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n8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65、外设共享机制与传感器融合架构综述
本文综述了外设共享机制和传感器融合架构的相关内容。在USB跨平台扩展部分,探讨了通过网络实现异构环境中外设共享的机制,并通过实验对比了本地和远程设备的响应时间。在传感器融合部分,介绍了多种架构,包括JDL融合架构、瀑布模型、情报周期、Boyd模型、LAAS架构,以及综合模型、Mr. Fusion、DFuse框架和时间触发传感器融合模型,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最后总结了各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考量。原创 2025-07-25 14:14:22 · 13 阅读 · 0 评论 -
64、普适应用开发技术:模型驱动与外设共享机制
本博客围绕普适应用开发中的两大关键技术——模型驱动开发与外设共享机制(UCE)展开讨论。模型驱动开发通过抽象状态机(ASM)描述系统行为,并利用转换链逐步细化,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增强可维护性和扩展性。而UCE机制通过TCP/IP网络在异构操作系统间共享USB外设,解决了设备兼容性和透明访问问题。博客还分析了两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自动化转换、形式化验证、性能优化和安全增强等,为普适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24 15:41:21 · 13 阅读 · 0 评论 -
63、基于抽象状态机的普适应用模型驱动开发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抽象状态机的模型驱动开发方法,旨在解决普适计算环境下传感器-执行器网络(SAN)应用开发的效率、异构性和动态性等挑战。通过高层行为建模与多级模型转换,结合基于角色的功能分解,该方法能够生成针对不同平台优化的高效代码,同时支持运行时自适应和节点间的互操作性。文章还介绍了相关关键技术,如转换规则定义、优化策略以及系统的自适应实现,为推动普适计算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23 09:09:12 · 9 阅读 · 0 评论 -
62、用于移动对象语义搜索的高效位置索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图上静态对象最小边界矩形(MBR)构建的R树结构(MBR-树),用于高效管理移动对象的当前位置索引。与传统方法如哈希技术和LUR-树相比,MBR-树通过减少索引更新成本,在语义搜索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性能。该方法利用静态对象的地理边界来降低动态对象位置更新的频率,同时结合四叉树结构实现高效的搜索与更新操作。实验结果显示,MBR-树在更新性能和语义搜索效率方面均优于现有技术,适用于需要平衡搜索与更新操作的场景。原创 2025-07-22 09:10:45 · 9 阅读 · 0 评论 -
61、构建可定制的用户界面框架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超链接的智能设备可定制用户界面框架——Hyrax。该框架满足用户在不同设备间统一交互体验的需求,支持灵活的菜单结构和功能分配。通过使用 XML 和 XLink 技术,Hyrax 实现了功能对象与信息对象之间的链接,提供了高效的用户界面定制能力。配套工具 Hyrax Builder 支持在 PC 上设计和管理界面结构,而运行时环境则在目标设备上加载和展示用户界面。文章还探讨了其性能表现及未来优化方向,如定制模式研究与微型构建器的实现。原创 2025-07-21 14:27:42 · 5 阅读 · 0 评论 -
60、轻量级虚拟化与智能设备用户界面定制技术
本文介绍了两种创新技术:轻量级虚拟化技术Gandalf和智能设备用户界面定制框架Hyrax。Gandalf通过中虚拟化技术实现了高效的资源管理,降低了Linux源代码修改和虚拟化的成本,适用于嵌入式和普适设备。而Hyrax基于超链接关联性,提供用户界面的高度可定制性,改善了操作便捷性和用户体验。这两种技术分别在虚拟化和用户界面领域展现了显著优势,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20 09:45:59 · 6 阅读 · 0 评论 -
59、基于QEMU与L4的虚拟化技术及轻量级中虚拟化方案
本文介绍了基于QEMU与L4的虚拟化技术以及一种新型的轻量级虚拟化方案——中虚拟化。QEMU在L4上的应用包括模拟多种架构和实现异常检测与恢复功能,但存在性能开销问题。通过性能评估和改进技术如Hypercall和带有映射功能的MMU,可以有效提升性能。中虚拟化基于最小化原则,仅对来宾操作系统源代码的少数部分进行修改,实现轻量级的VMM配置。该技术在VMM复杂度和来宾操作系统修改量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和普适设备。基于中虚拟化技术设计的Gandalf VMM具有代码量小、内存占用低和性原创 2025-07-19 13:13:54 · 6 阅读 · 0 评论 -
58、嵌入式终端中间件安全与动态翻译虚拟化技术
本文探讨了嵌入式终端中间件安全与基于动态翻译的虚拟化技术。重点介绍了SEN XServer在操作管理、请求处理、资源控制及策略配置方面的安全保障机制,并提出一种结合微内核和虚拟机监视器优点的动态翻译虚拟化模型。通过将QEMU移植到L4Ka::Pistachio微内核并结合Kenge环境,实现了原型系统,并探讨了其性能优化方向和应用场景,为嵌入式终端的安全与虚拟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18 14:43:54 · 9 阅读 · 0 评论 -
57、网络安全架构与嵌入式终端中间件安全研究
本博文探讨了网络安全架构与嵌入式终端中间件安全的研究。在网络安全方面,提出了基于分层覆盖网络的集成通知架构,以优化构建开销并提高对DDoS攻击的响应效率。在嵌入式终端安全方面,提出了SEMMETL安全中间件模型,通过客户端识别、访问控制和资源控制,全面增强嵌入式终端的安全性。此外,将SEMMETL应用于X服务器,构建了安全增强型SEN XServer,实现对X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护。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在多网络融合、人工智能与安全结合以及安全标准制定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17 13:14:07 · 6 阅读 · 0 评论 -
