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环境下的可扩展图像传输与错误保护技术
1. 引言
在未来十年,计算机将持续辅助人类,有望实现类似《星际迷航》中描绘的人机交互环境。然而,当前的高科技环境仅能被专业技术人员理解,距离环境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的最终目标仍有很大差距。环境智能旨在让环境智能地响应用户需求,通过隐藏在周围世界的终端,透明地适应用户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环境极为复杂,涉及多种数据源的输入、不同的数据编码方式、多样的互连类型,以及大量具有不同特征、能力和需求的用户。为实现环境智能,需要解决图像在异构、不可靠网络中向各种终端传输的问题,关键在于数据的可扩展性和错误保护。
2. 端到端传输架构
2.1 传输架构概述
端到端的图像传输链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 :从图像源收集图像,并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噪声和混叠。
2. 源编码 :使用源编码器减少信息冗余,便于传输。
3. 信道编码 :通过信道编码器保护关键数据段,防止信道错误。
4. 调制 :调制器将数据转换为适合物理传输介质的形式。
5. 接收与解码 :接收器按相反顺序执行操作,以尽可能高的保真度恢复原始图像。
2.2 具体技术实现
为实现环境智能的图像传输,采用了一系列标准化技术:
- 图像编码 :使用 MPEG - 4 / JPEG200