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与场景
目标:把分散的交流/直流充电桩聚合为可用作电力市场与电网侧辅助服务的“可调负荷”,并在满足车主用能体验(SOC/出发时间)的前提下,实现:
-
削峰填谷/需量管理、需求响应(DR)事件执行;
-
日内与实时价格跟随(峰谷套利、现货跟随);
-
调频/AGC 类秒级快速功率跟踪(具备硬件与协议前提时);
-
与风/光功率预测联动,平滑出力、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购电成本与管网拥塞风险。
典型工况:园区/公共站/高速枢纽站(大功率直流),配变容量受限,白天光伏富余、夜间低价电,叠加电网 DR 事件或 VPP 调度指令。
二、系统总体架构
分层理念(云-边-端):
-
云端 VPP 中台:市场交易/DR接入、资源目录、策略引擎、优化调度、AGC/实时指令分发、M&V/结算、计费对账。
-
站端边缘网关:OCPP/IEC 63110 适配、站内负荷约束(配变/馈线/母线)、本地 MPC 与安全兜底。
-
终端充电桩/车:执行功率/电流设定,回传测量;支持 ISO 15118(含 Plug&Charge/V2G 时)与 OCPP Smart Charging。
主流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