56、基于覆盖网络的融合网络DDoS攻击集成通知架构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覆盖网络的集成通知架构,用于应对融合网络中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随着网络融合的发展,DDoS攻击呈现出新的形式和特点,传统的安全系统已难以应对。该架构利用Chord覆盖路由构建分层覆盖网络,快速传输攻击检测信息,并具备可扩展性、动态性和高效路由的优势。通过模拟和分析结果验证了其在构建开销、传输速率和检测通知速度方面的有效性,为融合网络中的网络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原创 2025-07-16 09:37:29 · 6 阅读 · 0 评论 -
55、实时环境与结构监测的无线系统:Flood Frog的创新之路
Flood Frog是一款创新的无线实时监测系统,专为环境和结构监测设计。该系统具有低成本、超低功耗和无线通信能力,支持多种传感器的集成和扩展,适用于洪水监测、结构健康监测、环境研究等多个领域。通过GSM/GPRS网络,Flood Frog能够实时采集数据、生成警报并传输至指定接收者,有效提升灾害预警能力和结构安全性。原创 2025-07-15 15:52:54 · 6 阅读 · 0 评论 -
54、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实时监测系统的创新方案
本文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实时监测领域的创新方案。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能量感知地理多路径路由(AE-GMR)方案,综合考虑到目的地的距离、剩余能量和队列大小等因素,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案在延长网络寿命、降低数据包丢失率和链路故障率方面的优势。对于实时监测应用,介绍了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嵌入式系统Flood Frog,适用于环境和结构监测,并在实际部署中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实用性。这些创新方案为未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监测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技术支持。原创 2025-07-14 15:36:19 · 6 阅读 · 0 评论 -
53、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与拓扑生成器GenSeN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部署策略、拓扑生成工具GenSeN以及一种能量感知地理多路径路由方案。文章探讨了不同部署策略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GenSeN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其输入参数、输出文件及模拟效果。此外,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距离、剩余能量和队列大小的路由决策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优化网络性能。研究强调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中选择合适的部署策略和路由方案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如支持3D环境和优化路由算法等。原创 2025-07-13 14:36:27 · 6 阅读 · 0 评论 -
52、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时间同步与拓扑生成
本文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的时间同步与拓扑生成两个核心问题。时间同步部分介绍了现有算法如RBS、TPSN、FTSP,并重点分析了一种基于累积时间信息的高效同步算法,其通信复杂度为O(log n),在大规模网络中表现优异。拓扑生成部分介绍了GenSeN工具,该工具能够生成现实的网络拓扑,并自动配置节点特性,为WSNs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持。文章还对比了不同算法的性能,并讨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原创 2025-07-12 09:30:38 · 8 阅读 · 0 评论 -
5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事件驱动电源管理
本文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事件驱动电源管理(EPM)技术,通过事件分类、应用状态建模、动态电源管理策略,有效降低了能耗并提升了网络性能。文章分析了不同事件类型的特点及处理机制,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的协议定制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EPM在单事件类和多事件类应用中的显著节能效果。最后,文章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讨论了EPM的实施步骤与未来优化方向。原创 2025-07-11 15:00:55 · 5 阅读 · 0 评论 -
50、无线移动与传感网络技术:Octopus 与事件驱动电源管理
本文介绍了两种关键技术:Octopus 方案和事件驱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电源管理技术。Octopus 方案通过区域划分和并行处理,有效减少了决策延迟,提高了定位精度,适用于蓝牙无线网络中的移动设备管理。事件驱动的电源管理技术则通过对事件进行分类,并采用相应的电源控制策略,显著提升了能源效率,降低了消息延迟。实验结果验证了两种技术在各自领域的有效性,并指出了未来优化和拓展的方向。原创 2025-07-10 11:17:14 · 7 阅读 · 0 评论 -
49、高效路由算法与移动应用切换管理方案解析
