态数据)对耐久性和保持能力的不同需求,并提出了系统级优化措施,包括硬件增强技术、算法优化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最后,文章通过AUTOSAR DCM模块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实现ECU内存的高可靠性和长寿命。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师,尤其是对ECU内存设计和可靠性有需求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ECU中非易失性存储器(NVM)的工作原理及其可靠性挑战;②掌握提高NVM寿命的具体技术和策略;③学习如何根据不同数据类型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案。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有助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建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NVM的物理特性、寿命管理策略以及系统级优化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ECU的设计与开发中。

2025-07-12

汽车电子车载诊断系统DTC深层次参数解析:消抖策略及ComfirmDTCLimit与unconfirmDTCLimit的应用场景

内容概要:本文由一位汽车电子工程师撰写,深入探讨了车载诊断系统(OBD)中的DTC(故障诊断码)及其深层次参数信息,特别是ComfirmDTCLimit和unconfirmDTCLimit的应用。DTC是ECU在检测到异常时生成的唯一标识符,用于故障定位、维修指导、预防性维护和合规性支持。文中详细介绍了三种消抖策略:基于计数器、基于时间和监控内部消抖算法,这些策略用于防止误报故障码,提高诊断系统的可靠性。ComfirmDTCLimit用于设定故障连续发生次数,当达到设定值时确认故障并存储;unconfirmDTCLimit则用于记录未确认故障状态,允许在故障未完全确认前捕获快照数据,便于早期预警和故障预测。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汽车电子知识背景的研发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及售后技术支持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DTC的生成机制和消抖策略,优化诊断系统的设计;②通过ComfirmDTCLimit和unconfirmDTCLimit参数,实现更精准的故障检测和早期预警,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较为专业,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实际项目经验,重点关注不同消抖策略的应用场景和参数配置,以及ComfirmDTCLimit和unconfirmDTCLimit的具体作用和影响。

2025-07-12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CU存储与计算资源冗余设计规范:差异化策略保障实时性与可靠性

内容概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电子系统架构中不同功能域的ECU对存储与计算资源冗余设计的要求。对于动力、底盘、安全类实时系统的ECU,制定了15%的冗余基准,包括RAM、Flash、EEPROM的冗余分配,以及CPU负载冗余要求,确保在各种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运作。对于区域控制类ECU(ZCU/BCM等),由于其高集成度,采取了30%的强化冗余设计,不仅涵盖存储器和CPU负载冗余,还包括虚拟化冗余。对于LIN集群、车身信息娱乐类非实时系统的ECU,则没有强制冗余要求,而是通过可靠性设计和耐久性设计来保证性能。文章强调“实时性越高,冗余越严”的原则,差异化冗余策略有助于平衡性能、成本与安全目标。;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师,尤其是关注ECU资源冗余设计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为不同类型的ECU制定合理的存储与计算资源冗余设计方案;②确保汽车电子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③通过冗余设计平衡性能、成本与安全目标。; 阅读建议:此文档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ECU的冗余设计规范,读者应结合实际项目需求,理解各部分冗余设计的具体要求,并注意实时性与冗余程度之间的关系。

2025-07-12

汽车电子车载网关与ECU诊断请求处理:网关转发性能及ECU请求响应机制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围绕车载网关转发性能问题展开讨论,主要探讨了网关和ECU在处理多帧诊断请求时的行为。文中首先介绍了车载网关的四大特性:协议转换、数据交换、故障诊断和网络安全防护,强调了网关只做路由转发而不解析上层应用的特点。接着详细分析了ECU在接收到多帧请求时的处理逻辑,特别是AUTOSAR DCM模块如何通过三层架构(DSL、DSD、DSP)管理请求顺序和状态。最后得出结论:网关不会代发NRC 78,仅做转发;ECU在接收到首帧请求后,若未响应,则忽略后续重复请求(队列刷写模式除外)。 适合人群:具有汽车电子相关背景,尤其是从事车载网络或ECU开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车载网关的功能及其在跨域诊断通信中的作用;②掌握ECU处理多帧诊断请求的具体流程和逻辑,特别是在AUTOSAR架构下的实现细节;③解决实际项目中遇到的网关转发性能问题。 其他说明:文章以作者个人经历为引子,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不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知识,还分享了作者关于工程师职业发展的思考,如保持长期主义心态、系统思考等。

2025-07-12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车载功能子系统设计与架构详解:从系统划分到接口和服务设计

