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版方法
定义
- 抽象类定义了执行一套方法的模版,这个模版中包含多个方法
- 子类去自己定义每个方法的实现
- 但调用的时候,通过调用以抽象类中的模版执行
举例和代码
- 创建一个抽象类Game,模版方法设置为final,模版方法是play,他的里面有几个方法,按顺序放好,游戏初始化、游戏开始、游戏结束三个方法的抽象。
- 然后实现类比如,足球,和篮球两个类继承Game。他们重写自己的游戏初始化,游戏开始,游戏结束三个方法。根据他们自己的规则来定义。
- 我们使用多态,父类方法创建子类对象,然后调用父类定义好的模版play方法,这时会通过多态按顺序,调用各自的游戏初始化、游戏开始、游戏结束。实现各自的游戏。这个就是模版方法。
优点
- 行为由父类控制,子类来做具体实现。
- 提取公共代码,便于维护。
- 封装不变部分,扩展可变部分。
代理模式
定义:
创建一个类代替另一个类实现功能。
优点:
- 代理模式在客户端与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和保护目标对象的作用;
- 代理对象可以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比如在调用之前和之后做一些处理
使用场景
远程代理:保护目标对象
安全代理,这种方式通常用于控制不同种类客户对真实对象的访问权限。增加一些处理,提供安全性。
代码
- 创建一个抽象图片类,抽象方法:访问图片
- 真正图片类,方法:访问图片(真实图片)
- 创建代理图片类,也继承抽象图片类,然后在该类中重写访问图片方法,方法中创建真实图片对象来调用访问真实图片方法,在该方法前后还可以做预处理(比如模糊处理),和后续处理(比如使用完之后销毁图像)。
package proxy;
public class Prox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xy proxy=new Proxy();
proxy.Request();
}
}
//抽象主题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quest();
}
//真实主题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访问真实主题方法...");
}
}
//代理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public void Request()
{
if (realSubject==null)
{
realSubject=new RealSubject();
}
preRequest();
realSubject.Request();
postRequest();
}
public void pre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访问真实主题之前的预处理。");
}
public void post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访问真实主题之后的后续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