本文探讨了两种关键网络技术:节能 k 不相交路径路由算法和支持移动普适应用的切换管理方案。前者通过动态调整路径数量,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实现了能耗与事件交付率之间的平衡,后者通过改进的切换机制(如Octopus方案)提高了移动设备在普适环境中的连接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文章详细分析了算法流程、性能评估、方案对比以及它们在工业监控、智能交通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09 14:57:34 · 6 阅读 · 0 评论 -
48、可配置虚拟平台环境与节能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本文介绍了两种关键技术:可配置虚拟平台环境和节能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前者基于SID模拟框架和Eclipse开发平台,为嵌入式软件开发者提供便捷的集成开发环境;后者通过自适应调整不相交路径数量,实现高效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两种技术分别解决了嵌入式开发中的手动配置问题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耗与可靠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原创 2025-07-08 16:49:54 · 7 阅读 · 0 评论 -
47、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共享空间服务发现与虚拟原型设计
本文探讨了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三种关键技术:共享空间服务发现机制、基于JavaBean接口工具和SystemC引擎的虚拟原型开发,以及基于SID模拟器和Eclipse的可配置虚拟平台环境。共享空间机制通过Obje中间件实现了跨子网的服务发现与信息共享;RapidPLUS工具为SystemC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提高了开发效率;而SID与Eclipse的集成环境则简化了嵌入式软件的仿真与调试过程。文章总结了各项技术的优势与实现方式,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07 15:53:24 · 6 阅读 · 0 评论 -
46、多领域技术创新:从位置传感器到视觉媒体与服务发现
本文探讨了多领域技术创新,涵盖位置传感器系统的配置与集成框架、基于ASN.1本体推理的视觉媒体服务提供商搜索方法,以及基于共享空间的普适环境服务发现机制。文章详细分析了各项技术的核心特点、实验结果、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展示了它们在智能建筑、在线图片库、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潜力。原创 2025-07-06 16:55:30 · 7 阅读 · 0 评论 -
45、支持配置和自动集成的框架
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配置和自动集成的框架,旨在解决异构位置传感器系统在部署过程中需要大量手动配置的问题。框架通过引入适配器、配置器和位置管理器三大组件,实现了传感器系统的即插即用和自动校准。该框架支持变换矩阵的自动计算,通过无引导和引导配置方法,显著缩短了配置时间,提高了系统部署效率。测试结果表明,该框架在不同场景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和适应性,为物联网和普适计算等领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原创 2025-07-05 13:37:02 · 6 阅读 · 0 评论 -
44、可重构系统编程的算法骨架与位置传感器框架
本文探讨了可重构系统编程中的算法骨架与位置传感器系统的配置及集成框架。在可重构系统编程部分,详细介绍了农场范式、管道范式和流迭代范式等算法骨架,以及它们在FPGA上的实现和动态重构的应用。这些骨架通过良好的结构和运行时调度,为并行计算任务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文章提出了一个位置传感器系统的配置与集成框架,通过适配器和统一协议,实现了传感器与位置管理器之间的便捷集成,为普适计算环境中的智能服务提供了可靠支持。原创 2025-07-04 14:41:29 · 6 阅读 · 0 评论 -
42、人工激素系统与自感知服务请求优化研究
本文探讨了人工激素系统在任务分配中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以及自感知服务请求优化算法在处理高负载服务请求中的作用。人工激素系统通过去中心化和自管理机制,实现了灵活的任务分配、自我优化和修复能力,适用于不同负载场景。而自感知服务请求优化算法通过延迟和重新调度服务请求,提高了服务网关的稳定性和资源利用率。研究还对比了相关方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激素系统的质量属性、任务分配稳定性、最优任务分配,以及自感知算法的优化和多场景应用。原创 2025-07-02 12:49:17 · 6 阅读 · 0 评论 -
41、智能上下文感知与人工激素系统在计算领域的应用探索
本文探讨了智能上下文感知系统和人工激素系统在计算领域的应用。通过使用学习中间件和BP神经网络,智能上下文感知系统能够预测用户行为,例如GPS用户的目的地,从而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并降低系统工作量。同时,人工激素系统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实时任务分配解决方案,具备自组织、自配置、自优化和自修复特性,适用于复杂的分布式计算环境。文章还分析了系统的动态特性、实时性能以及未来优化方向,如上下文选择、训练调度和算法改进,为构建高效可靠的智能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原创 2025-07-01 09:46:16 · 4 阅读 · 0 评论 -
