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梦数据库分区表的使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达梦数据库中的分区技术,包括范围分区、列表分区和哈希分区,详细介绍了创建、管理和操作分区表的方法。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创建不同类型的分区表,以及如何进行分区的增加、删除、合并和拆分,为大型数据处理提供了性能优化策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在大型的企业应用或企业级的数据库应用中,要处理的数据量通常达到TB级,对于这样的大型表执行全表扫描或者DML操作时,效率是非常低的。
为了提高数据库在大数据量读写操作和查询时的效率,达梦数据库提供了对表和索引进行分区的技术,把表和索引等数据库对象中的数据分割成小的单位,分别存放在一个个单独的段中,用户对表的访问转化为对较小段的访问,以改善大型应用系统的性能。

达梦数据库分区表主要包括范围分区、哈希分区和列表分区三种方式, 企业可以使用合适的分区方法,如日期(范围)、区域(列表),对大量数据进行分区。由于达梦数据库划分的分区是相互独立且可以存储于不同的存储介质上的,完全可满足企业高可用性、 均衡IO、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查询性能的要求。今天我们主要讨论水平分区

一 创建分区表

1.创建范围分区表

create table r_t1 (pid int primary key ,id int)
partition by range (pid)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101),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20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1-200的值录入到t_r1中。

begin
for i in 1..200 loop
insert into r_t1 values (i,i+1);
end loop;
en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表r_t1的类型,显示为分区表。

select table_name,PARTITIONED from dba_tables where table_name='R_T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分区表的分区,显示为二个分区p1和p2。

select table_name,partition_name from dba_tab_partitions where table_name='R_T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询分区表中的记录数。

SQL> select count(*) from r_t1 partition (p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一个范围分区就建立好了。

2.创建列表分区

create table l_t1 (id int,name varchar(20))
partition by list (name)
(partition p1 values  ('湖北'),
partition p2 values  ('湖南'),
partition p3 values  ('安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分区表的分区,显示为三个分区p1,p2,p3

SQL>select table_name,partition_name from dba_tab_partitions where table_name='L_T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创建哈希分区

SQL>CREATE TABLE sales01(sales_id INT, saleman CHAR(20),
saledate DATETIME, city  CHAR(10))
PARTITION BY HASH(city)
(PARTITION p1,
PARTITION p2,
PARTITION p3,
PARTITION p4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不需指定分区表名,可以通过指定哈希分区个数来建立哈希分区表。

SQL>CREATE TABLE sales02(sales_id int, saleman char(20),
saledate DATETIME, city  CHAR(10)) PARTITION BYHASH(city)
PARTITIONS 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RTITIONS后的数字表示哈希分区的分区数,STORE IN 子句中指定了哈希分区依 次使用的表空间。使用这种方式建立的哈希分区表分区名是匿名的,DM7 统一使用 DMHASHPART+分区号(从 0 开始)作为分区名。例如,需要查询 sales02第一个分区的数据,可执行以下语句:

SQL>SELECT* FROM sales02 PARTITION (DMHASHPART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 增加分区

SQL> alter table r_t1 add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30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分区数,可以看到新增了一个分区p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 删除分区

SQL> alter table r_t1 drop partition p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新增的分区P3被删除了。

四 合并分区

Sql> alter table r_t1 merge partitions p1,p2 into partition p1_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 拆分分区

SQL> alter table r_t1 split partition p1_2 at (100) into (partition p1,partition p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 水平分区表的限制