内容概要:本文由一位汽车电子工程师撰写,旨在介绍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中的车载功能子系统。文章首先概述了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构成,指出系统概念的相对性,并强调了子系统的重要性。接着,详细介绍了子系统的定义及其必要性,解释了如何通过子系统明确功能边界,提高协作效率。文中还阐述了整车功能域的划分,特别是车身子系统的具体功能,如空调管理、钥匙管理、灯光控制等。此外,文章深入探讨了子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从立项到交付的各个环节,强调了功能需求、法规需求和硬件需求的重要性。最后,详细介绍了子系统的接口和服务设计,包括信号和服务的分类、VFC设计、诊断设计以及需求变更管理等内容。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汽车工程基础知识的专业人士,尤其是从事汽车电子电气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中子系统的定义和重要性;②指导工程师掌握子系统设计流程和要点,确保设计符合法规和功能需求;③为工程师提供接口和服务设计的具体方法,确保子系统间的高效通信和协同工作。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实际案例,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子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思考和实践,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025-07-12

【汽车电子领域】车载诊断功能开发流程详解:涵盖需求定义、数据规范及测试验证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车载诊断功能开发流程及其重要性。车载诊断功能在汽车电子系统开发中占据核心地位,它不仅保障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满足了法规要求、优化了开发效率与成本控制,并支持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文章具体介绍了从功能需求定义与分解、系统需求定义与集成、导出诊断需求规范、需求规范文档握手、诊断数据定义及录入、导出诊断数据、诊断软件系列迭代开发、诊断功能自测报告到基础技术和功能诊断数据测试的全流程。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输出物,确保了诊断功能的高质量实现。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系统开发的工程师、项目经理及相关从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车载诊断系统的开发流程和关键技术点;②指导项目管理人员把控开发进度和质量;③为企业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强调了车载诊断功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智能化和电动化背景下,远程诊断和OTA升级等功能的应用。同时,文中还分享了一些作者个人的观点和经验,倡导工程师们保持长期主义的态度,关注自身文化和技术水平的同步提升。

2025-07-12

【车联网技术】电子电气架构下车联网技术概述: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联网络与通信标准发展了文档的主要内容

内容概要:文章介绍了车联网技术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融合先进传感、高速网络、强大计算、精准控制及智能技术,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网络。车联网通过对车辆、道路及环境的全方位信息实时感知与智能算法协同分析,实现车辆行驶的精准引导及路网交通流的全局优化,其终极目标是实现道路交通的“零堵塞”、“零伤亡”和“极限通行能力”。文中详细解释了车联网的三个组成部分——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的功能及其协作机制,以及两种主要通信标准DSRC和C-V2X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适合人群:对车联网技术感兴趣的读者,包括但不限于汽车工程师、交通管理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从业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车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架构及其发展目标;②掌握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的具体功能及协作方式;③对比分析DSRC和C-V2X两种通信标准的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阐述了车联网的技术细节,还强调了其对构建智能、高效、安全交通系统的重大意义,鼓励读者关注车联网技术的进步及其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影响。

2025-06-29

【电子电气工程】车辆产品生产周期与研发流程解析:涵盖生产决策、工艺研发、汽车产品研发及市场销售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车辆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研发周期,特别是电工与电子领域的产品研发过程。文章按照生产决策、工艺研发、汽车产品研发和开始销售四个关键阶段进行详细阐述。生产决策阶段涵盖市场需求和技术评估;工艺研发阶段强调工艺设计、验证和改进;汽车产品研发阶段注重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测试验证;最后,开始销售阶段则关注市场推广、销售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环环相扣,确保产品从概念走向市场的全过程高效、有序。 适合人群:汽车制造业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产品经理和研发人员,尤其是对电工和电子产品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研发团队在各个阶段明确任务和要求,确保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②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提高市场竞争力;③指导工艺研发和产品测试,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④协助制定市场营销策略,促进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框架,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强调了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紧密结合。文章鼓励读者系统思考、大胆设计、小心求证,倡导高效、规范的研发流程,以确保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5-06-29

