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与其说学习不如说翻译,给思考DPM使用场景的读者一个参考,如有不当请指正
1.体积浓度低于12%使用dpm模型,总之DPM适用于稀释流
2.DPM的使用场景
- 使用拉格朗日公式计算离散相轨迹,包括稳定和非稳定流动的离散相惯性、水动力阻力和重力
- 预测湍流对连续相中存在的湍流涡流对颗粒弥散的影响
- 离散相的加热和冷却
- 液滴的蒸发和沸腾
- 燃烧颗粒,包括挥发组分的演化和焦炭的燃烧来模拟煤的燃烧
- 连续相流场预测与离散相计算的可选耦合
- 液滴破碎和聚结
- 考虑粒子/粒子碰撞和离散相的空隙率
3.流体曳力,一个物体(感觉应该是固体)在流体(气体或液体)中有相对运动时,物体会受到流体的作用力,这种流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称为流体曳力。
4.耦合和非耦合DPM:
非耦合DPM:粒子的最大作用就是用于后处理,不会主动追踪粒子。例如颗粒仍然可以通过传热和传质而改变,但相应的变化(如从蒸发的液滴中产生的蒸汽)不会影响流动溶液。
耦合DPM:粒子是用来影响流动解的,这些效应作为DPM源传输到流中。
5.DPM的局限:
- 颗粒体积分数的局限:离散相的体积分数小于10-12%(不是质量分数)
- 粒子连续悬浮模型的局限性
- 模拟粒子旋转的局限性
- DPM和其他FLUENT模型耦合使用的局限性:和多相流耦合使用时不能共享内存;当将DPM模型与欧拉多相模型结合使用时,跟踪的粒子仅依靠主相来计算阻力、热量和传质,此外,任何与DPM相关的源项都应用于主阶段。不提供相对于第二相的粒子跟踪;在耦合模拟中,不能用稳定的粒子轨迹来模拟流向的周期性流动(无论是指定的质量流量还是指定的压力降)。利用瞬态粒子轨迹是可能的;采用预混燃烧模型时,只能包含非反应颗粒;当使用滑动网格或移动或变形网格时,表面注射将随着网格移动,然而,只有那些与边界相关的表面将被重新计算。切割平面表面的注射不会随着网格移动,当发生重网格时将被删除;云模型不能用于不稳定的粒子跟踪,并且不允许为粒子使用消息传递或混合选项;壁膜模型只对液体材料有效。如果非液体粒子与壁膜边界相互作用,边界条件将默认为反射边界条件
- 使用混合并行方法的局限性
- 使用拉格朗日壁膜模型的局限性:只适用于非稳定粒子跟踪
6.使用DPM的步骤:主要是离散相初始设置
- 启用任何离散阶段建模选项
- 选择一种瞬时或者连续的粒子
- 指定追踪参数
- 为离散阶段模型启用所需的物理子模型
- 设定设置数字参数并求解
- 指定注入特定的模型、初始条件和粒度分布
- 定义边界
- 定义材料属性
- 初始化流体域
- 求解耦合或者非耦合流体
- (针对瞬态计算)设置时间步长,颗粒位置随求解时间瞬时更新
- 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