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Java 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其代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开发者的关注。传统的 Java 代码保护技术,如文件级加密、方法级加密、控制流混淆和名称混淆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保护作用,但在安全性上仍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有效对抗内存 Dump 和反混淆工具等威胁。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种全新的、安全性极高的 Java 代码保护方案 —— 虚拟机保护。
JVM 字节码基础认知
在了解虚拟机保护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认识一下 JVM 字节码。Java 源代码经过编译后,会生成包含 Java 字节码的 class 文件。通过解析 class 文件,我们可以获取每个方法的 JVM 字节码。对字节码进行反汇编,就能得到对应的 JVM 指令。
例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Java 源文件 Main.java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反汇编后的 JVM 指令 Main.smali
如下:
.method public static main([Ljava/lang/String;)V
.max stack 2
.max locals 1
.local 0 "args" [Ljava/lang/String;
.line 7
getstatic java/lang/System out Ljava/io/PrintStream;
ldc "Hello, world"
invokevirtual java/io/PrintStream println (Ljava/lang/String;)V
.line 8
return
.end method
Java 方法 Native 化的尝试与局限
理论上,我们可以将需要保护的 Java 方法转换为 Native 方法。以 main
方法为例,可将 JVM 指令转换为 C 代码:
void cpp_main(JNIEnv* env, jclass clazz, jobjectArray args)
{
jclass cid = env->FindClass("java/lang/System");
jfieldID fid = env->GetStaticFieldID(cid, "out", "Ljava/io/PrintStream;");
jobject out = env->GetStaticObjectField(cid, fid);
jclass printstream = env->FindClass("java/io/PrintStream");
jmethodID println = env->GetMethodID(printstream, "println", "(Ljava/lang/String;)V");
const char* cstr = "Hello, world";
jstring str = env->NewStringUTF(cstr);
env->CallObjectMethod(out, println, str);
env->DeleteLocalRef(str);
}
原始的 Java 代码中的 main
方法可以等价替换为:
public class Main {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hello"); // 加载 native 动态库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转换为 native 调用
cpp_main();
}
public native static void cpp_main();
}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问题。转换过程依赖 C/C++ 编译器生成各平台的动态库,而且随着转换的 method 增多,C/C++ 的动态库会变得非常大。
虚拟机保护:创新的代码保护方案
虚拟机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将 JVM 字节码翻译为自定义的中间指令(VM Code),然后在 Native 层的动态库中解释执行 VM Code。
JVM 转 VM Code
以 main
方法为例,其方法体可以替换为一个跳转方法,转换为以下形式: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跳转方法
CC0000006603E7A6000AE87B8EB0D714.vm_void(1, new Object[]{args});
}
}
其中,CC0000006603E7A6000AE87B8EB0D714
是一个随机的 Java Class:
public class CC0000006603E7A6000AE87B8EB0D714 {
public static native void vm_void(int method_index, Object[] method_args);
}
vm_void
是一个 Native 方法,实现在 C/C++ 编写的动态库中,作为解释器的入口。method_index
代表这个方法的 ID,可将其与原始的方法字节码做映射保存。
解释执行原理
vm_void
函数的代码逻辑大致如下(以伪代码表示):
void JNICALL vm_void(JNIEnv* env, jint method_index, jobjectArray args)
{
// local vars
int local_vars[local_size];
// 获取 method_index 对应的 vm code
vm_code = getMethodVmCode(method_index);
insn = vm_code;
while (insn < vm_code.size())
{
switch(insn.opcode)
{
case OP_ADD:
int a1 = get_op1(insn);
int a2 = get_op2(insn);
int index = get_dest(insn);
local_vars[index] = a1 + a2;
break;
case OP_SUB:
// do sub
case OP_INVOKE_STATIC:
// method_id = get_method_id(insn);
// args = get_method_args(insn);
// invoke static method
// ...
case OP_INVOKE_VIRTUAL:
// invoke virtual method
//...
}
insn = next_insn(insn);
}
}
上述伪代码中的 vm_code
是将方法体中的 JVM 字节码转换后的自定义虚拟机字节码,它可以包含各种操作,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方法调用、条件跳转等,从而实现对被保护方法的解释执行。
卓越的安全性
vm_code
对应了一种自定义的编码规则,要还原被保护的方法,需要逆向分析整个 C/C++ 实现的解释器的逻辑,以及分析 vm_code
编码的 opcode 和 JVM 字节码的对应关系。而且,vm_code
在保护时可以进行随机化,C/C++ 解释器的解码逻辑还可以通过 Virbox Protector 二进制保护技术再次保护,这使得逆向分析变得极其困难。
从技术原理可以看出,Java 虚拟机保护方案的安全强度远高于控制流混淆的保护方式,特别适用于对安全性有高要求的保护场景。
如果你想体验测试 Java 虚拟机保护,可在 Virbox Protector 官网下载保护工具免费试用,为你的 Java 代码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