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 ArkUI 应用上架流程

将鸿蒙 ArkUI 应用上架至 华为应用市场 (AppGallery) 需要完成一系列步骤,包括应用开发、测试、签名、打包和提交审核。本文将介绍鸿蒙应用上架的完整流程。


1. 注册华为开发者账号

  • 访问 华为开发者联盟
  • 选择 个人企业 账号注册
  • 通过身份验证(企业账号需要营业执照)

2. 创建应用

2.1 登录开发者控制台

  • 进入 AppGallery Connect
  • 选择 我的应用 > 创建应用
  • 选择 鸿蒙 (HarmonyOS) 作为平台
  • 填写应用信息(名称、分类、描述)

2.2 配置应用信息

  • 设置 应用图标(512×512 PNG)
  • 提供 截图(最少 3 张,1080×1920)
  • 填写 应用简介更新日志

3. 代码准备与打包

3.1 确保代码无误

  • DevEco Studio 中完成开发和测试
  • 运行 npm run build 生成 .hap 文件

3.2 配置 config.json

config.json 文件中填写应用的基本信息,如版本号、权限等。

{
  "app": {
    "package": "com.example.myapp",
    "versionName": "1.0.0",
    "versionCode": 1
  }
}

3.3 申请签名证书

  • 进入 AppGallery Connect > 证书管理
  • 生成 应用签名证书 (.pfx 文件)
  • build-profile.json5 进行签名配置
{
  "signing": {
    "profile": "release",
    "keystoreFile": "myapp.pfx",
    "keystorePassword": "your_password"
  }
}

