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LNA的拓扑结构

本文深入探讨了射频(RF)低噪声放大器(LNA)的三种拓扑结构:感性负载的共源极、阻性反馈的共源级和共栅级。针对感性负载共源极,分析了其输入阻抗和改进策略。接着,详细讨论了阻性反馈的共源级的输入电阻、增益和噪声特性。最后,介绍了共栅级的噪声计算和Cascode CG结构的设计,包括输入阻抗、增益、噪声及电压余度的考虑。文章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公式阐述了各部分的关键点,并提出了设计中的优化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5.3.1感性负载的共源极

1.感性负载的引入

首先,我们在5.2里研究的阻性负载的共源极有很多不足之处:①无法提供好的匹配;②输出节点的时间常数恶化了高频性能;③增益和供电电压之间的trade-off,因为供电电压会随着工艺进步而降低,这会让增益更低。(因为VRD会受限于VD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避免增益和供电电压之间的trade-off,我们将阻性负载换为感性负载(理想电感不消耗直流电压)

2.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求Z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利用这个式子,在某些频率下使得输入阻抗为50Ω。但是在另一些频率下,输入阻抗可能会变成负的。一开始我是不认同这个说法的,因为观察上面这个式子,可以看到CF是使得RE(Zin)为正的。但是后来想想,要是CF为0,那输入阻抗是无穷大啊,哪来这么一堆(这一堆还确实有可能会为负值)
因为Zin的实部的分子,在w1时会变为0。这就意味着,当w跨越w1后,zin的实部的符号会改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改进

改进C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在CF上并联一个电感,利用并联谐振。(这样谐振了不就相当于断了吗,zin就变成无穷大了啊,莫非目的只是不让zin变成负的?可以这样理解,LC并联谐振的极限是无穷大的阻抗,相当于没有引入反馈。所以L的引入是减小C的反馈,因为负阻抗是C的反馈带来的呀,减小了C的负反馈就可以减轻负阻抗现象。)
但是这个方法有缺点。因为CF很小,几个or几十个fF。谐振频率不能很高,所以L要很大才行。但是很大的L会在输入、输出、输入输出之间引入寄生电容,影响电路性能。
所以这种结构在RF设计中也几乎不用。

5.3.2阻性反馈的共源级

1.电路结构

首先看一下电路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