  1. 分区列类型必须是数值型、字符型或日期型,不支持BLOB、CLOB、IMAGE、TEXT、 LONGVARCHAR、BIT、BINARY、VARBINARY、LONGVARBINARY、时间间隔类型和用户自定义类型为分区列。
  2. 范围分区和哈希分区的分区键可以多个,最多不超过16列;LIST分区的分区键 必须唯一。
  3. 水平分区表指定主键和唯一约束时,分区键必须都包含在主键和唯一约束中。
  4. 水平分区表不支持临时表。
  5. 不能在水平分区表上建立自引用约束。
  6. 普通环境中,水平分区表的各级分区数的总和上限是 65535;MPP 环境下,水平 分区表的各级分区总数上限取决于INI参数MAX_EP_SITES,上限为2 ^( 16 - log2MAX_EP_SITES)。比如:当MAX_EP_SITES为默认值64时,分区总数上 限为1024。
  7. 不允许对分区子表执行任何DDL操作。
  8. 哈希分区支持重命名、删除约束、设置触发器是否启用的修改操作。
  9. 范围分区支持分区合并、拆分、增加、删除、交换、重命名、删除约束、设置触发 器是否生效操作。
  10. LIST分区支持分区增加、删除、交换、重命名、删除约束、设置触发器是否生效操作。
  11. LIST分区范围值不能为NULL。
<think>好的,我现在要解决用户的问题:达梦数据库分区表如何实现ID自增。首先,我需要回顾达梦数据库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分区表和自增字段的实现方式。 用户提到的是分区表,而达梦支持多种分区方式,比如范围分区、列表分区等。自增字段通常是通过IDENTITY属性来实现的,这在达梦中类似于其他数据库的自动递增功能。但是,在分区表使用自增ID可能会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分区键和自增字段的关系。 首先,我需要确认在达梦数据库中,是否允许在分区表使用IDENTITY列。根据已有的知识,达梦的IDENTITY列是表级别的自增机制,每个表维护自己的自增序列。因此,在分区表中,每个分区可能共享同一个自增序列,这样插入数据时,无论插入到哪个分区,ID都会连续递增。这一点需要验证,是否有文档说明或者实际测试结果支持。 接下来,考虑具体的实现步骤。用户可能需要创建一个分区表,并指定某个字段为自增主键。例如,创建一个按范围分区的表,其中ID字段是自增的。这时候,创建表的SQL语句应该如何编写?需要确保IDENTITY关键字正确应用,并且分区子句正确设置。 可能的示例代码结构如下: CREATE TABLE 表名 ( 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 ...其他字段... ) PARTITION BY RANGE (分区键) (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值),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值), ... ); 这里需要注意,IDENTITY列通常不能作为分区键,因为分区键的值需要明确分配到不同的分区,而自增ID的值是自动生成的,可能导致不可控的分区分配。因此,分区键应该是另一个字段,比如时间字段或其他业务相关的字段。 此外,还需考虑自增ID在分布式系统或高并发插入时的性能问题,虽然这可能超出了当前问题的范围,但作为最佳实践,可能需要提醒用户注意自增字段可能成为性能瓶颈,尤其是在分区较多的情况下。 还需要检查达梦的文档,确认是否有关于分区表自增ID的特殊限制或注意事项。例如,是否每个分区有自己的自增序列,或者全局共享一个。如果是后者,那么插入不同分区时,ID会连续递增,这可能符合用户需求,也可能不符合,需要用户根据业务场景决定。 总结步骤应该是: 1. 创建表时定义ID字段为IDENTITY类型。 2. 指定合适的分区键(非自增字段)。 3. 确保分区策略正确,不影响自增ID的生成。 4. 插入数据测试,验证ID是否按预期自增,并且数据正确分布到各分区。 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分区键选择不当导致数据分布不均,或者自增ID与分区键的关系不符合业务逻辑。需要提醒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分区策略,并测试验证。</think>在达梦数据库中实现分区表的ID自增,需结合**自增列(IDENTITY)**和**分区表**的特性。以下是分步实现方法: --- ### 一、核心原理 1. **自增列(IDENTITY)**:通过 `IDENTITY(起始值, 步长)` 语法实现字段自动递增。 2. **分区表**:将数据按规则(如范围、列表等)分布到不同物理分区,但逻辑上仍为一张表。 --- ### 二、实现步骤 #### 1. 创建分区表时定义自增列 ```sql -- 示例:按范围分区的自增ID表 CREATE TABLE user_data ( id INT IDENTITY(1,1), -- 自增ID,从1开始,步长1 name VARCHAR(50), create_time DATE, PRIMARY KEY (id, create_time) -- 主键需包含分区键(create_time) ) PARTITION BY RANGE(create_time) ( PARTITION p2023_01 VALUES LESS THAN ('2023-02-01'), PARTITION p2023_02 VALUES LESS THAN ('2023-03-01') ); ``` #### 2. 关键注意事项 - **分区键选择**: - 必须包含分区键字段(如 `create_time`),但自增列(`id`)**不能直接作为分区键**。 - 主键需包含分区键字段(达梦要求)。 - **ID连续性**: - 自增ID是表级全局唯一,跨分区连续递增。例如: - 插入分区 `p2023_01` 生成 `id=1` - 插入分区 `p2023_02` 生成 `id=2` --- ### 三、验证自增效果 ```sql -- 插入数据(无需指定id) INSERT INTO user_data (name, create_time) VALUES ('张三', '2023-01-15'); INSERT INTO user_data (name, create_time) VALUES ('李四', '2023-02-20'); -- 查询结果 SELECT * FROM user_data; ``` 输出: ``` id | name | create_time 1 | 张三 | 2023-01-15 2 | 李四 | 2023-02-20 ``` --- ### 四、扩展场景 #### 1. 分区间自增独立 若需不同分区独立自增ID,需手动管理(如通过计算规则生成ID): ```sql -- 示例:按月份拼接自增ID(如2023010001) CREATE TABLE user_data_custom ( id VARCHAR(20)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create_time DATE ) PARTITION BY RANGE(create_time) (...); -- 通过触发器或程序生成自定义ID ``` #### 2. 重置自增序列 ```sql -- 修改表的自增列起始值 ALTER TABLE user_data MODIFY id IDENTITY(1000,1); ``` --- ### 五、总结 - **标准方案**:直接使用 `IDENTITY` 属性,适合全局连续ID场景。 - **定制方案**:通过业务逻辑生成ID,满足分区间独立自增需求。 - **性能优化**:分区键应选择高频查询字段(如时间),避免自增ID成为性能瓶颈。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