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编为大家解答js注释符号快捷键的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js两种注释符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java进一步学习总结
1、基本的语法规则
(1)严格区分大小写
(2)对空格、换行、缩进不敏感,一条语句可以多行写
(3)一条语句结束后可以是用分号,也可以不用分号
2、注释符号
(1)单行注释符:以 '//‘开始,到所在行结束.快捷键:ctrl+/
(2)多行注释符:以’/*‘开始,以’*/'结束,中间可以包含多行.快捷键:shift+alt+a
3、输入输出语句
用于实现网页和页面的交互
(1)输出语句:
alert(‘字符串’):消息框,'字符串’为消息框上显示的内容
console.log(内容):输出到浏览器的console中
console.info(内容):输出到浏览器的console中 console.log()和console.info()只是写法不同,没有太大区别。
console.error(内容):输出错误信息到console中
示例:
①代码段如下:
<body>
<>
console.log('西安邮电大学');//输出到浏览器的console中
console.info('西北政法大学');//输出到浏览器的console中
console.error('aaaa');//输出错误信息到console中
</>
</body>
②页面展示如下:
(2)输入语句:
prompt(‘字符串’):浏览器弹出输入框,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框输入内容
示例:
①代码段如下:
<body>
<>
var msg=prompt('请输入数据');// 在消息框输入数据的语句
console.log('你输入的数据是:'+msg);
</>
</body>
②输入输出结果为:
4、变量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会发生改变的量Python中的所有运算符号。本质是内存中的一块儿存储区域。
(1)声明变量:
var 变量名 = 值;
示例:
①代码段如下:
<body>
<>
//声明变量
var str=123456;
console.log(str);
</>
</body>
②输出结果为:
(2)先声明,后赋值
var 变量;
变量 = 值
示例
①代码段如下:
<body>
<>
var s1,s2;
s1=8;
s2=0;
console.log(s1);
console.log(s2);
</>
</body>
②输出结果为:
(3)命名规则
a、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和美元符号($)组成
b、不能以数字开头
c、严格区分大小写
d、不能是关键字、保留字
e、建议做到 ‘见名知意’
f、建议使用驼峰命名法:首字母小写,后面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5、变量的数据类型
小知识:
强类型语言:C/C++、java 在声明变量时必须指定变量的数据类型
弱类型语言:javaScript、Python 在声明变量时不用指定变量的数据类型。变量的数据类型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自动确定
(1)基本数据类型
数据 | 类型 |
---|---|
Boolean | 布尔型(逻辑型) |
String | 字符串(用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序列) |
Number | 数字型(整数和小数) |
Null | 空值型 |
Undefined | 未定义型 |
(2)复合数据类型
数据 | 类型 |
---|---|
Object | 对象( 对象是一系列命名变量、函数的集合) |
Array | 数组 |
Function | 函数 |
(3)数字型常用的数制
a、二进制:由0和1组成的数字序列
b、八进制:由0开头,0~7组成的数字序列,逢8进1
c、十六进制:是0x开头,由09数字和af字母组成
d、十进制
(4)数字型的取值范围(最大值和最小值):
最大值:Number.MAX_VALUE 1.7976931348623157e+308
最小值:Number.MIN_VALUE 5e-324
示例:
①代码段展示:
<body>
<>
console.log(Number.MAX_VALUE)
console.log(Number.MIN_VALUE)
</>
</body>
②输出结果为:
(5)特殊的数字型
NaN:Not a Number,这不是一个函数,只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型。
isNaN(变量):isNaN()是一个函数,用来判断变量是否是非数字类型。若是非数字返回true,若是数字返回false。
示例:
①代码段如下:
<body>
<>
var t=123;
var s='student';
//isNaN函数里面是数字则返回false,不是数字则返回true.
console.log(isNaN(t));
console.log(isNaN(s));
</>
</body>
②输出结果为:
(6)字符串类型
用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序列。
注意:在单引号字符串中可以嵌套双引号;在双引号字符串中可以嵌套单引号。但是单引号和双引号不能交叉。
a、转义字符:以’'开头,后跟一个字符,代表某个特殊含义。
转义字符 | 含义 |
---|---|
\n | 表示换行 |
\t | Tab符号 |
\b | 退格符 |
\x | 十六进制数 eg:\x61 |
\ | 表示一个反斜杠 |
b、字符串的长度:字符串变量默认有length属性,代表字符串的长度(有效字符的个数)
c、访问字符串中的某个字符:字符串变量名[index],index的取值为从0开始到字符串的长度减1
上述四点综合示例:
①代码段如下:
<body>
<>
var str0="姓名:'刘备'";//双引号可以套单引号
var str='姓名:\n"刘备"'//\n转义字符表示换行
var str1='姓名:\t"刘备"'//\t转义字符表示一个Tab分隔
var str2="姓名:\\'刘备'"//两个\\表示一个\
console.log(str0)
console.log(str)
console.log(str1)
console.log(str2)
console.log(str.length)//输出变量的字符串长度
console.log(str[str.length-1])//输出字符串最后的字符
</>
</body>
②输出结果为:
d、字符串的拼接:通过’+'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和字符串拼接时,会将其他类型的数据先转换成字符串.
