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硬件接口与I/O设备在Linux系统中的应用
1. IEEE1394 (FireWire)
FireWire是苹果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设计的一项技术的商标。后来苹果将其提交给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最终形成了IEEE 1394标准。和USB类似,IEEE 1394允许使用简单且低成本的硬件接口连接设备。不过随着时间推移,USB似乎在普及度竞争中胜出,这可能也与使用FireWire涉及的许可条款有关,如今苹果的系统也不再支持FireWire,转而采用高速USB 2.0。
与USB不同,IEEE 1394连接不需要根节点,可以采用菊花链方式或使用IEEE 1394集线器进行连接。而且与SCSI不同,连接不需要任何终端。还可以使用IEEE 1394链路直接连接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这是USB难以做到的。为了利用这一功能,甚至有一个互联网请求评论(RFC)指定了如何在IEEE 1394上实现IP。
早期Linux对IEEE 1394的支持存在漏洞且不完善,但在2.6系列Linux内核中对其支持进行了全面重写,现在被广泛认为表现出色。如需更多信息,可访问http://www.linux1394.org 。
2. InfiniBand
InfiniBand是一种高性能交换式结构接口,由Future I/O(惠普和IBM)和Next Generation I/O(英特尔、微软和太阳微系统公司)两种竞争设计合并而成。它基于多个(1 - 12个或更多)高速、点对点和双向串行链路构建,在某些方面与PCI Express等较新的总线类似。对于12X(12个绑定串行链路)四数据速率(QDR)配置,其最大数据吞吐量范围从2吉比特到96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