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表(散列表)的概念以及Java使用
1.哈希表的概念
散列表(Hash table,也叫哈希表),是根据键(Key)而直接访问在内存储存位置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它通过计算出一个键值的函数,将所需查询的数据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让人访问,这加快了查找速度。这个映射函数称做散列函数,存放记录的数组称做散列表。
一个通俗的例子是,为了查找电话簿中某人的号码,可以创建一个按照人名首字母顺序排列的表(即建立人名x到首字母 F(x) 的一个函数关系),在首字母为W的表中查找“王”姓的电话号码,显然比直接查找就要快得多。这里使用人名作为关键字,“取首字母”是这个例子中散列函数的函数法则F(),存放首字母的表对应散列表。关键字和函数法则理论上可以任意确定。
更多请看维基百科哈希表。
2.Java中的HashMap
W3School里是这样说的,数组是值和下标对应,而哈希表就是键和值对应,数组的下标是int,而键则可以自定,比如String。这个网站不仅可以看例子,点进去还可以运行代码。
2.1 初始化
import java.util.HashMap; // import the HashMap class
HashMap<String, String> capitalCities = new HashMap<String, String>();
2.2 Java HashMap 方法
方法 | 描述 |
---|---|
clear() | 删除 hashMap 中的所有键/值对 |
clone() | 复制一份 hashMap |
isEmpty() | 判断 hashMap 是否为空 |
size() | 计算 hashMap 中键/值对的数量 |
put() | 将键/值对添加到 hashMap 中 |
putAll() | 将所有键/值对添加到 hashMap 中 |
putIfAbsent() | 如果 hashMap 中不存在指定的键,则将指定的键/值对插入到 hashMap 中。 |
remove() | 删除 hashMap 中指定键 key 的映射关系 |
containsKey() | 检查 hashMap 中是否存在指定的 key 对应的映射关系。 |
containsValue() | 检查 hashMap 中是否存在指定的 value 对应的映射关系。 |
replace() | 替换 hashMap 中是指定的 key 对应的 value。 |
replaceAll() | 将 hashMap 中的所有映射关系替换成给定的函数所执行的结果。 |
get() | 获取指定 key 对应对 value |
getOrDefault() | 获取指定 key 对应对 value,如果找不到 key ,则返回设置的默认值 |
forEach() | 对 hashMap 中的每个映射执行指定的操作。 |
entrySet() | 返回 hashMap 中所有映射项的集合集合视图。 |
keySet() | 返回 hashMap 中所有 key 组成的集合视图。 |
values() | 返回 hashMap 中存在的所有 value 值。 |
merge() | 添加键值对到 hashMap 中 |
compute() | 对 hashMap 中指定 key 的值进行重新计算 |
computeIfAbsent() | 对 hashMap 中指定 key 的值进行重新计算,如果不存在这个 key,则添加到 hasMap 中 |
computeIfPresent() | 对 hashMap 中指定 key 的值进行重新计算,前提是该 key 存在于 hashMap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