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的认知策略?
一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 顺序:从编程(思想)、java本身的特点、自身的特点、教学理论的总观点、教学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散兵(抖音:按照粉丝数量、收藏数量、点赞数量排名)。
- 学会,不欺骗自己的;效率高,不欺骗自己的;而不是以快(不用看视频、不用记笔记为目标)。
二 java本身
- 更新速度快,同一技术版本更迭快。
- 知识多而杂:jdk如果学完全部一生都学不完。如芋道天天3个知识点。
- 讲究核心:如c语言就那3张图,所以学习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把核心知识点学会就行了(内容太多,反而分不清主次),把核心知识当做固着点。
三 我本身
- 让自己人生荒废的三种行为【抖音】:把收集信息当做学习或思考,把思考过程交给社交媒体。】
四 视频的特点
- 看视频学习会禁锢住你的思想,实际应用并非如此。
- 视频所讲的技术版本、编程思想、编程写法落后(滞后)。
- 站在初级开发者的角度免费视频有包含,但站在架构师的角度免费视频没有包含。
五 文档的特点
一 学习的概述
2 学习的分类
(3)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划分
根据学习形式划分:
(1)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2)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研究、综合、概括、抽象等等而获得结论的过程。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性质)划分:
(1)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可以分为有意义接受学和有意义活动学习:
有意义活动学习是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等作为工具” 去解决新
问题、实施新任务的过程, 学生亲自参与自行完成从“工具”到任务的策略性整合,从中获得知识与体验。有意义活动学习有别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主要特征是:①强调实践.操作及探索行为 ;②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理解;③重视人际交往,突出情感的体验。
二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三 认知派学习理论
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概述
奥苏贝尔(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也叫做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主要说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主要是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学生在学校中的有意义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短时期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B:那我们刚刚学完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他最大的一个缺点,耗费时间比较多,效率低下。而接受学习效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对于我们要传承这么大量的人类的文明遗产啊,呃那的确是接受学习会更合适(更有效率))。
(2)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1.意义学习的实质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1)非人为的联系
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了某种合理的或在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例如︰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现在学习新命题“四边形内角之和等于360°,可以推导出任何四边形都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那么四边形内角之和当然为360°。凡类似这种联系,都是非人为的联系。
(2)实质性的联系
实质性联系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
例如∶学习“等边三角形”这个新命题,应该把握“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学习者很自然地与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应的表象、观念建立起联系。联系一旦建立,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新命题表述出来,即“任何三角形只要它们的三条边相等,它们就是等边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有三条等边”等。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概念的关键特征没变,它们引起的心理内容没变。
2.意义学习的条件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前者为影响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客观条件),后者为影响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主观条件).
(1)从客观条件来看
①逻辑意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满足能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的要求,也就是说,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像老师让我把=3.1415926570209851246记下来,有办法进行有意义学习吗?没办法,因为它就不是一个有逻辑的材料,所以建立不了实质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②能力范围内: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
①倾向性(心向):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心向);
②知识基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如果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了适当的知识基础,那么,这种学习材料对学习者来说就构成了潜在的意义,即学习材料有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联系的可能性;
③付诸实践: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3)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奥苏贝尔再将有意义学习由简到繁分为如下五种类型:
1.符号表征学习
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如“上海”表示一个城市,“车祸”表示一类事件,“小白兔”表示一类动物。符号表征学习包括学习符号和符号所指称的人、事物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