汽车电子诊断与ECU平台领域特有项目要求:涵盖ECU平台、通信、软件及硬件平台的系统设计与优化了汽车电子系统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子系统中“诊断与ECU平台”领域的特有项目要求,涵盖了ECU平台、通信、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四个关键领域。ECU平台作为汽车电子系统的智慧核心,具备模块化设计、强大计算能力和冗余设计等特点,确保车辆高效运行。通信部分强调了CAN、LIN和FlexRay等协议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场景,确保数据在不同ECU之间准确传输。软件平台则由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组成,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硬件平台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和执行器,提供物理支撑,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文章还强调了各部分的可扩展性和抗干扰能力,以适应未来技术发展。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ECU平台和通信协议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ECU平台的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如模块化设计、冗余设计等;②掌握不同通信协议的应用场景和特点;③熟悉软件平台的构成及其在汽车电子系统中的作用;④理解硬件平台的选型和优化策略,确保系统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本文旨在为汽车电子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优化提供全面且系统的指导框架,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025-06-29

汽车电子OBDonUDS和ZEVonUDS协议的车载诊断解决方案及工具支持:涵盖传统与新能源车辆排放监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诊断解决方案中OBDonUDS和ZEVonUDS协议的相关工具支持。OBDonUDS旨在通过UDS协议映射OBD诊断服务,以取代OBDⅡ协议,解决其在定义标识符和故障存储方面的不足。ZEVonUDS则是专为新能源汽车设计的新协议,重点监测电池状态,确保电动车的节能和安全运行。两者均将在2027年后成为强制性标准。Vector公司为此提供了涵盖诊断数据库编辑、诊断开发、诊断测试和诊断仪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CANdelaStudio、Davinci Configurator、CANoe.DiVa和Indigo等工具,以应对新协议带来的挑战。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研发人员和技术管理者,尤其是从事车辆排放监测和新能源汽车开发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和实施OBDonUDS和ZEVonUDS协议;②提高ECU诊断开发和测试的效率;③确保诊断工具和设备符合最新法规要求。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长期主义和技术积累的重要性,鼓励工程师们关注行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同时,文中还提及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工具版本信息,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指导。

2025-06-24

【车载通信与网络安全】以太网架构下的流量控制与VLAN技术在车载网络中的应用及安全策略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车载通信架构中以太网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文章首先介绍了以太网在现代通信中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包括广播通信的安全隐患、流量控制缺失的风险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交换机的安全保障策略,如限制接收和发送流量,以及AVB/TSN规范中的流量限制措施。接着,重点阐述了VLAN技术在车载网络中的应用,强调其在隔离不同类型的流量、提升安全性和优化性能方面的作用。最后,讨论了密钥管理和交换机配置的重要性,包括严格的密钥使用和分配规则,以及通过ACL、组播过滤和强制认证策略增强网络安全。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网络安全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车载以太网通信安全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以太网在车载通信中的安全威胁及应对措施;②掌握VLAN技术在车载网络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带来的安全优势;③学习密钥管理和交换机配置的最佳实践,以提升车载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较为专业,建议读者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特别是对以太网、VLAN、密钥管理等概念有所了解。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文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细节。

2025-07-06

【汽车电子电气】车载电子电气架构(EEA)概述及其开发方法:从传统文档到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电子电气架构(EEA)的概念及其在现代汽车中的重要性。文章首先阐述了EEA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强调其作为汽车“智慧中枢”的角色。接着,文章从系统功能、功能/软件架构、网络架构和部件拓扑四个层次详细解析了EEA的主要内容。最后,文章探讨了EEA的开发方法,指出了传统基于文档的开发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汽车架构设计需求。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电气工程师、汽车制造商的研发和技术管理人员、对汽车电子系统感兴趣的高校学生及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理解EEA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汽车中的重要性;②为从事汽车电子电气系统设计的工程师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③为汽车制造商制定EEA开发策略提供参考,特别是在SOA和MBSE的应用方面。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介绍了EEA的技术细节,还结合了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智能化和网联化对EEA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和技术工具,深入了解EEA的设计和开发流程,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技术变革。

2025-07-06

汽车电子基于TSN的时间敏感网络功能安全控制信息传输设计:实现低延迟与高可靠性车载通信

内容概要:本文由一位汽车电子工程师撰写,介绍了时间敏感网络(TSN)在汽车功能安全相关控制信息传输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文中首先概述了当前汽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强调了车内音视频娱乐系统与驾驶辅助功能的协同发展对以太网服务质量的要求。接着详细探讨了TSN相较于AVB的优势,特别是其在低延时、高优先级通信方面的改进措施,如时间感知整形(TAS)、流量分散与抢占机制、冗余路径设计等。最后总结了TSN通过“时间整形+硬件抢占+三重冗余”技术三角实现了硬实时保障、功能安全达标和资源高效利用。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电子系统开发、网络通信设计的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TSN在网络架构中的角色及其相对于传统协议的优势;②掌握TSN如何确保功能安全相关控制信息的低延迟传输;③学习TSN提供的多种冗余机制以增强系统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涵盖了技术细节,还分享了作者作为长期主义者的个人感悟,提倡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保持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对诚信、系统思考的重视。