示例
①代码段如下:
<body>
<>
var s=123;
var t='abc'
var f=789
console.log(t+s+f);
console.log(s+f+t)
</>
</body>
②输出结果为:
(7)数据类型的检测:typeof
①代码展示:
<body>
<>
//数据类型的检测:
console.log(typeof 12)
console.log(typeof null)
</>
</body>
②输出结果展示:
(8)将其他类型的数据转换成字符串
a、通过连接符’+’
b、通过toString()方法
c、通过String()类进行转换
①代码展示:
<body>
<>
// 将其他数据类型转换字符的两种方式
//方法一:
var pt = 123;
var s1 = pt.toString()
console.log(typeof s1)
//方法二:
var s2=String(pt)
console.log(typeof s2)
</>
</body>
②输出结果为:
(9)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字型的方式
a、通过parseInt()将字符转换成整数
b、通过parseFloat()将字符串转换为浮点型数据(小数)
c、通过Number()将字符串转为数字型
d、通过算术运算符进行隐式转换
示例:
①代码段展示:
<body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images/001.png" width="300px" height="200px">
<div>
<label>
物品单价:<input type="text" id="price">
</label>
<br><br/>
<label>
购买数量:<input type="text" id="count">
</label>
<br/><br/>
<button onclick="cal()">计算看看</button>
<br><br/>
<label>
预计总价:<input type="text" id="total">
</label>
</div>
<>
//定义函数实现
function cal(){
//1.获取用户的单价和数量,先获取标签,在获取的值(也就是input默认存在的value)
var 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ice').value
var c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ount').value
//2.将单价和数量转换为数字型,因为input的type类型是文本text,为字符串,所以要转化为数字型
//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字型的几种方式
//通过paseInt()将字符串转换为整数
//通过paseFloat()将字符串转换为浮点型数据(小数)
//通过Number()将字符串转化为数字型
//通过算数运算符进行隐式转化
var p1=parseFloat(p)
var c1=parseFloat(c)
//3.计算总价
var t = p1*c1
//4.将t的值放入'预计总价'的文本框中去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value=t
}
</>
</body>
②页面效果展示:
(10)转换为Boolean类型
- 把空值、否定值转换为false,如空字符串、0、NaN、null和undefined;
- 其余的转换为true
6、算术运算符
符号 | 含义 |
---|---|
+ | 加号 |
- | 减号 |
* | 乘号 |
/ | 除号 |
% | 取模 |
(1)优先级: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2)模运算(%):运算结果的符号取决于%左边的数据,与%右边的数据无关
(3)+、-既可以作为双目运算符,也可以作为单目运算符(表示正、负号);单目运算符的优先级高于双目运算符。
示例:(取模运算的相关小知识)
①代码段展示:
<body>
<>
var t=-11
console.log(t%2)//模运算(%):余数的符号取决于%左边的数的符号
</>
</body>
②输出结果为:
(4)自增(++):是运算对象自己给自己加1.
a++ 后缀表达式
++a 前缀表达式
(5)自减(–):是运算对象自己给自己减1
a-- 后缀表达式
--a 前缀表达式
注意:作为独立语句前缀和后缀没有区别;但是若在混合运算的表达式中是有区别的.
