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Linux内核选择与构建:从版本到配置
1. 选择合适的内核
在为项目挑选内核时,需要权衡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我们期望使用最新版本的软件以获取新特性;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供应商特定的功能扩展以及代码的长期支持。
2. 内核开发周期
Linux的开发节奏很快,每8到12周就会发布一个新版本。近年来,版本号的构成方式有所变化:
- 2011年7月之前,采用三位版本号,如2.6.39,中间数字区分开发者版(奇数)和稳定版(偶数)。
- 从2.6版本开始,放弃了长期开发分支(奇数版本),因为这会减缓新特性向用户的推送速度。
- 2011年7月从2.6.39到3.0的版本号变更,仅仅是因为Linus觉得数字太大,两个版本在特性和架构上并无重大飞跃,同时也去掉了中间数字。
- 2015年4月,主版本号从3提升到4,同样是为了简洁,而非架构有重大改变。
Linus负责管理开发内核树,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克隆Git仓库:
$ git clone git://git.kernel.org/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
该命令会将代码检出到 linux
子目录。你可以在该目录中定期运行 git pull
命令来保持代码更新。
当前,内核开发的完整周期始于为期两周的合并窗口,在此期间Linus会接受新特性的补丁。合并窗口结束后,进入稳定阶段,Linus会每周发布候选版本,版本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