3.4 生成最终安装包

npx ohos build --mode release

4. 兼容性测试

在上传应用前,需通过 华为自动化测试 进行兼容性检查。

  • 进入 AppGallery Connect > 质量管理 > 兼容性测试
  • 上传 .hap 文件,查看测试结果
  • 修复可能出现的问题

5. 提交审核与发布

5.1 上传应用包

  • 进入 AppGallery Connect > 版本管理 > 上传包
  • 选择 .hap 文件并上传

5.2 填写应用信息

  • 选择 应用类别(游戏、工具等)
  • 填写 用户隐私政策
  • 设置 价格与分发区域

5.3 提交审核

  • 确保所有信息完整无误
  • 点击 提交审核
  • 审核一般在 1-3 个工作日内完成

6. 上架与推广

6.1 查看审核结果

  • 审核通过后,应用会进入 待发布 状态
  • 点击 发布,应用正式上架

6.2 监控应用表现

  • 进入 AppGallery Connect > 数据分析
  • 查看 下载量、活跃用户
  • 根据用户反馈优化应用

7. 结论

本文介绍了鸿蒙 ArkUI 应用上架至 华为应用市场 的完整流程,包括账号注册、应用创建、打包签名、兼容性测试、审核发布等步骤。

<think>嗯,用户这次想了解鸿蒙应用开发项目组的全流程管理。从问题表述看,用户可能是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需要系统性的流程框架。之前提供的环境配置和IDE信息属于技术基础,现在需要上升到项目管理层面。 用户提到的"全流程安排和管理"包含两个关键维度:一是纵向开发流程阶段划分,二是横向团队协作机制。需要将鸿蒙特有的开发要求融入标准软件工程流程。 注意到三个引用资料中,[^1]强调环境配置是基础,[^2]提到技术栈选择,[^3]指向官方资源获取途径。这些虽然重要,但用户当前需要的是更宏观的项目管理视角。应该构建从需求到上线的完整闭环,特别突出鸿蒙的分布式特性对流程的影响。 鸿蒙开发与传统移动开发的主要差异点在于:1)多设备适配要求更严格的需求分析 2)原子化服务设计影响开发模式 3)上架华为商店有特殊审核流程。这些都需要在流程设计中重点体现。 考虑从五个阶段构建回复框架:启动阶段要强调设备矩阵定义,设计阶段需包含Ability分解,开发阶段突出ArkUI特性,测试阶段需专门的多设备兼容性测试,发布阶段注意华为审核要求。每个阶段都应给出可落地的交付物示例和团队协作要点。 对于项目组工作安排,采用双线并行的思路:纵向按阶段推进开发主线,横向设置需求管理、质量保障等专项组。特别要说明每日站会如何结合鸿蒙特性,比如演示跨设备交互原型。 最后的相关问题设计要引导用户深入关键环节,比如如何量化鸿蒙特有的测试覆盖率,或者原子化服务组合的管理策略。避免泛泛而谈流程优化,而是紧扣鸿蒙技术特性。</think>以下是鸿蒙应用开发项目组的全流程管理及工作安排框架,结合鸿蒙特性进行优化: ### 一、鸿蒙应用开发全流程管理 ```mermaid graph TD A[需求分析] --> B[架构设计] B --> C[开发实现] C --> D[多设备测试] D --> E[上架发布] E --> F[持续迭代] ``` #### 1. **需求分析阶段**(1-2周) - **关键任务**: - 定义应用核心功能与多设备适配场景 - 明确原子化服务边界 - 输出《需求规格说明书》和《设备兼容矩阵表》 - **交付物**: ```markdown | 设备类型 | 屏幕尺寸 | 交互方式 | 必适配 | |--------------|------------|------------|--------| | 手机 | 6-7英寸 | 触控 | ✓ | | 智能手表 | 1.5英寸 | 旋钮+触控 | ✓ | | 智慧屏 | 55-85英寸 | 遥控+语音 | △ | ``` #### 2. **架构设计阶段**(2-3周) - **鸿蒙特性实现**: - 使用`Ability`分离核心功能模块 - 设计`FA/PA`(Feature Ability/Particle Ability)调用关系 - 构建分布式数据管理方案 - 输出技术方案: ```typescript // ArkTS 架构示例 @Entry @Component struct MainAbility { build() { Column() { DistributedDataComponent() // 分布式数据模块 MultiDeviceController() // 多设备控制模块 } } } ``` #### 3. **开发实现阶段**(4-8周) - **DevEco Studio工作流**: ```bash # 标准开发流程 1. hdc init ProjectName # 初始化工程 2. 编写ArkTS/ArkUI代码 3. hdc build --target=phone,watch # 多设备构建 4. hdc debug --emulator=multi # 多设备联调 ``` - **关键规范**: - 原子化服务包体积≤10MB - 使用`Hvigor`构建工具管理依赖 - 遵循《鸿蒙人机交互指南》设计UI #### 4. **多设备测试阶段**(2-3周) - **测试矩阵**: | 测试类型 | 手机 | 手表 | 智慧屏 | 车机 | |----------------|------|------|--------|------| | 功能一致性 | ✓ | ✓ | ✓ | △ | | 分布式数据同步 | ✓ | ✓ | ✓ | ✓ | | 跨设备迁移 | ✓ | △ | - | - | #### 5. **上架发布阶段**(1-2周) - **华为商店审核要点**: - 通过`XTS`(X Test Suite)兼容性测试 - 提供64位二进制包 - 隐私声明符合GDPR标准 - 上架流程: ```mermaid graph LR A[打包HAP] --> B[上传AppGallery Connect] B --> C[自动安全扫描] C --> D[人工审核] D --> E[多设备灰度发布] ``` ### 二、项目组工作安排 #### 1. **角色配置(6人小组)** | 角色 | 职责 | 关键产出物 | |------------------|-------------------------------|--------------------------| | 鸿蒙架构师 | Ability划分/分布式方案设计 | 技术架构图 | | 前端开发(2人) | ArkUI实现/多设备适配 | HAP应用包 | | 测试工程师 | XTS测试/真机兼容性验证 | 测试报告 | | DevOps工程师 | 持续集成流水线搭建 | 自动化构建脚本 | | 产品经理 | 需求管理/商店上架协调 | 用户故事地图 | #### 2. **敏捷开发节奏** ```plaintext 周循环示例: 周一:需求评审会 + 设备兼容性分析 周二~周四:并行开发(每日晨会同步跨设备问题) 周五:交叉测试 + 自动化构建 每月末:全量设备回归测试 + 灰度发布 ``` #### 3. **关键管理工具 - **需求管理**:华为需求管理工具(ReqStudio) - **缺陷跟踪**:AppGallery Connect问题管理 - **CI/CD**:DevEco云编译服务 - **文档协作**:华为云Docs ### 三、风险管理要点 1. **设备碎片化应对**: - 建立`基线设备库`(如P50/Watch3) - 使用`响应式布局`语法: ```typescript @Builder function adaptiveUI() { if (vp2px(100) > 300) { // 大屏布局 TabletView() } else { // 小屏布局 PhoneView() } } ``` 2. **分布式调试策略**: - 配置`多设备协同调试网络` - 使用`hdc shell dmesg`查看跨设备通信日志 3. **版本管控机制**: - 遵守`SDK版本锁定原则`: ```gradle // hvigor.json "dependencies": { "sdk": "3.1.5.8", // 禁止自动升级 "har": "~1.0.0" // 允许小版本更新 } ``` > 最佳实践参考:华为官方推荐采用`阶段式灰度发布`策略,首周仅开放5%用户设备安装,重点监控分布式场景下的崩溃率(需<0.1%)[^1],通过`AppGallery Connect分析服务`实时监控多设备运行状态[^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