示例1:
①代码段如下:
<>
var a=5,b=6,c
c=a++*b//先使用a的值,然后a+1
console.log('a=',a)
console.log('c=',c)
</>
②输出效果为:
示例2:
①代码段如下:
<>
var a=5,b=6,c
c=++a*b//先进行a+1,后使用a的值
console.log('a=',a)
console.log('c=',c)
</>
②输出效果为:
示例3:
①代码段如下:
<>
var a=5,b=6,c
c=a--*b//先使用a的值,然后让a-1
console.log('a=',a)
console.log('c=',c)
</>
②输出效果为:
示例4:
①代码段如下:
<>
var a=5,b=6,c
c=--a*b//先使用a-1,后使用a的值
console.log('a=',a)
console.log('c=',c)
</>
②输出效果为:
7、关系运算符(比较运算符)
(1)关系运算的运算结果:true/false
45>25 --> true
45<25 --> false
(2)运算符:> >= < <= == !=
符号 | 含义 |
---|---|
== | 只比较值,不比较类型 |
=== | 全等。先比较类型,然后再比较值 |
!= | 只比较值,不比较类型 |
!== | 全不等,类型和值都不等 |
8、逻辑运算符
运算结果是逻辑值(true/false)
逻辑运算符 | 含义 |
---|---|
逻辑与(&&) | 表达式1 && 表达式2 -->只有两个表达式的值都为true时,结果为true( 注意:&&运算的短路现象:当’表达式1’为false时,不运算’表达式2’) |
逻辑或(||) | 表达式1 | | 表达式2 -->两个表达式中只要有一个为true,结果就为true(注意:||运算的短路现象:当’表达式1’为true时,不运算’表达式2 ’ ) |
逻辑非(!) | 取反,true反是false,false的反是true.是单目运算符,必须放在运算对象的左边 |
优先级顺序:!> &&> ||(注:也就是说单目运算符优先级高于双目运算符高于三目运算符)
9、赋值运算符(=)
1、格式:变量 = 表达式
eg: var a= 15
2、要求:
(1)'='的左边只能是变量,不能是常量或表达式
(2)优先级是最低的
10、复合赋值运算符
+=、-=、=、/=等
eg: var a= 5
a+=5 ==> a=a+5
a*=3+4 ==> a= a(3+4)
11、位运算符
对数据的二进制位进行运算
(1)按位与(&): a&b 相对应的二进制位都为1时结果为1,否则结果为0
var a=10,b=15
a&b = 10
00001010
&00001111
-------------------
00001010
(2)按位或(|): a|b 相对应的二进制位有一位为1时结果为1,都为0时结果为0
var a=10,b=15
a|b = 15
00001010
| 00001111
-------------
00001111
(3)按位异或(^): a^b 相对应的二进制位相同为0,不同为1
var a=10,b=15
a^b = 5
00001010
^ 00001111
-----------------
00000101
(4)按位左移(<<):运算对象 << 位移位数,位移时高位(左边)移出的位舍弃,低位(右边)补0
对于正整数和无符号数,左移n位等于让运算对象乘以2的n次方
var a=2,b
b= a<<1
(5)按位右移(>>):运算对象 << 位移位数, 位移时低位(右边)移出的位舍弃,高位(左边)补0
对于正整数和无符号数,右移n位等于让运算对象除以2的n次方
12、条件运算符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是一个三目运算符(参加运算的对象有三个)
条件表达式: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先运算’表达式1’,若结果为true则选择’表达式2’进行运算,并把’表达式2’的值作为整个条件表达式的值;若’表达式1’的结果为false,则选择’表达式3’进行运算,并把’表达式3’的值作为整个条件表达式的值。
13、流程控制
通过控制代码的执行顺序来实现某种功能
1、顺序结构: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
2、分支结构:又称为选择结构,是根据条件决定选择执行某个分支的代码
3、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迭代),是根据条件决定是否重复执行某段代码
14、分支结构
(1)if语句:条件语句
if(条件表达式){
代码段
}
(2)if…else语句:
if(条件表达式){
代码段1
}else{
代码段2
}
注意:
①else必须和if结合使用,不能单独使用
②else后不能带表达式
示例:输入一个年份,判断它是闰年还是平年
(1)年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
(2)年份能被400整除
代码段如下:
<body>
<>
//(1)能被4整除,不能被100整除(2)能被400整除 两个条件满足一个为闰年,不满足的就为平年
var n = prompt('请输入一个年份')
var year = parseInt(n)
var msg = ''
if((year%4===0 && year%100!==0) ||year%400==0){
msg=year+'是闰年'
}else{
mag=year+'是平年'
}
alert(msg)
</>
</body>
15、多分支语句
if(表达式1){
代码段1
}else if(表达式2){
代码段2
}else if(表达式3){
代码段3
}
...