2025-07-06

【汽车行业供应链】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分析:从Tier 1与OEM协作到智能汽车新模式探索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汽车软件开发思想与现有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之间的碰撞。文章首先介绍了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结构,包括核心架构(Tier 1与OEM的紧密协作)、上游的细分供应商、下游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新兴企业的创新驱动。接着,文章详细描述了供应商(Tier 1)的内部运作,包括工程师链条、测试环节、工程样件试制、工程质量把控、采购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最后,文章聚焦于OEM的组织链条,涵盖整车规划、整车集成与属性、功能系统划分、设计及试验认证等方面,强调了智能汽车时代的新业务模式和技术创新。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汽车行业从业者、智能汽车研发人员、供应链管理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结构及其运作模式;②掌握智能汽车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流程;③探索智能汽车时代的新业务模式和创新路径。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介绍了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还强调了智能汽车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流程。阅读本文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生态系统,并为应对行业变革做好准备。文章呼吁行业参与者保持开放心态,积极拥抱新技术和新模式,以实现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2025-07-06

汽车电子车载SoC芯片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从分布式ECU到中央集成架构的演变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芯片SOC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的演变及其重要性。首先回顾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ECU架构向集中式域控制器架构的转变,强调了传统MCU芯片在处理复杂数据时的局限性,引出SoC芯片的崛起。SoC芯片因其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和强大的算力,成为域控制器主控芯片的首选,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两大领域。文中还详细解析了SoC芯片的硬件构成、性能要求(如AI算力、CPU算力、GPU算力、存储带宽、功耗)以及车规级认证标准(IATF 16949、AEC-Q100、ISO 26262)。最后,展望了未来舱驾一体SoC和中央计算SoC的发展趋势。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汽车电子基础知识,从事汽车电子、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车载SoC芯片的基本概念、硬件构成和性能要求;②掌握车规级芯片的认证标准和流程;③预测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融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技术细节,还结合了行业背景和发展趋势,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车载SoC芯片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建议读者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深入研究相关技术和标准,以应对未来的技术挑战。

2025-07-06

汽车电子基于诊断与ECU平台的车辆配置、诊断及软件下载技术详解:构建智能化汽车系统的关键要素汽车电子领域中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汽车电子系统中“诊断与ECU平台”领域的特有项目要求,涵盖车辆配置、诊断、软件下载和数据安全四个主要方面。车辆配置强调个性化定制,通过调整发动机、变速器和车身控制系统参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诊断功能作为故障排查的利器,采用故障码读取、数据流分析和波形分析等方法,结合远程诊断和故障知识库,确保车辆安全运行;软件下载提供功能升级的便捷通道,通过安全传输、版本管理和高效下载功能,保持车辆功能最新;数据安全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运用加密、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等技术,保护用户隐私和行车安全。;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和应用“诊断与ECU平台”领域的关键技术;②为车辆配置、故障诊断、软件升级和数据保护提供具体实施指南;③促进汽车电子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优化。; 其他说明:本文强调了在汽车智能化背景下,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协同作用,呼吁从业者关注数据安全和用户体验,推动汽车技术的长期发展。

2025-06-29

汽车电子车载诊断架构中非易失性存储器(NVM)管理与优化:保障数据完整性和系统稳定性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诊断架构中非易失性存储器(NVM)的相关设置项,涵盖断电期间及关键场景下的数据保护机制。首先,强调了断电期间的数据完整性保障,包括恢复至最近有效值的策略;其次,讨论了引导扇区的硬件级防护,确保系统启动安全;再者,阐述了错误代码校正(ECC)功能,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探讨了NVM的管理与I/O线路优化,强调了在正常电压下的精准操作、断电情况下的可靠保障、数据一致性维护、操作过程中的状态维持及休眠切换的严格把控。此外,文章还设定了高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标,并提出了提高电磁兼容性和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从事汽车电子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NVM在断电期间的数据保护机制,确保数据完整性;②掌握引导扇区的硬件保护方法,保障系统启动安全;③了解ECC功能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数据校正中的应用;④学习NVM管理和I/O线路优化的具体措施,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较为专业,涉及大量汽车电子系统的技术细节,建议读者在阅读时结合实际项目经验,重点关注NVM在不同场景下的保障机制,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025-06-29

