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驱动微服务架构:从单体应用到分布式系统的转型之路
可靠性与架构转型考量
在软件开发中,单体应用部署存在一定风险,任何一处更改都可能导致整个应用崩溃。即使是应用中不太关键的部分发生变更,也可能引发诸如内存泄漏或意外的 CPU 使用率升高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应用的所有功能。
事件驱动架构虽然不能直接提升可靠性,因为在多台不同机器上使用多个实例会增加故障发生的数量和类型,但它允许我们独立部署系统的较小部分,有望避免因局部更改而导致整个应用崩溃。
从单体应用向事件驱动架构转型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单体应用具有一些特性,使开发相对容易,其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管理。对于初创公司而言,采用事件驱动的微服务架构可能成本过高,因为基础设施(如部署、监控等)相关的费用在早期可能是不必要的负担。此外,应用事件驱动架构需要对业务领域及其边界有深入的理解,一旦边界确定后再进行更改将既昂贵又费力。
在决定向事件驱动架构转型时,我们需要明确转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已经在应对单体应用的某些局限性,如应用或数据库的扩展难题、团队规模过大,或者希望采用敏捷和持续交付的开发方式。确定转型原因后,我们应以此为标准衡量转型的进展情况。
转型的起始步骤
要实现转型,关键是要知道从哪里开始,了解存在哪些业务领域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如果单体应用是拼凑式的,大部分逻辑相互耦合,那么将其重构为模块化单体应用可能是重要的第一步。当单体应用被重构为结构良好的模块化单体应用时,许多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即使不进行这种转变,尝试重构的过程对于理解业务领域及其边界也至关重要。
选择迁移到新架构的业务领域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风险、价值和可行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