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复习和整理了一些进程相关的知识,所以结合书本与网上的知识整理了这篇博客
首先介绍一下进程的创建方法,fork与vfork函数
fork函数
一个进程调用fork()函数后,系统先给新的进程分配资源,包括代码、数据和分配给进程的资源,然后把原来的进程的所有值都复制到新的新进程中,只有少数值与原来的进程的值不同。相当于克隆了一个自己。
需要的头文件: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pid_t fork(void);
功能:
用于从一个已存在的进程中创建一个新进程,新进程称为子进程,原进程称为父进程。
参数:
无
返回值:
成功:子进程中返回 0,父进程中返回子进程 ID。pid_t,为无符号整型。
失败:返回 -1。
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1)当前的进程数已经达到了系统规定的上限,这时 errno 的值被设置为 EAGAIN。
2)系统内存不足,这时 errno 的值被设置为 ENOMEM。
注:
(1)fork() 函数被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两次返回的区别是:子进程的返回值是 0,而父进程的返回值则是新子进程的进程 ID。
(2)实际上,更准确来说,Linux 的 fork() 使用是通过写时拷贝 (copy- on-write) 实现。写时拷贝是一种可以推迟甚至避免拷贝数据的技术。内核此时并不复制整个进 程的地址空间,而是让父子进程共享同一个地址空间。只用在需要写入的时候才会复制地址空间,从而使各个进行拥有各自的地址空间。也就是说,资源的复制是在需要写 入的时候才会进行,在此之前,只有以只读方式共享。
(3)一般来说,是父进程先执行还是子进程先执行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内核所使用的调度算法
(4)在父进程中需使用wait函数回收子进程资源,要不然子进程会成为僵尸进程
vfork函数
所需头文件: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pid_t vfork(void);
功能:
vfork() 函数和 fork() 函数一样都是在已有的进程中创建一个新的进程,但它们创建的子进程是有区别的。
参数:
无
返回值:
成功:子进程中返回 0,父进程中返回子进程 ID。pid_t,为无符号整型。
失败:返回 -1。
fork() 与 vfock()的区别
1)fork(): 父子进程的执行次序不确定。
vfork():保证子进程先运行,在它调用 exec(进程替换) 或 exit(退出进程)之后父进程才可能被调度运行。
2)fork(): 子进程拷贝父进程的地址空间,子进程是父进程的一个复制品。
vfork():子进程共享父进程的地址空间(准确来说,在调用 exec(进程替换) 或 exit(退出进程) 之前与父进程数据是共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