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习链表时发现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文末附删除链表节点的直接解法)
在 C++ 中,如果 cur 是 NULL,那么 cur->next`的访问会引发未定义行为,因为 cur是一个空指针,尝试访问其成员会导致程序崩溃或其他不稳定的行为。
理解空指针
- 空指针 (`NULL`): 表示不指向任何有效的内存地址。
- 成员访问: 对空指针进行成员访问(如 `cur->next`)会导致程序试图解引用无效的内存地址,这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运行时错误。
正确的做法
在链表操作中,需要确保指针不为空后才访问其成员。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检查指针是否为NULL:
while (cur != NULL && cur->next != NULL) {
if (cur->next->val == val) {
ListNode* tmp = cur->next;
cur->next = cur->next->next;
delete tmp;
} else {
cur = cur->next;
}
}
在这段代码中:
- `while (cur != NULL && cur->next != NULL)` 确保了在访问 `cur->next` 之前,`cur` 不为空。
- 如果 `cur` 是 `NULL`,条件 `cur != NULL` 不成立,循环体不会执行,避免了访问无效内存的问题。
总结
- **`cur` 是 `NULL`**: `cur->next` 是无效的访问,应该避免这种情况。
- **安全的做法**: 在访问指针成员之前,确保指针不是 `NULL`,以防止程序崩溃或产生未定义行为。
附上删除链表节点的最基本解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moveElements(ListNode* head, int val) {
// 删除头结点
while (head != NULL && head->val == val) { // 注意这里不是if
ListNode* tmp = head;
head = head->next;
delete tmp;
}
// 删除非头结点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cur->next!= NULL) {
if (cur->next->val == val) {
ListNode* tmp = cur->next;
cur->next = cur->next->next;
delete tmp;
} else {
cur = cur->next;
}
}
return hea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