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据库性能:PostgreSQL 实战指南
1. 数据库性能优化概述
数据库性能优化涵盖多个方面,包括硬件配置、网络设置、数据库配置、SQL 查询重写以及索引维护等。本文主要聚焦于基础配置和查询重写。
在优化数据库性能前,需了解系统特性,判断数据库系统适用于在线分析处理(OLAP)还是在线事务处理(OLTP),明确其是受 IO 还是 CPU 限制,这决定了数据库集群的整体设置,如 CPU 数量、CPU 性能、RAID 设置、内存大小以及数据库集群配置。数据库服务器配置完成后,可使用基准测试框架(如 pgbench)计算数据库服务器设置的每秒事务数(TPS)。
系统启动并运行后,需定期进行性能优化的第二步。此时可设置监控系统,如 pgbadger 监控工具、PostgreSQL 负载分析器(PoWA)和 pg_stat_statements,以找出性能瓶颈和慢查询。
优化慢查询时,需先进行分析。若查询编写不佳,重写查询可能就足够;否则,可创建缺失的索引、修改服务器配置设置、重构物理结构等。
2. PostgreSQL 配置调优
PostgreSQL 的默认配置值不适用于生产环境,部分默认值通常过小。开发 PostgreSQL 应用时,建议搭建与生产环境配置相近的测试系统,以获取准确的性能指标。以下是在任何 PostgreSQL 环境中都应审查的配置:
- 最大连接数 :最大连接数是配置数据库的重要参数。每个客户端连接都会消耗内存,影响可分配给其他用途的总内存量。 max_connections
配置参数的默认值为 100,降低该值可让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