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老文新发,这篇文章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回收站,掏出来重新发一下吧
一直刷CSDN,老早就想发文章了,一直懒,今天有空又不知道该干嘛,索性随手分享一下吧,跟大家聊一聊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三个接口测试工具,postman,swagger和knife4j
postman
简介
Postman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页调试与发送网页HTTP请求的Chrome插件。postman被500万开发者和超100,000家公司用于每月访问1.3亿个API。java开发通常是作为后台开发语言,通常的项目中的接口开发需要一款测试工具来调试接口,这样无需前端页面也不耽误后台代码的开发进度,postman作为一个接口测试工具,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官方网址:https://www.postman.com/
安装
安装没啥好说的,去官网下载了之后直接双击安装包,过程全自动
使用方法
swagger
简介
Swagger 是一个规范和完整的框架,用于生成、描述、调用和可视化 RESTful 风格的 Web 服务(官网:https://swagger.io/)。 它的主要作用是:
-
使得前后端分离开发更加方便,有利于团队协作
-
接口的文档在线自动生成,降低后端开发人员编写接口文档的负担
-
功能测试
Spring已经将Swagger纳入,建立了Spring-swagger项目,现在叫Springfox。通过在项目中引入Springfox ,即可非常简单快捷的使用Swagger。
使用方法
SpringBoot集成Swagger
首先在模块中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io.springfox</groupId>
<artifactId>springfox-swagger2</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io.springfox</groupId>
<artifactId>springfox-swagger-ui</artifactId>
</dependency>
然后,我们需要写一个swagger的配置类,相关代码如下
@Configuration
@EnableSwagger2
public class SwaggerConfiguration {
@Bean
public Docket buildDocket() {
return new Docket(DocumentationType.SWAGGER_2)
.apiInfo(buildApiInfo())
.select()
.apis(RequestHandlerSelectors.basePackage("包扫描路径"))
.paths(PathSelectors.any())
.build();
}
private ApiInfo buildApiInfo() {
Contact contact = new Contact("作者名称","","");
return new ApiInfoBuilder()
.title("****API文档")
.description("***服务api")
.contact(contact)
.version("版本号").build();
}
}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项目的api接口上加上@api注解
@Api(value = "API名称", tags = "这货是书签", description = "API描述信息")
在方法上加上@ApiOperation注解
@ApiOperation("功能名称")
在接受参数的对象上加上@ApiModelProperty
@ApiModelProperty(value = "参数名称" , required = true)
//required = true代表当前参数为必传参数
测试地址
http://host:port/swagger-ui.html
写了一个小案例给大家演示一下
还有一些其他注解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我将一些常用注解放在下面供大家参考使用
@Api:修饰整个类,描述Controller的作用
@ApiOperation:描述一个类的一个方法,或者说一个接口
@ApiParam:单个参数的描述信息
@ApiModel:用对象来接收参数
@ApiModelProperty:用对象接收参数时,描述对象的一个字段
@ApiResponse:HTTP响应其中1个描述
@ApiResponses:HTTP响应整体描述
@ApiIgnore:使用该注解忽略这个API
@ApiError :发生错误返回的信息
@ApiImplicitParam:一个请求参数
@ApiImplicitParams:多个请求参数的描述信息
@ApiImplicitParam的属性
knife4j
简介
是说 我个人觉得 这玩意比swagger好用多了 至于怎么用 老套路 导包+配置 这货是为Java MVC框架集成Swagger生成Api文档的增强解决方案,前身是swagger-bootstrap-ui,取名kni4j是希望它能像一把匕首一样小巧,轻量,并且功能强悍!
gitee地址:https://gitee.com/xiaoym/knife4j
官方文档:https://doc.xiaominfo.com/
效果演示:http://knife4j.xiaominfo.com/doc.html
主要包括两大核心功能:文档说明 和 在线调试
文档说明:根据Swagger的规范说明,详细列出接口文档的说明,包括接口地址、类型、请求示例、请求参数、响应示例、响应参数、响应码等信息,使用swagger-bootstrap-ui能根据该文档说明,对该接口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在线调试:提供在线接口联调的强大功能,自动解析当前接口参数,同时包含表单验证,调用参数可返回接口响应内容、headers、Curl请求命令实例、响应时间、响应状态码等信息,帮助开发者在线调试,而不必通过其他测试工具测试接口是否正确,简介、强大。
个性化配置:通过个性化ui配置项,可自定义UI的相关显示信息
离线文档:根据标准规范,生成的在线markdown离线文档,开发者可以进行拷贝生成markdown接口文档,通过其他第三方markdown转换工具转换成html或pdf,这样也可以放弃swagger2markdown组件
接口排序:自1.8.5后,ui支持了接口排序功能,例如一个注册功能主要包含了多个步骤,可以根据swagger-bootstrap-ui提供的接口排序规则实现接口的排序,step化接口操作,方便其他开发者进行接口对接
使用方法
老样子 先导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om.github.xiaoymin</groupId>
<artifactId>knife4j-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dependency>
写配置类
这货的配置类,不能说和swagger很像,简直一毛一样,只有两根毛比较特别,比swagger的配置类多了两个注解
@Configuration
@EnableSwagger2
@EnableKnife4j
@Import(BeanValidatorPluginsConfiguration.class)
public class SwaggerConfiguration {
@Bean
public Docket buildDocket() {
return new Docket(DocumentationType.SWAGGER_2)
.apiInfo(buildApiInfo())
.select()
.apis(RequestHandlerSelectors.basePackage("包扫描路径"))
.paths(PathSelectors.any())
.build();
}
private ApiInfo buildApiInfo() {
Contact contact = new Contact("作者名称","","");
return new ApiInfoBuilder()
.title("****API文档")
.description("***服务api")
.contact(contact)
.version("版本号").build();
}
}
@EnableSwagger2和@EnableKnife4j这两个注解放到一起说
如果配置类写在公共模块的话,我们需要在相应的模块中开启配置
新建一个KnifeConfig类,内容如下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配置类路径")
public class KnifeConfig {
}
对,你没看错,就这么点东西,接下来就是测试地址了
http://host:port/doc.html
我们可以看到 主页是这样一个界面,是不是看起来就比swagger要牛牪犇
好啦,分享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