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状网络中的入侵检测
1. 入侵检测概述
入侵检测的目的是及时向系统管理员发出可能遭受攻击的警报,理想情况下能够阻止攻击或减轻损失。由于无线网络比有线网络更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入侵检测在无线网络中作为第二道防线显得尤为关键。
1.1 入侵检测的目标
入侵检测通常是一个难题。入侵检测系统(IDS)试图区分异常活动和正常活动,并从异常但非恶意的活动中识别出真正的恶意活动(攻击)。然而,正常活动的范围很广,攻击可能看起来与正常活动相似。例如,ping 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发现主机是否正在运行并在线,但它也可用于攻击侦察,以了解潜在目标的信息。即使能够将异常活动与正常活动区分开来,异常活动也不一定具有真正的恶意意图。
入侵检测的准确性通常用误报(假警报)和漏报(未检测到的攻击)来衡量。IDS 试图将误报和漏报都降至最低。但这一目标因攻击者可能试图逃避检测而变得复杂。因此,检测必须在对抗性条件下进行,攻击者可能很聪明且有资源。
IDS 还试图在攻击进行时发出警报,以便能够阻止攻击以最小化损失,或者识别正在实施攻击的攻击者。但考虑到攻击可能由一系列不显眼的步骤组成,许多事件(如数据包)必须实时分析,而且攻击可能是新的,与过去的经验不同,这一目标很难实现。
1.2 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监控
IDS 本质上由三个功能组成,如下图所示:
graph LR
A[Monitor events] --> B[Analysis engine]
B --> C[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