40、自组织资源感知聚类与智能上下文感知系统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自组织资源感知聚类和智能上下文感知系统在网络与计算领域中的应用。自组织资源感知聚类通过基于社会昆虫分工响应函数的启发式算法,优化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智能上下文感知系统则采用改进的SABPA算法,实现了动态学习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分别在通信成本和系统响应效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研究还分析了两者的性能特点,并提出了未来优化方向,包括算法的可扩展性提升和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供。原创 2025-06-30 10:32:18 · 6 阅读 · 0 评论 -
39、自组织资源感知的自组网聚类算法解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自组织资源感知的自组网聚类算法,旨在通过优化簇头选择和成员加入机制,在确保每个集群满足最低资源需求的同时,最小化集群内部的通信成本。该算法建模为一个带权图的优化问题,并采用启发式方法实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高效性。文章详细分析了算法的原理、流程、优势以及在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中的应用潜力,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原创 2025-06-29 15:00:45 · 6 阅读 · 0 评论 -
38、移动网络路径选择与自组织聚类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移动网络中的多转交地址MIPv6路径选择方法和自组织网络的资源感知聚类技术。针对MCoA-MIPv6中路径选择不足的问题,提出并行延迟测量技术,通过绑定时间戳子选项和优先级计算公式优化路径选择。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社会昆虫分工原理的自组织资源感知聚类方法,以减少通信和内存开销。实验表明,这两种方法在提升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原创 2025-06-28 14:10:00 · 6 阅读 · 0 评论 -
37、多核片上系统(SoC)片上总线架构优化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多核片上系统(SoC)中片上总线架构优化的方法,提出了贪婪总线架构综合算法(GBASA)。该算法通过迭代优化通信架构,在满足实时性能约束的前提下,显著减少总线数量,降低系统成本和功耗。实验结果表明,GBASA算法在时间开销和最优性方面表现出色,并具有良好的总线消除能力。文章还探讨了其在多媒体设备、通信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6-27 15:05:54 · 6 阅读 · 0 评论 -
36、家庭网络能源管理与多核SoC片上总线架构优化
本文探讨了家庭网络能源管理与多核SoC片上总线架构优化两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在家庭网络能源管理方面,通过分析设备类型、生活模式及设备依赖关系,提出了基于高效通信模块、睡眠机制和分层管理策略的能耗降低方案。而在多核SoC架构优化中,介绍了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和贪心算法的总线架构优化方法,旨在降低芯片成本并提升系统性能。文章指出,这两项技术的结合将在未来智能设备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高效能、低功耗的智能系统提供解决方案。原创 2025-06-26 16:23:17 · 4 阅读 · 0 评论 -
35、透明和选择性实时中断服务:提升嵌入式操作系统性能的新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透明和选择性实时中断服务方案,旨在提升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实时任务处理性能。通过抑制普通任务的抢占、选择性处理实时中断线程以及透明关联实时任务和中断,该方案在保持稳定调度延迟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无实时任务时吞吐量比完全抢占提高40%,在有实时任务时吞吐量最高可提高86%。文章还分析了该方案的优势、应用场景及未来改进方向,为实时任务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原创 2025-06-25 11:07:36 · 5 阅读 · 0 评论 -
34、软实时任务响应时间预测与透明选择性实时中断服务
本文探讨了软实时任务响应时间预测与透明选择性实时中断服务两个主题。首先,针对软实时任务响应时间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状态(正常与高负载)的预测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其次,针对嵌入式系统中实时支持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透明选择性中断处理方案,该方案通过仅快速处理与实时任务相关的中断,显著提升了系统吞吐量,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实时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在提高系统性能和满足实时任务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原创 2025-06-24 10:25:14 · 4 阅读 · 0 评论 -
33、多处理器系统任务调度分析与软实时任务响应时间预测
本文探讨了多处理器系统中的任务调度分析以及软实时任务响应时间预测的关键问题。在任务调度分析部分,介绍了离散时钟建模和全迁移调度器的工作流程,并通过实验评估了不同调度方法的性能。在软实时任务响应时间预测部分,分析了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结合系统状态和机器学习的改进思路。研究旨在提升多处理器系统任务调度的效率以及软实时任务响应预测的准确性。原创 2025-06-23 11:22:52 · 3 阅读 · 0 评论 -
32、移动自组网QoS路由协议与多处理器调度可调度性分析