else{
代码段n
}
示例1:输入成绩,判断成绩的等级
条件如下:
>=90 为 A
>=80 为 B
>=70 为 C
>=60 为 D
<60 为 E
代码段如下:
<body>
<>
//输入学生成绩,判断成绩的等级,>=90为A,>=80为B,>=70为C,>=60为D,不合格的为E。
var n = prompt('请输入一个成绩')
var s = parseInt(n)
var msg=''
if(s>=90){
msg='A'
}else if(s>=80){
msg='B'
}else if(s>=70){
msg='C'
}else if(s>=60){
msg='D'
}else{
msg='E'
}
alert(msg)
</>
</body>
示例二: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系数,若有实数根,求根并输出,否则输出“不是二次方程或没有实数根”的信息。
<body>
<>
// 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系数,若有实数根,求根并输出,否则输出“不是二次方程或没有实数根”的信息。
var a=parseFloat(prompt('请输入数字a:'));
var b=parseFloat(prompt('请输入数字b:'));
var c=parseFloat(prompt('请输入数字c:'));
var s=parseFloat(Math.sqrt(b*b-4*a*c));
var x1,x2;
if(b*b-4*a*c>0){
console.log('有两个实数根');
x1=(-b+s)/2*a
x2=(-b-s)/2*a
console.log('x1=',x1);
console.log('x2=',x2);
}else if(b*b-4*a*c==0){
console.log('有一个实数根');
x1=(-b)/2*a;
console.log('x1=x2=',x1);
}else{
console.log('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
</>
</body>
16、if结构的嵌套
(1)在if子句中嵌套
if(表达式1){
if(表达式2){
代码段1
}
}else{
代码段2
}
(2)在else子句中嵌套
if(表达式1){
代码段1
}else {
if(表达式2){
代码段2
}else{
代码段3
}
}
注意:
a、在没有大括号({})时,if或else的控制范围(作用域)为其后的第一条语句
b、在没有大括号({})时,else总是和离它最近的if匹配
示例:
a、输入3个整数,输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代码段如下:
<body>
<>
var a=prompt('输入第一个数')
var b=prompt('输入第二个数')
var c=prompt('输入第三个数')
var a1=parseInt(a)
var a2=parseInt(b)
var a3=parseInt(c)
var max,min
//方法1:
/* if(a1>=a2){
max=a1
min=a2
}else{
max=a2
min=a1
}
if(max<=a3){
max=a3
}
if(min>=a3){
min=a3
} */
//方法2:
max = a1>=a2?a1:a2
max = a1>=a3?max:a3
min = a1<=a2?a1:a2
min = a1<=a3?min:a3
console.log('最大值'+max)
console.log('最小值'+min)
</>
</body>
b、输入3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
<body>
<>
var a=parseInt(prompt('输入第一个数'))
var b=parseInt(prompt('输入第二个数'))
var c=parseInt(prompt('输入第三个数'))
var str = a+','+b+','+c
console.log('原数据:',str)
if(a<b){
var temp=a
a=b
b=temp
}
if(a<c){
var temp=a
a=c
c=temp
}
if(b<c){
var temp=b
b=c
c=temp
}
str = a+','+b+','+c
console.log('排序后:',str)
</>
</body>
17、多分支选择结构
switch(表达式){
case 常量1:代码段1;break;
case 常量2:代码段2;break;
case 常量3:代码段3;break;
...
case 常量n:代码段n;break;
default: 代码段n+1;
}
注意:
(1)case后面必须是常量,该常量的类型必须和’表达式’的运算结果的类型一致
(2)case后面的常量不能重复
(3)default表示是所有case情况之外的
(4)switch–case必须和break结合使用,否则没有分支选择的效果
示例1:用switch–case结构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body>
<>
var m = parseInt(prompt('请输入一个整数'))
var str = ''
switch(m%2){
case 0:str='是偶数';break;
case 1:str='是奇数';break;//必须要与break结合使用,否则起不到多分支的作用
}
alert(str)
</>
</body>
示例2:输入成绩判断成绩的等级(用switch–case实现)
<body>
<>
var m = parseFloat(prompt('请输入一个成绩:'))
var k = parseInt(m/10)
var msg = ''
switch(k){
case 10:
case 9:msg = 'A';break
case 8:msg = 'B';break
case 7:msg = 'C';break
case 6:msg = 'D';break
default:msg = 'E'
}
alert(msg)
</>
</body>
示例三:输入年、月、日
①判断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
②月份是哪个季节(3-5为春季、6-8为夏季、9-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③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代码段如下:
<>
var y = parseInt(prompt('请输入年份'))
var m = parseInt(prompt('请输入月份'))
var d = parseInt(prompt('请输入日期'))
var days = d,flag=false,sea='',msg=''
if((y%4===0 && y%100!==0)||(y%400===0)){
flag = true
}
switch(m-1){
case 12: days+=31;
case 11: days+=30;
case 10: days+=31;
case 9: days+=30;
case 8: days+=31;
case 7: days+=31;
case 6: days+=30;
case 5: days+=31;
case 4: days+=30;
case 3: days+=31;
case 2:
if(flag){
days+= 29;
msg= '闰年'
}else{
days+= 28
msg = '平年'
}
case 1: days+= 31;
}
switch(m){
case 3:
case 4:
case 5: sea='春季';break;
case 6:
case 7:
case 8: sea='夏季';break;
case 9:
case 10:
case 11: sea='秋季';break;
case 12:
case 1:
case 2: sea='冬季';break;
}
var str = y+'是'+msg+';'+m+'月是'+sea+';'+d+'号是'+y+'年的第'+days+'天'
alert(str)
</>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