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 interpreter: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的原因

本文介绍了解决Linux环境下由Windows编辑的脚本因格式差异导致无法执行的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检测脚本格式,并提供解决方案将其转换为Unix格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在编译完Fortran的一个程序之后,却用原来的调用脚本怎么也没法执行,问题如标题,最好找到这篇文章,恍然大悟。

        Linux下面一个脚本死活也运行不了, 我检查了数遍,不可能有错。快Insane啦!提示:bad interpreter: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上网上找了好久,总算发现原来是文件格式的问题。这个文件是我在Windows下编写的。换行的方式与Unix不一样,但是在VI下面如果不Set一下又完全看不出来。气晕过去了~~~希望不会有人跟我一样倒楣,花了好几个小时in vain!!

 

解决方法:

1、程序是在一个网站上看到的,我保存下来源码天空,大致修改了一下。

2、上传到linux主机运行

     chmod +x back

     ./back

    错误提示如下:
    bash: ./back : bad interpreter: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3、错误分析:

        因为操作系统是windows,我在windows下编辑的脚本,所以有可能有不可见字符。从你的脚本及报告的错误看来, 很有可能是你的脚本文件是DOS格式的, 即每一行的行尾以\r\n来标识, 其ASCII码分别是0x0D, 0x0A.
可以有很多种办法看这个文件是DOS格式的还是UNIX格式的, 还是MAC格式的。
(1)vi filename
然后用命令
:set ff?
可以看到dos或unix的字样. 如果的确是dos格式的, 那么你可以用:set ff=unix把它强制为unix格式的, 然后存盘退出. 再运行一遍看.
(2)用joe filename
如果是DOS格式的, 那么行尾会有很多绿色的^M字样出现. 你也可以用上述办法把它转为UNIX格式的.
(3) 用od -t x1 filename
如果你看到有0d 0a 这样的字符, 那么它是dos格式的, 如果只有0a而没有0d, 那么它是UNIX格式的, 同样可以用上述方法把它转为UNIX格式的.

 

转换不同平台的文本文件格式可以用
1. unix2dosdos2unix这两个小程序来做. 很简单. 在djgpp中这两个程序的名字叫dtou和utod, u代表unix, d代表dos
2. 也可以用sed 这样的工具来做:
sed  's/^M//' filename > tmp_filename
mv  -f tmp_filename filename


特别说明:^M并不是按键shift + 6产生的^和字母M, 它是一个字符, 其ASCII是0x0D, 生成它的办法是先按CTRL+V, 然后再回车(或CTRL+M)

另外, 当SHELL程序报告command not found时, 总是去检查一下你的PATH里面有没有程序要用到的每一个命令(没指定绝对路径的那种). 你这么小的程序, 可以一行一行核对.

 

简言之,用命令:set ff?查看是doc还是unix格式,如果是dos格式,用命令:set ff=unix转化为unix格式。

详细请参考:http://www.codesky.net/article/200612/119693.html

 

         如果你的工程很大,你不可能逐个文件去查看,这时候批量处理就显得很重要了,下面附上我写的的一个脚本,可以实现批量转换doc格式的文件为Unix格式的,脚本中用到的主要命令是dos2unix命令,该命令的功能就是将dos格式的文件转换为unix。

 

#!/bin/sh

# Author (C) flyingbird
# Date 5/5/2014

if [ $# -ne 1 ]; then
    echo "Usage: $0 args(args maybe file or directory)"
    exit 1
fi

if [ ! -f $1 ] && [ ! -d $1 ]; then
    echo "Bad argument \"$1\""
    exit 1
fi

if [ -f $1 ] && `file $1 | grep -q CRLF`; then
    dos2unix $1
    exit 0
fi

if [ ! -d $1 ]; then
    echo "\"$1\" is already unix format"
    exit 0
fi

for file_name in `ls -R $1`
do

echo "deal with \"$1/$file_name\""

    if ! `file $1/$file_name | grep -q CRLF`; then
        echo "$1/$file_name not exist CRLF"
        continue
    fi

    dos2unix $1/$file_name
done


exit 0

### Mac OS 上解决 'bad interpreter: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错误 当在 macOS 中遇到 `/bin/bash^M: bad interpreter: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的错误时,通常原因是文件格式不兼容。具体来说,在 Windows 平台上创建并传输至 macOS 或 Linux 系统中的 shell 脚本可能带有 DOS 行结束符(CR/LF),而 Unix/Linux/macOS 使用 LF 作为行结束符[^4]。 #### 方法一:转换文件格式 可以使用 `dos2unix` 工具来修正这个问题: 1. 安装 dos2unix: 如果尚未安装此工具,则可以通过 Homebrew 来获取它。 ```bash brew install dos2unix ``` 2. 将脚本从 DOS 格式转换为 UNIX 格式: 假设要修复的文件名为 `script.sh`,那么可以在终端输入以下命令完成转换工作。 ```bash dos2unix script.sh ``` 3. 验证更改后的文件编码方式 可以通过 Vim 编辑器验证是否成功移除了 ^M 字符串。 ```bash vim -b script.sh :set ff? ``` 如果显示的是 `fileformat=unix` 则表示已经正确更改为 Unix 文件格式[^3]。 #### 方法二:手动调整 Shebang 行 另一个常见问题是 shebang 行 (`#!`) 后存在不必要的空白字符或多余的空格。确保她 bang 行没有任何额外的空间或其他不可见字符。 例如,应保持如下形式而不含任何多余空间: ```bash #!/bin/bash ``` 而不是像这样含有隐藏的制表符或者其他看不见的符号: ```bash #!/bin/bash # 注意这里有一个或多个人眼难以察觉的空格 ``` #### 方法三:检查解释器路径 确认指定的解释程序确实存在于给定路径下,并具有可执行权限。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默认情况下 `/bin/bash` 应该总是可用且有效的;但如果是在特定环境下运行某些 Python 相关指令如 pip 报此类错误的话,可能是由于虚拟环境中配置不当引起的。这时应该仔细核对相关环境变量设置以及所依赖的具体版本号等细节信息[^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