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 C语言程序设计Ⅱ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MS/homework/3129 |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 结构 |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 一帮一 |
参考文献 | 《C语言程序设计》,百度 |
6-1 按等级统计学生成绩 (20 分)
本题要求实现一个根据学生成绩设置其等级,并统计不及格人数的简单函数。
函数接口定义:
int set_grade( struct student *p, int n );
其中p是指向学生信息的结构体数组的指针,该结构体的定义为:
struct student{
int num;
char name[20];
int score;
char grade;
};
n是数组元素个数。学号num、姓名name和成绩score均是已经存储好的。set_grade函数需要根据学生的成绩score设置其等级grade。等级设置:85-100为A,70-84为B,60-69为C,0-59为D。同时,set_grade还需要返回不及格的人数。
裁判测试程序样例: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N 10
struct student{
int num;
char name[20];
int score;
char grade;
};
int set_grade( struct student *p, int n );
int main()
{ struct student stu[MAXN], *ptr;
int n, i, count;
ptr = stu;
scanf("%d\n", &n);
for(i = 0; i < n; i++){
scanf("%d%s%d", &stu[i].num, stu[i].name, &stu[i].score);
}
count = set_grade(ptr, n);
printf("The count for failed (<60): %d\n", count);
printf("The grades:\n");
for(i = 0; i < n; i++)
printf("%d %s %c\n", stu[i].num, stu[i].name, stu[i].grade);
return 0;
}
/* 你的代码将被嵌在这里 */
输入样例:
10
31001 annie 85
31002 bonny 75
31003 carol 70
31004 dan 84
31005 susan 90
31006 paul 69
31007 pam 60
31008 apple 50
31009 nancy 100
31010 bob 78
输出样例:
The count for failed (<60): 1
The grades:
31001 annie A
31002 bonny B
31003 carol B
31004 dan B
31005 susan A
31006 paul C
31007 pam C
31008 apple D
31009 nancy A
31010 bob B
1.实验代码
int set_grade( struct student *p, int n )
{
int i, count=0;
for(i=0;i<n;i++)
{
if(p[i].score>=85)
{
p[i].grade = 'A';
}
else if(p[i].score>=70)
{
p[i].grade = 'B';
}
else if(p[i].score>=60)
{
p[i].grade = 'C';
}
else
{
p[i].grade = 'D';
count++;
}
}
return count;
}
2.设计思路
3.运行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本题没有问题
4.结果截图
7-1 一帮一 (15 分)
“一帮一学习小组”是中小学中常见的学习组织方式,老师把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跟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排在一组。本题就请你编写程序帮助老师自动完成这个分配工作,即在得到全班学生的排名后,在当前尚未分组的学生中,将名次最靠前的学生与名次最靠后的异性学生分为一组。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正偶数N(≤50),即全班学生的人数。此后N行,按照名次从高到低的顺序给出每个学生的性别(0代表女生,1代表男生)和姓名(不超过8个英文字母的非空字符串),其间以1个空格分隔。这里保证本班男女比例是1:1,并且没有并列名次。
输出格式:
每行输出一组两个学生的姓名,其间以1个空格分隔。名次高的学生在前,名次低的学生在后。小组的输出顺序按照前面学生的名次从高到低排列。
输入样例:
8
0 Amy
1 Tom
1 Bill
0 Cindy
0 Maya
1 John
1 Jack
0 Linda
输出样例:
Amy Jack
Tom Linda
Bill Maya
Cindy John
1.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首先性别要是不同的才能组队,其次最大的跟最小的一起组队
#include<string.h>
struct student
{
int sex;
char name[8];
int team;
}stu[55];
int main(void)
{
int i, n, j;
scanf("%d", &n);
for(i=0;i<n;i++)
{
scanf("%d %s", &stu[i].sex, stu[i].name);
stu[i].team = 0;
}
for(i=0;i<=n/2;i++)
{
for(j=n-1;j>=n/2;j--)
{
if(stu[i].team==0&&stu[j].team==0&&stu[i].sex!=stu[j].sex )
{
printf("%s %s\n", stu[i].name, stu[j].name);
stu[i].team=stu[j].team=1; //组过队了,避免再次组队
}
}
}
return 0;
}
2.设计思路
3.运行结果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1:最先开始运行时出现的问题为:有的名字没有配对对象
解决办法:看了一班助教的代码发现,stu[i].team = 0;这一串带码没有写在for循环里,这个是为了避免重复组队,应该每次数组循环过后都要清零