本文探讨了移动自组网(MANET)中的QoS路由协议与多处理器系统任务调度的可调度性分析。针对MANET中QoS路由协议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跳TDMA和预留池的新协议,通过NS-2仿真验证其能够为不同QoS需求提供可预测的吞吐量。在多处理器调度方面,分析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并引入基于模型检查和定时自动机的精确可调度性分析方法,实现了静态优先级任务集的准确分析。最后,对两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原创 2025-06-22 11:13:19 · 3 阅读 · 0 评论 -
31、基于预留池的移动自组织网络QoS路由协议研究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预留池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QoS路由协议,旨在解决MANET中因节点移动、带宽有限和拓扑频繁变化带来的QoS路由难题。该协议结合多跳TDMA的资源分配机制和预留池方法,通过独占预留网络资源和快速路径恢复,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和路由稳定性。文章通过仿真验证了协议在呼叫建立时间和带宽性能上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其适用场景及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6-21 11:35:11 · 4 阅读 · 0 评论 -
30、嵌入式系统中的矢量图形参考实现与移动自组网QoS路由协议
本博文围绕嵌入式系统中的矢量图形参考实现与移动自组网QoS路由协议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渲染的OpenVG参考实现(RI),通过改进数学函数计算方法、排序算法和光栅渲染算法,显著提升了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其次,设计了一种结合MAC协议和路径预留协议的新型QoS路由协议,有效保障了移动自组网中的服务质量。文章还分析了实现中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提升CTS测试成功率、优化性能、支持SVG以及协议优化和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原创 2025-06-20 14:19:07 · 4 阅读 · 0 评论 -
29、智能家电选择与矢量图形参考实现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智能家居系统中基于贝叶斯定理的家电选择方法与矢量图形参考实现技术。针对用户接口信息不完整和模糊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情境感知和贝叶斯推理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此外,还介绍了基于软件渲染的 OpenVG 参考实现,满足了对矢量图形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需求。总结部分讨论了当前方法的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19 16:27:15 · 29 阅读 · 0 评论 -
28、医疗与智能家居信息管理系统解析
本文探讨了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验验证。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基于分布式对象组框架(DOGF),结合基础信息和上下文相关信息,实现了高效的医疗数据集成与服务响应,支持位置跟踪、健康监测、紧急呼叫和家电控制等功能。智能家居系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设备选择方法,通过上下文信息补充不完整的语音命令,提高了设备识别的准确率和用户体验。实验结果表明,上下文相关信息显著提升了医疗系统的响应速度,而贝叶斯方法在智能家居控制中表现出较高的智能性。未来研究将优化系统性能,并探索两者的融合应用。原创 2025-06-18 14:48:22 · 4 阅读 · 0 评论 -
27、基于普适环境的语音识别与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本文探讨了基于普适环境的语音识别系统与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在语音识别系统方面,通过引入上下文信息和领域分离的隐马尔可夫模型(DHMMs),提高了系统的识别速度和准确率,并结合OSGi框架实现动态服务管理。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则基于分布式对象组框架(DOGF),实现家庭医疗设备与数据库的集成,支持基础信息与上下文相关信息的分层管理。文章还分析了两个系统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多模态融合、深度学习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远程医疗服务拓展,为智能家居与家庭医疗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持。原创 2025-06-17 09:15:12 · 3 阅读 · 0 评论 -
26、生活方式泛在游戏:让日常生活充满乐趣的电脑游戏
本博客介绍了一种新兴的游戏理念——生活方式泛在游戏,通过将电脑游戏融入日常活动(如清洁、卫生、节约和烹饪),使枯燥的任务变得有趣。文章详细探讨了游戏化活动的实现方式,并以虚拟水族馆和虚拟艺术画两个案例进行验证。同时,讨论了即时反馈与渐进反馈、隐喻映射、用户研究规划、网络化游戏设想以及与现有游戏化概念的对比。未来计划通过用户研究验证其效果,并拓展到更多日常活动中。原创 2025-06-16 14:39:54 · 7 阅读 · 0 评论 -
25、无人机控制系统与生活式普适游戏探索
本博客探讨了无人机控制系统与生活式普适游戏的技术实现与创新应用。在无人机部分,详细介绍了其硬件架构、TMO模型建模以及系统验证过程,展示了基于PID算法的自主控制和HILS模拟测试结果。在生活式普适游戏方面,提出了将游戏元素无缝融入日常生活的概念,结合传感器技术与游戏逻辑,激励玩家在日常活动中获得游戏体验,并分析了其优势、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最后,总结了两个领域的技术潜力与应用前景。原创 2025-06-15 12:27:21 · 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