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擎创科技 ClickHouse专家 禹鼎侯】
随着最后一片“银杏叶”随风飘向远天,2024年,终于在无声的轰鸣中落下了帷幕。
又是“大环境”杀疯了的一年。
伏尸千里,血流成河,一片哀鸿遍野。
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种严峻艰难的困境不会轻易结束,但每个人心底内心深处都总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期许,直到这一年真的已经以猝不及防的姿势,跌跌撞撞走到尽头,才真的明白,现实远比想象中要残酷得多。
而回顾自己这一年,也可谓风雨蹉跎,无尽消磨。
- 迷途
由着“大环境”的原因,今年的日子普遍是比去年难了许多。先是取消了“年终奖”,随后告知绩效工资不再发放,等于变相降了薪。
尽管领导们苦中作乐,说今年其实“还不错”,因为熬死了竞争对手,而我们依然活着,但谁都知道,接下来将要面对的,是更加凛冽的寒风。
今年的工作感受,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做的几乎都是自己不会的。
没办法,要想活着,必须走出舒适区,开辟新的赛道。
我所从事的工作是数据采集和数据存储。这两块内容如果说共性的话,就是都比较偏底层,不那么贴近业务。用比喻来讲的话,它就是建房子的地基,做饭用的米和面,炒菜用的油盐材料。饭菜端上桌,别人可能会夸厨师菜做的好吃,但从来不会留一句赞美说:你家盐真好吃!可如果你做菜不放盐,又会影响到用餐人的最直观的体验。
是的,就是这么尴尬。项目做得好与你无关;但项目做得不好,往往就是你在拖后腿。平时看不出重要,但一旦缺了,还真就不行。
在这种不尴不尬中走过了一年,而负责的工作内容,从纯粹的日志采集,扩展到云原生,到监控指标采集,再到调用链;从最纯粹的clickhouse,到doris,再到starrocks,信息多到爆炸,几乎都是从不会到会的一个学习过程。
有人坚持,自然也就有人坚持不住。从去年公司“降本增效”开始,人员就在不断减少,从最鼎盛的8人团队,到年初的3人小组,随着年底最后一位同事的离开,现在整个数据采集和存储团队,终于只剩下了我一个人。由是可以想见,明年将要面对的,又将是何等的困难与挑战。
- 奔波
前几天CTO在朋友圈说今年飞了五万公里,我翻了一下我的飞行记录,也有足足8000公里。
这一年另一个最大感受就是,频繁出差,奔波于全国各地。
今年一个明显的转变就是,产线上的研发人员,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项目中去,而我们的身份,也不再拘泥于纯粹的开发,有时是以实施的身份去做POC技术支持,有时是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去指导项目开发,或者以数据库专家的身份去救火项目上的生产难题……
这一年,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我曾三临国都,见证新中国发轫的传奇之地;也曾梦回长安,领略西安古城的古朴厚重,更曾奔赴西北,于银川大地上吟哦高歌……
工作之余,自然也见识到了北方兄弟的豪爽,南区同袍的敬业,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拼搏奋斗,一起加班,一起通宵……
粗粗算来,约摸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出差中度过的。如果算上在上海本地的客户现场支持时间,这个范围跨度将会更长。
怎么说呢,深入一线,面对面地接触客户的实际需求,理解现场实施人员的不易,也算是对产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吧!
- 开源
再来说说开源。
除了主导开发的ckman和clickhouse_sinker两个主要开源项目外,今年最重要的成果是成为了clickhouse的contributor。
这一年,给ClickHouse提交了3个pr,给clickhouse-go提交了2个pr,以及ch-go提交了一个pr。
这里分享一个给ClickHouse提交代码的小小经验。
ck源代码上百万行,要想全部读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去翻翻github官方issue,查找easy task的标签。官方会定期发布一些easy task,都是一些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你可以尝试去开发。如果你感兴趣但是又不知道从何下手,也可以在issue下直接提问,官方开发人员会告诉你看哪几个.cpp文件,修改哪几个函数。
需要注意的是,easy task因为比较简单,所以难免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你在想要接任务的时候,需要看看这个任务有没有被别人做过了,或者assgin给了别人,避免重复劳动。
当然我的建议是,即便别人做过了,你也可以做一遍,看看你的思路是否与别人一致,即便最终你的代码没有被merge,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学习进步。
- 横祸
今年不得不提的一件事,自然是交通意外。
这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那天一早,我骑着电瓶车去上班,忽然后面一个人骑着电瓶车超车,挂到了我的车把手,车和人一下子摔了出去。
当时整个人脑子都是嗡嗡的,手上全是血,艰难地爬起来坐在路边,撞我的那人伤得比较轻,过来问我的伤势。
我一开始感觉没什么,但没过一会,就感觉整个左手动不了了,便让那哥们报警。没过一会交警来定了责,撞我那人全责。
那哥们急着上班,我便一个人打车去了医院。到医院一检查,好家伙,锁骨骨折,医生直接让住院做手术。
-我当时就惊了,完全没想到严重到这种程度。忙打电话联系家人,联系公司,联系肇事方……
当把一切纷繁杂芜的头绪一一梳理好,也顺利住进了医院。我是周五出的事,因为周末没有医生,所以定的周一手术。
虽然受了不少苦,但好在手术顺利,术后伤口恢复也比较好,在前后住了8天院后,终于出了院。
在这期间,自然要感谢很多人。感谢妻儿不辞劳苦的日夜兼程,贴身照顾;感谢兄长不远万里,从老家专程前来探望;感谢高中挚友,第一时间到医院的陪伴;感谢义妹千里奔波,涓滴入心的关怀;感谢公司同事的理解与支持;当然也感谢微信上很多从未谋面的网友的祝福与关心……
出院后就是在家里静养。当然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半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包括穿衣吃饭,在爱人的悉心照顾下,总算也是开始好转。从一开始的不能久坐,到后面可以出门站立一两个小时,再到后面可以长时间活动,总算一天比一天好了。虽然现在手臂还是不能抬起来,但总算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的。
- 希望
而即便过去一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但仍然收获着感动与美好。这一年,漂泊十年的魔都生活终于落户生根;这一年,小孩子总算顺利进入幼儿学堂;同是这一年,专注于ClickHouse的技术公众号也逐渐步入正轨……
在IT界一直流传着“35岁魔咒”的说法。随着2025年的钟声敲响,陡然发现,我也即将步入这一“魔咒”之年。
而身处“魔都”,身负“魔咒”,本身就有着些“魔幻”的味道。正所谓不疯魔不成佛,正如人们说的:风浪越大,鱼越贵。那么就以乘槎而上的勇畏,踏歌而行,且听风吟,去迎接这充满机遇与变数的明天。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