问题2:在pta运行时不通过,为字符串取边界,最大N答案错误
解决办法:在何大佬的提点下重新看了一遍题目,发现我的字符串取边界取太大了,我写成了50,题目是要求八个
4.结果截图
7-2 考试座位号 (15 分)
每个 PAT 考生在参加考试时都会被分配两个座位号,一个是试机座位,一个是考试座位。正常情况下,考生在入场时先得到试机座位号码,入座进入试机状态后,系统会显示该考生的考试座位号码,考试时考生需要换到考试座位就座。但有些考生迟到了,试机已经结束,他们只能拿着领到的试机座位号码求助于你,从后台查出他们的考试座位号码。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 N(≤1000),随后 N 行,每行给出一个考生的信息:准考证号 试机座位号 考试座位号。其中准考证号由 16 位数字组成,座位从 1 到 N 编号。输入保证每个人的准考证号都不同,并且任何时候都不会把两个人分配到同一个座位上。
考生信息之后,给出一个正整数 M(≤N),随后一行中给出 M 个待查询的试机座位号码,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对应每个需要查询的试机座位号码,在一行中输出对应考生的准考证号和考试座位号码,中间用 1 个空格分隔。
输入样例:
4
3310120150912233 2 4
3310120150912119 4 1
3310120150912126 1 3
3310120150912002 3 2
2
3 4
输出样例:
3310120150912002 2
3310120150912119 1
1.实验代码
#include<stdio.h> //查询试机座位两个 分别是3.4.。。看懂题都要想半天
struct student
{
long long num;
int text;
int exam;
};
int main(void)
{
int i, m, n;
int N;
scanf("%d", &N);
struct student a[N];
for (i = 0; i < N; i++)
{
scanf("%lld %d %d\n", &a[i].num, &a[i].text, &a[i].exam);
}
int M;
scanf("%d\n", &M); //试机座位的查询
int b[M];
for (i = 0; i < M; i++)
{
scanf("%d", &b[i]);
}
for (n = 0; n < M; n++)
{
for (m = 0; m < N; m++)
{
if (b[n] == a[m].text)
{
printf("%lld %d\n", a[m].num, a[m].exam);
}
}
}
return 0;
}
2.设计思路
3.运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出现了很多错误导致输入格式不对,输出有问题
解决办法:后来请教了助教,发现我的很多定义变量的顺序不对导致的
问题:最先开始我的text是try,发现try加粗了
解决办法:于是我就百度了一下:C语言里try是一个语句或函数。其作用是抛出错误
4.运行结果截图
挑战作业
继续上一周的挑战作业,请完成了的同学们继续优化。
九宫格键盘对应英语单词
九宫格键盘一般可以用于输入字母。如用2可以输入A、B、C,用3可以输入D、E、F等。如图所示:
对于号码5869872,可以依次输出其代表的所有字母组合。如:JTMWTPA、JTMWTPB……
1.您是否可以根据这样的对应关系设计一个程序,尽可能快地从这些字母组合中找到一个有意义的单词来表述一个电话好吗呢?如:可以用单词“computer”来描述号码26678837.
2.对于一个电话号码,是否可以用一个单词来代表呢?怎样才是最快的方法呢?显然,肯定不是所有的电话号码都能够对应到单词上去。但是根据问题1的解答,思路相对比较清晰。
题目来源:《编程之美——微软技术面试心得》 稍有修改
预习作业
第十周的教学内容是:第十章 函数与程序结构
请大家查阅资料,思考问题中的三问:什么是递归函数,它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如何归纳出递归式?
请将你的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如果有引用他们的文字,请一定要标出出处(使用Markdown的链接方式)。
作业格式要求
预习题
1.什么是递归函数
用递归过程定义的函数(函数可直接或间接调用函数本身),称为递归函数,递归函数必须有结束条件,在书上,可以得出递归函数的重点在于:
①递归出口:即递归的结束条件,到何时不再递归调用下去
②递归式子:递归的表达式
关于递归函数我觉得此篇博客讲的很好
https://blog.csdn.net/wf19930209/article/details/79341939
2.优缺点
优点:代码简洁、清晰,易懂
缺点:效率低
3.如何归纳出递归式
感觉归纳递归式跟数学中的归纳差不多
结对编程
1.跟队友讨论了
p->pHead指针表示指向该节点的直接前件。
p->pNext指针表示指向该节点的直接后件。
p=p->pNext应该是查找满足某个节点用的,把下一个节点的地址赋给p。
结对编程的优点:
(1)在开发层次,结对编程能提供更好的设计质量和代码质量,两人合作能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开发人员自身来说,结对工作能带来更多的信心,高质量的产出能带来更高的满足感。
(3)在心理上, 当有另一个人在你身边和你紧密配合, 做同样一件事情的时候, 你不好意思开小差, 也不好意思糊弄。
缺点:有的时候两个人会有不同的思路,将会导致一些分歧,这时会有些麻烦,一个人的时候更利于静下心来仔细思考
学习进度条
周/日期 | 这周所花的时间 | 代码行数 | 学到的知识点简介 | 目前比较迷惑的问题 |
---|---|---|---|---|
2/27-3/7 | 4h | 220 | 文件 | 这次作业没有 |
3/8-3/14 | 4h | 230 | 二维数组 | 感觉还好,就是学习指针后面还是有点蒙 |
3/15-3/24 | 8h | 250 | 数组,冒泡排序法和选择法排序 | 指针 |
3/24-3/29 | 5h | 180 | 字符串 | 函数的使用 |
3/30-4/5 | 8h | 224 | 指针 | 调用函数忘记了很多 |
4/6-4/12 | 9h | 312 | 指针和数组 | 指针还是不太熟练 |
4/13-4/19 | 9.5h | 335 | 字符串 | 相关函数的使用,不会时需要百度 |
4/20-4/26 | 4h | 129 | 结构 | 结构方面加上数组方面的使用 |
代码行数及博客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