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架构中ECU寻址规范与Bus-off处理:确保通信稳定性和软件下载可靠性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车载通信架构中ECU(电子控制单元)的寻址规范及其在不同通信接口(如CAN、LIN、GMSL和IP接口)下的具体要求,确保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输到目标ECU。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在CAN总线离线(Bus-off)状态下的处理机制,包括自动恢复机制、手动检测与恢复策略,以及多网络环境下的特殊处理方法。最后,针对ECU断电导致的软件下载中断问题,提出了重新编程要求、快速启动与功能恢复措施、更新位机制,以及对默认配置和CCP(车辆配置参数)数据的处理,确保汽车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适用人群:从事汽车电子系统开发、维护和测试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对车载通信架构和ECU寻址机制有一定了解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不同通信接口下ECU的寻址规范,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②掌握引导加载程序在CAN总线离线状态下的处理方法,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③应对ECU断电导致的软件下载中断问题,保障汽车电子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其他说明:本文强调了长期主义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在工作中系统思考、大胆设计、小心求证,并坚持诚信和简化原则。文章不仅提供了技术细节,还融入了作者对工程师职业素养的思考,有助于读者在技术实践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025-06-29

【汽车电子领域】车载诊断与ECU平台工作说明书:车辆智能诊断及控制系统的开发指南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车载诊断架构 --- 诊断与ECU平台工作说明书》,强调其在车辆智能诊断与控制领域的重要性。文中详细阐述了该工作说明书在设计、工程开发、质量保证和测试环节的作用,确保各方在项目实施中达成共识并协同工作。此外,文章还探讨了AUTOSAR平台及软件下载技术在汽车电子系统中的核心价值,包括缩短开发时间、提升灵活性、优化供应链管理、简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最后,文章介绍了车辆配置(CarConfig)在实现汽车个性化与标准化平衡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整理车辆特定信息、利用多路复用网络、减少软件变体以及实现差异化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及相关技术企业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为设计、开发、质量保证和测试符合车辆项目诊断与ECU平台要求的ECU/子系统提供指导;②了解AUTOSAR平台和软件下载技术如何优化汽车电子系统的开发和管理;③掌握车辆配置在实现个性化与标准化平衡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详尽,涵盖多个技术领域,建议读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重点关注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部分,并结合具体项目实践,深入理解各技术环节的操作和意义。

2025-06-29

### 【汽车电子工程】基于ZEVonUDS的零排放车辆诊断系统设计:电动车排放协议及通信标准详解零排放车辆(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零排放车辆(ZEV)的车载诊断架构及其相关标准,特别是SAE J1979-3和ZEVonUDS标准。文章首先回顾了传统OBD系统的发展历程,指出SAE J1979标准最初是为监测和降低内燃机车辆排放而设计的,而现在SAE J1979-3则专注于零排放车辆的推进系统。ZEVonUDS是OBDonUDS的一个子集,主要通过CAN和DoIP(基于IP的诊断)进行访问,不包含用于监测尾气排放的函数。文章进一步探讨了ZEVonUDS对企业ECU开发和诊断测试仪带来的挑战,强调了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并详细描述了诊断链路识别过程、网关的处理方式以及各种诊断服务的具体要求。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法规链路识别过程的要求,包括网关的接口标准和路由激活类型。 适合人群:汽车电子工程师、从事零排放车辆(ZEV)研发的技术人员、对车载诊断系统感兴趣的汽车行业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ZEVonUDS与OBDonUDS的区别,掌握两者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②指导ECU开发和诊断测试仪的设计,确保符合最新的ZEVonUDS标准;③提供详细的网关处理流程和诊断服务要求,确保诊断通信的高效、准确与安全;④为独立维修设施提供规范化的诊断信息,提升维修效率和服务水平。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关注技术细节,还强调了法规对零排放车辆诊断的影响,旨在为行业内的技术发展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随着ZEV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标准和规范也将持续演进,行业各方需共同努力,以确保零排放车辆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2025-06-23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