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关于图像质量的评估,一般会使用ISO 12233图卡进行清晰度测试
2.比较常用的两种清晰度评价算法,一个是MTF测试算法,一个是TV-line测试算法
3.通过相机对图卡进行摄像,然后对拍摄的图像的黑白线序进行分辨测试,从而得出图像清晰度分辨能力。
二、PAL制程720x576p理论清晰度极限
-
水平方向极限 (TV-Lines/PH)
有效水平像素数 × 凯尔系数 (Kell Factor) ≈ 720 × 0.7 ≈ 500 TV-Lines
注:凯尔系数(0.6~0.8) 补偿像素阵列与扫描线间的效率损失,PAL取0.7是行业惯例。 -
垂直方向极限 (TV-Lines)
有效扫描线数 × 凯尔系数 ≈ 576 × 0.7 ≈ 400 TV-Lines
垂直分辨率受制于扫描线总数,与水平方向独立计算。
三、实测清晰度分辨率
-
水平清晰度极限:
✅ 450-500 TV-Lines-
实验室理想条件下(优质镜头+传感器)可达500线
-
实际工程中(如监控摄像机)通常为 350-450线
-
-
垂直清晰度极限:
✅ 350-400 TV-Lines-
受576扫描线硬性约束,通常低于水平分辨率
-
四、影响清晰度因素
影响因素(实际分辨率低于理论值)
-
镜头MTF衰减
-
中低端镜头在空间频率40线对/mm时MTF常低于0.3,直接损失30%以上解析力
-
-
拜耳传感器插值损失
-
RGB传感器需像素插值,实际分辨率仅达传感器的70-80%
-
-
视频压缩伪影
-
H.264等压缩在高频细节处产生块效应,进一步降低有效分辨率
-
-
隔行扫描抖动
-
PAL的隔行特性导致动态场景垂直分辨率下降20-30%
-
五、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